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48)

作品数:20 被引量:254H指数:11
相关作者:朱华阎丽春姜小光唐伶俐覃海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植物
  • 8篇植物区
  • 8篇植物区系
  • 8篇区系
  • 4篇种子植物
  • 3篇雨林
  • 3篇植被
  • 3篇热带山地
  • 3篇种子植物区系
  • 3篇分布区
  • 3篇分布区类型
  • 2篇地理成分
  • 2篇地理成分分析
  • 2篇遥感
  • 2篇山地雨林
  • 2篇亲缘
  • 2篇群落
  • 2篇热带山地雨林
  • 2篇作物
  • 2篇物种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科学院光...
  • 1篇北京市信息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朱华
  • 6篇阎丽春
  • 5篇姜小光
  • 4篇唐伶俐
  • 4篇覃海宁
  • 2篇施济普
  • 2篇李显彬
  • 2篇李保贵
  • 2篇王洪
  • 1篇刘方炎
  • 1篇习晓环
  • 1篇陈桂红
  • 1篇王丹
  • 1篇蔡敏
  • 1篇赵崇奖
  • 1篇马灵玲
  • 1篇刘亮
  • 1篇占车生
  • 1篇周仕顺

传媒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广西植物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地区间植物区系亲缘关系研究方法问题讨论被引量:18
2005年
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谱)中各类型所占百分比的类似性不能实质性反映各地区间植物区系的亲缘,因为亲缘关系疏远的不同分类群(属)可以有同样的分布区类型。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的类似性只反映了不同地区植物区系各地理成分的比例关系的类似性,并非直接的亲缘关系。地区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应是指它们的分类群的类似性,即血缘或共同起源关系,通常是由它们共有的植物科、属、种相似性系数,特别是其共特有分类群相似系数来反映的。
朱华
关键词:亲缘关系
再论“田中线”和“滇西—滇东南生态地理(生物地理)对角线”的真实性和意义被引量:26
2003年
通过对一些代表性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对云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生物地理分布格局有作用的"田中线"和"滇西—滇东南生态地理(生物地理)对角线"的真实性和意义。选择了滇西北独龙江植物区系、滇西铜壁关植物区系和滇南西双版纳植物区系及滇东南植物区系,对它们的科、属、种的相似性及其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比较。在科、属水平上,4个植物区系彼此间相似性系数分别在93%和60%以上,显示其植物区系有密切的亲缘。其中,滇东南植物区系与独龙江植物区系在科、属水平上的相似性系数最大,分别达98.7%和78.6%,尽管这两个地区地理位置相距最远。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也显示滇东南植物区系与独龙江植物区系有较密切联系。这些结果支持了所谓滇西北—滇东南"植物地理对角线"的观点。在种水平上,西双版纳植物区系与铜壁关植物区系最接近,这与它们的地理位置较近和基带均为热带生境是相一致的。也对这些生物地理界线形成的地质历史背景作了讨论。
朱华阎丽春
关键词:植物区系
高光谱遥感图像特征选择和提取方法的比较——基于试验区Barrax的HyMap数据被引量:8
2006年
以西班牙Barrax地区的HyMap数据为例,利用K-L变换、波段指数、分段K-L变换、小波变换和可分性准则等常见的特征选择和提取方法,进行了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然后,基于常用的监督分类法,通过各自的分类精度对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可分性准则进行的特征选择时,基于波段指数、离散度平均值的分类精度相对较高;基于变换的特征选择中,K-L变换、分段K-L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分类精度较高,三者基本上一致。而在监督分类方法的比较分析上,平行六面体法相对较差,最小距离法分类精度则相对较高,而最大似然法则比较稳定。
陈桂红唐伶俐姜小光
关键词:小波变换
哀牢山西坡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与物种组成被引量:11
2005年
研究了云南哀牢山西坡主要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生态特征,结果如下: 1)物种多样性在低山季风常阔叶林中最高; 2)乔木径级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最大,而乔木密度则在山顶苔藓矮林最大; 3)当取样面积达1 500m2后,各植被类型物种增加速度变得缓和. 图 4表 3参
施济普赵崇奖朱华
关键词:植被垂直带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
广西那坡县种子植物区系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及区系特点被引量:4
2003年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那坡县的2201种种子植物进行了种的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结合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总结了区系特点。种的分布类型分析显示,中国特有分布最多(43.6%),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33.0)和东亚分布(12.8%)。以区系分区区划作为分析地理分布特征的单位,将那坡的中国特有分布型划分为 3个分布亚型和11个变型,那坡与我国其它地区尤其是与西南、长江以南共有的种占很大比重(73.6%),反映上述区系的密切联系并有如下特点:①热带北缘性质;②特有现象显著;③岩溶特性;④起源古老;⑤与越南北部区系和滇东南植物区系联系紧密,体现了北部湾区系区的整体性质。
阎丽春覃海宁朱华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区系特点
BI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OF SOME PLANTSPECIES FROM A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IN SOUTHERN YUNNAN被引量:2
2004年
A pristine montane rain forest was recently discovered from Mengsong of Xishuangbanna in the southern Yunnan. It attracts botanists that many primitive plant taxa across various life forms were co-existed in the montane rain forest. In order to know the biogeography of the montane rain forest,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ome species of biogeographical importance from the montane forest were enumerated and their bi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with geological explan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ontane rain forest in the southern Yunnan has strong affinity to montane rain forests in Sumatra or Southeast Asia in broad sense. It was tentatively suggested that Sumatra could be once connected to Myanmar and drifted away due to northward movement of continental Asia by bumping of India plate.
ZHUHua
关键词:植物学热带雨林植物分布
越南植物区系的组成与特征被引量:5
2003年
通过对越南植物区系的科和属的组成分析,探讨了越南植物区系的性质与特征。越南植物区系主要由主产热带,分布区扩展到亚热带甚至温带的一些热带性大科组成,在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亦以热带分布科占优势,反映了越南植物区系基本上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但也带有较明显的大陆东南亚热带北缘性质和特点,与热带亚洲核心区植物区系有一定差异。在反映该植物区系的发生特征的代表科的组成上,越南植物区系具有较多的东亚南部植物区系的代表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东亚起源背景。在属的地理成分的构成上,越南植物区系典型热带成分占78 9%,若加上越南特有成分,热带成分可占到80%以上,也反映它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热带亚洲区系或印度-马来西亚区系,是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热带北缘类型。
朱华阎丽春覃海宁
关键词:植物区系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依据 5个 2 5m× 2 0m样地的调查资料 ,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生活型构成、多样性、种面积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大戟科、茶科和樟科等树种组成 ;乔木树种种类丰富 ,灌木、草本、藤本种类相对较少 ;随乔木径级的增大 ,个体 /种的数量逐渐减小 ;群落中以中叶、全缘、革质、非尾尖、常绿植物占优势 ;群落种 -面积关系曲线在取样面积为 1 5 0 0m2 时开始趋于平缓 。
施济普朱华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生态学树种组成
越南植物区系与中国热带和西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越南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的科和属为其主体成分,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但带有大陆东南亚热带北缘性质和特点,与热带亚洲核心区植物区系有一定差异。在与中国热带北缘和马来西亚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上,越南植物区系与海南植物区系科相似性达90.8%,属相似性达85.7%,与马来半岛植物区系科相似性达94%,属相似性达69.4%。无论在优势科还是在代表科的组成上,越南植物区系都与中国热带北缘植物区系最接近,同属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热带北缘类型。
朱华阎丽春覃海宁
关键词:植物区系亲缘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些问题讨论被引量:17
2006年
该文针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原文所依据的6个调查样地,从其分布海拔、生境、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植物区系组成及单位面积植物种数的统计上反映出它们并非都属于同样的植被类型,即原文所称的热带山地雨林,而可能分别属于《云南植被》中所应用的热带季节雨林的次生林群落(样地I和II)、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样地V和VI)及类似于苔藓常绿阔叶林(样地III和IV)的群落类型。由于这些样地代表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导致在对这些样地的植物多样性特征的比较上出现较大差异。对原文在资料分析和与其它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比较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作了讨论。原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西双版纳不同海拔高度上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但并不能全部运用于该地区的热带山地雨林这一特定植被类型。
朱华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植物多样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