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地震局任务性科技专项

作品数:23 被引量:124H指数:6
相关作者:韩孔艳武敏捷林向东邢成起朱红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应急青年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地震
  • 3篇地壳
  • 3篇地震前
  • 3篇震前
  • 3篇水位
  • 3篇水温
  • 3篇汶川地震
  • 2篇地壳介质
  • 2篇地壳介质变化
  • 2篇地图
  • 2篇地震应急
  • 2篇震源
  • 2篇射线追踪
  • 2篇首都圈
  • 2篇水温动态
  • 2篇强震
  • 2篇重复地震
  • 2篇介质变化
  • 2篇井水位
  • 2篇观测井

机构

  • 27篇北京市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武安绪
  • 8篇韩孔艳
  • 6篇林向东
  • 6篇邢成起
  • 6篇武敏捷
  • 5篇崔博闻
  • 5篇朱红彬
  • 3篇罗桂纯
  • 3篇李红
  • 3篇徐平
  • 3篇杨明波
  • 3篇张永仙
  • 2篇李小军
  • 2篇李国江
  • 2篇王治国
  • 2篇孔来顺
  • 2篇尹东兵
  • 2篇岳晓媛
  • 2篇谭庆全
  • 2篇薄涛

传媒

  • 6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煤炭与化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中村(Nakamura)方法分析结构响应有效性的讨论被引量:7
2014年
日本学者中村(Nakamura)1989年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一地表测点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傅里叶振幅谱比值来估计场地特征的方法,即所谓的中村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场地特征的估计,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目前,这一方法也被国内外的研究人员用来进行结构响应特征的研究.但中村方法的合理性,国内外尚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北京城区的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脉动观测,采用中村方法对获取的速度记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但是不能给出结构对振动的真实放大倍数,因此,在使用此方法分析结构响应方面时应谨慎,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罗桂纯李小军王玉石卢滔
关键词:H有效性
基于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的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参量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震前加速破坏阶段地壳岩石破裂过程中可能辐射电磁信号,提取与之相关的电磁信号异常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及破坏过程,从而为防震减灾提供支持.本文提出了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odifled 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MPI方法),并用于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参量时空特征信息的提取.通过分析对比处理前后的DEMETER电磁卫星时空图像可以发现,原始时空图像一般存在季节性和空间性的变化规律,较难获得有意义的信息;而采用MPI方法处理后,则发现汶川大地震前,电离层参量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MPI方法具有消除背景趋势、突出短期变化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取强震相关的电磁前兆信息.
武安绪张永仙周元泽张小涛李国江
关键词:汶川地震
基于ArcIMS实现切片式WebGIS及其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ArcIMS提供的地图服务功能,实现切片式WebGIS,从而可以获得更稳定、更快速的系统应用,以及更友好的用户体验。文章提出了以ArcIMS为基础实现切片式WebGIS的基本原理与思路,实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图切片与实际地理坐标间的转换、地图切片的生成、地图切片的存储管理策略及网络发布与应用等。文章就基于切片式WebGIS实现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且利用本文讨论的原理和方法,实现了地震应急日常运维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成功应用。
谭庆全薄涛乔永军尹东兵王占英
关键词:WEBGISARCIMS地图切片地震应急
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相似性演化被引量:6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汶川地震前,青藏块体曾出现与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前相似的大规模中强地震活动图像.为了探讨8级左右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规律,本文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①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一般会出现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两阶段演化,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沿印度板块与青藏块体接触带附近分布、青藏块体内部平静,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向青藏块体内部扩展,形成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未来主震一般发生在大规模中强地震主条带或者多组条带的交汇处.②该演化规律可能反映了印度板块作用于欧亚板块(尤其是青藏块体)产生的大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对预测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尤其是8级以上特大地震)有一定意义,对预测新疆块体8级左右地震有参考价值,但尚不适用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③从更大范围考察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化,有可能发现大地震前的场兆信息,对分析、预测未来的8级左右地震是一个有意义而且可行的方向.本文还对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的形成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朱红彬
关键词:汶川地震特大地震青藏块体
利用环境噪声成像技术初步研究北京及邻区地壳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传统的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分辨能力受到限制。近年发展起来的环境噪声成像技术,利用地震台网持续记录的环境噪声来提取双台之间相关函数,以近似台站间的格林函数,计算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进而获取地下结构,为无震或少震地区的地下...
武安绪
文献传递
北京及邻区中等地震前的近南北向异常小震条带被引量:2
2010年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等有感地震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影响。北京地区面积小、地震较少,缺少有效的中等地震短期预测指标。通过对1970年以来首都圈中部地区的小震活动图像全时空扫描与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近南北向异常小震条带可以作为北京及邻近地区中等地震前短期预测指标。
朱红彬岳晓媛武敏捷
关键词:中等地震
北京地区不同超越概率水准下基岩峰值加速度分析
2014年
基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华北平原地震带和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华北地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计算北京地区50年、70年、100年不同超越概率水准下基岩峰值加速度。并分析不同年限各超越概率水准下的峰值加速度与该年限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比值,发现各计算格点的比值普遍偏小,按照当前抗震设防标准,所考虑的地震作用偏于保守且安全。
罗桂纯李小军王治国
关键词: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
华北北部地区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利用华北北部地区2002-01—2010-06月848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区域构造活动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研究区,分析各研究区震源机制解特征,并采用1°×1°的网格,0.5°滑动分区的方法对华北北部地区各研究区和空间滑动进行应力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研究区的最大主应力的方位为NEE向,最小主应力方位为NNW向,与华北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较一致。各研究区的应力结构均为走滑型,水平应力作用为华北北部地区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震源错动方式以水平走滑为主。
武敏捷林向东徐平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
北京地区5口井温度梯度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对北京市范围内5口观测井进行了温度梯度精细测量。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受到的太阳辐射热的影响深度存在差异,可能与岩性及岩土中夹杂砂砾石颗粒的大小、多少有关;不同观测井的温度梯度值不同,最小的仅0.014℃/hm,最大者达3.376℃/hm,推测与井孔结构、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等有关。水温传感器放置处的温度梯度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温微动态特征及水温前兆信息特征。
韩孔艳崔博闻邢成起杨明波
赵各庄井水位水温演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19年
平谷赵各庄井深200 m,观测含水层为182 m以下的全井段,是浅层冷水和深层热水的混合水。受开采及降雨影响,水位、水温长趋势及年动态具有同步协调性变化,地下水开采使井筒内冷水比例变小,水位下降,水温上升;降雨渗入补给使流入观测井筒内冷水占比例变大,水位上升,水温下降,但雨季结束,井筒内冷水流入量变少,井水温逐渐回升。气压和固体潮使井筒与含水层间有水流运动,水位出现周期性波动,从而改变井筒内冷热水比例,引起水温周期性变化的次生效应,两者有短期同步协调变化。不同种干扰因素造成了不同周期的变化影响,在排除干扰,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时,应选用不同方法及取样周期进行分析。
韩孔艳邢成起崔博闻孔来顺孙小入
关键词:井水位水温潮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