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JJD840009)
- 作品数:4 被引量:99H指数:3
- 相关作者:文军何威杜玉华吴越菲罗峰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结构:一个概念的再考评被引量:23
- 2013年
- "社会结构"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非常广泛且极为混乱的一个概念。如果从"结构"的词源学角度来分析"社会结构",从中可以发现它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的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并在形态上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次的要素。宏观社会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中观社会结构是人们在不同活动领域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结构,而微观社会结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具体社会关系,三个层次的不同要素正是在横向协调和纵向有序的分布中彰显出了社会结构和谐运行的魅力。
- 杜玉华
-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要素
- 青年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 2014年
- 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处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其精神文化生活也因此出现了种种困境。对1312名青年知识分子的问卷调查表明,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存在对精神文化产品利用有限,精神文化活动内容单一,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低等问题。因此,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青年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生活的地位非常重要。
- 顾楚丹罗峰
- 关键词:青年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文化
- 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被引量:16
- 2016年
- 一、问题的提出:非常态情境中的社会工作服务何以可能?在过去20年,全球平均每年受到灾害影响的人数超过2亿。预计到21世纪中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将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总和[1],如何降低灾害的破坏性影响,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迫切议题。社会工作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帮助受到灾害影响的人们处理灾害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尤其是在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被动性、消耗性和单一性等方面。
- 文军吴越菲
- 关键词:灾害社会学跨学科社会工作
- 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被引量:58
- 2014年
- 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分割运行一直是社会工作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极大障碍。而这种分割运行,更像是一种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对理论的主动抛弃。因此,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层面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很难系统性地自觉运用任何一种理论。社会工作过度强调实务的取向使得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中常常会带有某种"反理论"立场的倾向,而这种"反理论"的立场又使得社会工作实践本身宝贵的专业价值更多地流于经验层面,从而最终造成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不利影响。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其专业理论的发展,而这当中倡导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意识便首当其冲,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和实务方法提升的重要手段。
- 文军何威
-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