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526-001-02)

作品数:14 被引量:253H指数:9
相关作者:马安青渠晓东张远李正炎陈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底栖动物
  • 4篇湿地
  • 3篇辽河口湿地
  • 3篇河口湿地
  • 3篇河流
  • 3篇大辽河
  • 2篇水生
  • 2篇太子河流域
  • 2篇污染
  • 2篇流域
  • 2篇景观变化
  • 2篇河流健康
  • 2篇河流域
  • 2篇大辽河口
  • 1篇大型水生植物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地区生态
  • 1篇地区生态环境

机构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7篇马安青
  • 6篇张远
  • 6篇渠晓东
  • 5篇李正炎
  • 4篇陈爽
  • 3篇孟伟
  • 2篇孔维静
  • 2篇焦俊超
  • 2篇荣子容
  • 2篇李福建
  • 2篇王志凯
  • 1篇耿世伟
  • 1篇郑文浩
  • 1篇马冰然
  • 1篇于浩
  • 1篇刘乐军
  • 1篇刘志刚
  • 1篇刘思思
  • 1篇刘萍
  • 1篇丁森

传媒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河口湿地生态景观格局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2007年景观格局图、DEM数据、人口、GDP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建筑用地、芦苇地、水稻田和养殖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模拟结果表明,转为建筑用地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是农村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转为芦苇地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是农村人口密度和过境水资源量;转为水稻田和养殖区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都是农村人口密度和第一产业值。在这4种生态景观格局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最重要的解释变量都是农村人口密度,这表明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农村人口密度。
荣子容马安青王志凯于浩张敬旭
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栖境适宜性被引量:22
2011年
应用加权平均法和无度量多维标定(NMS)法,检测到影响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最重要的栖境因子依次为底质、流速和水深.对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主要优势类群的栖境适宜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对生境表现出明显的趋异性,多数物种喜栖息在粗糙卵石底质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流速偏好性与其摄食方式、生活型和形体结构相关,对水深的偏好性差异较小.对该流域主要优势种热水四节蜉(Baetis thermicus)的栖境适宜性研究表明,热水四节蜉偏好小卵石底质,最适流速为0.4 m/s,最适水深为0.2 m.栖境适宜度指数的预测模型显示,热水四节蜉个体数在多数采样点的实测值小于预测值,表明除栖境指标外,其他的环境要素亦对该种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郑文浩渠晓东张远孟伟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支持下,利用1988、1995、2001和2007年的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对辽河口地区的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88年以来,辽河口地区的湿地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自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或人工景观,具体表现在转化为建筑用地、水稻田、养殖区。驱动力分析表明: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的减少是导致辽河口地区湿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开发等人类干扰是引起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陈爽马安青李正炎
关键词:湿地景观变化驱动力
基于RS/GIS的大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基于1988、1995、2001和2007年的四期TM数据,应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定量分析大辽河口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1988年以来,大辽河口地区的湿地面积逐年增加,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强。湿地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自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或人工景观,具体表现在转化为建筑用地、水稻田、养殖区。1988~1995年期间,大辽河口地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该地区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降低,造成了一些物种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消失;但是自1995年以后,该地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升高,抗干扰能力增强,环境质量有所提高。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爽马安青李正炎李福建焦俊超
关键词:湿地景观指数景观变化大辽河口
影响太子河流域鱼类空间分布的不同尺度环境因子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鱼类的退化受到不同类型环境因子的影响,为制定更合理的鱼类保护计划,本研究采用了非度量多维标度法(NMS)研究了太子河流域不同尺度环境因子对鱼类空间分布的影响.鱼类聚类结果发现太子河流域鱼类可分为3种分布类型区,即上游森林及支流源头区、中游山地区和下游平原区.NMS分析表明太子河流域鱼类空间分布受到流域、河段和微生境这3种尺度上环境因子的影响,海拔、河流等级和土地利用在流域尺度上对鱼类分布表现出显著影响,速度与深度结合等级、栖境复杂性等级和电导率等因子在河段尺度上表现出显著作用,底质等级是在微生境尺度上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在流域鱼类保护管理中应考虑不同尺度上环境因子的影响.
丁森张远渠晓东孔维静刘思思孟伟
关键词:鱼类环境要素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评价指数比较与应用被引量:48
2012年
采用不同生物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结果往往有差异,如何识别各种生物指数的关系和适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比较了5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指数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健康等级划分标准差异,造成不同指数的健康评价等级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分析了不同指数对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影响的敏感性,研究其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太子河流域中,BI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和溶氧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这两类的干扰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FBI指数对酸污染和氨氮污染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ASPT指数与耗氧相关的水质指标有较强的负相关;B-IBI指数与总氮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较好指示氮污染,而且B-IBI指数与其他类型人为干扰活动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土地利用和水质污染也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综上所述,大型底栖动物BI指数和ASPT指数应该分别适用于评价流域土地利用和水化学指标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而B-IBI可用于评估多种类型人为干扰活动.
耿世伟渠晓东张远林坤德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河流健康
基于ArcEngine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VB 6.0为开发平台,利用ArcEngine 9.3组件库进行GIS的二次开发,通过分析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实际求,建立了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与管理、空间统计分析、专题图制作及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转换与输出等功能,为海岸带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综合性服务。
张震马安青李福建刘乐军
关键词:ARCENGINEGIS组件技术数据库
辽宁太子河大型水生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样方法对太子河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小眼子菜(Potamogeton pusillus)、菹草(P.crispus)和马来眼子菜(P.malaianus),主要群落类型为小眼子菜+菹草群落;细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菹草、马来眼子菜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主要群落类型为菹草+轮叶黑藻群落;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和菹草,主要群落类型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菹草群落。从定量生长型谱来看,太子河北支以小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细河以大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海城河以大眼子菜型、小眼子菜型、金鱼藻型和伊乐藻型为主要类型;从生活型谱来看,3条支流都是以沉水植物为主要生活型。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3条支流水生植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沿河流纵向分布格局均为间断的斑块状,沿水深的垂直分布格局不明显。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从上游到下游均有出现;细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下游;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大型水生植物生产力(湿重):海城河(644 g/m2)﹥太子河北支(586.8 g/m2)﹥细河(151.1 g/m2)。大型水生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型水生植物的物种数与氨态氮、水温、pH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5);与溶解氧、底质指数和海拔显著负相关(p<0.01);优势种小眼子菜的生物量与水深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和总氮显著负相关(p<0.05)。
张远陈立斌渠晓东孔维静孟伟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特征
酚类污染物对金鱼卵黄蛋白原诱导的雌激素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雌二醇为阳性对照,通过雄性金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实验研究壬基酚、辛基酚、双酚A和2,4-二氯酚4种酚类污染物的雌激素活性,同时探讨金鱼作为实验生物的敏感性。不同浓度梯度的酚类污染物暴露14d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金鱼血浆中的卵黄蛋白原含量,同时测定肝脏指数。结果表明,4种酚类污染物均可诱导金鱼体内卵黄蛋白原的合成并且提高其肝脏指数。雌二醇、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诱导雄性金鱼卵黄蛋白原合成的最低可见效应浓度分别为0.005,15,5,10μg/L,且诱导量随暴露浓度的升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以采用Weibull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其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078,255.7,79.6和113.4μg/L。2,4-二氯酚诱导能力较弱,最大诱导量比阳性对照组低4个数量级,4种酚类化合物的雌激素活性强弱顺序为辛基酚>双酚A>壬基酚2,4-二氯酚。可见金鱼可以作为类雌激素化合物筛选和检测的敏感实验生物。
刘萍李正炎李江玲
关键词:酚类污染物雌激素活性
大辽河口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维护大辽河口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大辽河口水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评价和专家打分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低、较低、一般、较高、高5个功能等级.首先对大辽河口的水生态系统单项功能进行评价,然后采用权重加和的方法进行功能重要性的综合评价。最后应用ArcGis软件对结果进行了空间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的水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比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其中较高和高级别的区域占据整个研究区域的44.9%。
陈爽马安青李正炎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