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9GB2D000214)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铁钢李伶俐李文李彦鹏郭红霞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开封县棉花办公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
- 2013年
-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机械化移栽花生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花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花生和营养钵育苗花生移栽成苗率均为100%,与套种直播花生相比,生育进程近乎同步,而株高和侧枝长度明显降低,表现枝壮枝多节密,花生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ATP含量及光合速率提高。7月20日调查,单株入土果针数(早针数)分别显著提高20.0%和12.2%,单株根瘤数分别显著提高31.2%和11.0%;收获期,单株荚果数分别显著提高10.7%和6.1%,饱果数分别显著提高18.1%和12.5%,饱果率分别提高4.0、3.1个百分点,每千克果数少49.9、43.6个,荚果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5.1%和6.5%。另外,两苗互作育苗移栽花生的上述性状更优于营养钵育苗移栽花生。两苗互作育苗移栽花生比麦后直播花生单株荚果数显著提高46.5%、饱果数显著提高129.7%、荚果产量显著提高47.1%、饱果率提高17.6个百分点,单株根瘤数是其3.26倍,每千克果数显著减少。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移栽花生具有较大的增产优势,在小麦花生两熟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李文黄耿华杨红霞李伶俐杨铁钢
- 关键词:花生生长发育
- 棉花与不同作物同穴互作育苗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为了探明两苗互作育苗提高棉苗素质的机理,本试验在塑料温棚20~30℃、自然光照条件下,采用532×280mm2具有200方形孔的塑料育苗盘,用土壤作基质,以棉花单作育苗为对照,研究了棉花分别与小麦、玉米、谷子和高粱同穴互作育苗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互作苗的加入,育苗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显著降低;脱氢酶、中性磷酸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高;2,4-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6碳烯酸甲酯根系分泌物的积累量显著减少,棉苗则表现为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ATP含量显著提高,增加了棉苗根重、苗重和侧根数,棉苗离床存活期延长,栽后缓苗期缩短。在四种互作处理中,以棉花+小麦、棉花+谷子处理中棉苗素质表现较好。综上,两苗同穴互作育苗改善了育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这可能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降低土壤有害根系分泌物积累的主要原因,进而提高了棉苗素质。
- 李伶俐黄耿华李彦鹏杨铁钢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根系分泌物棉苗素质
- 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的生理生态效应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探明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提高目的作物幼苗素质的机理,本试验在塑料温棚20—30℃、自然光照条件下,采用532mm×280mm具有200方形孔的塑料育苗盘,用土壤作基质,分别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目的作物棉花、油菜、番茄、花生、牡丹、烟草同穴播种,研究了互作育苗对育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以及对目的作物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互作苗的加入,育苗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52.80%—102.76%、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34.11%—76.48%、真菌数量显著降低44.33%—56.14%;所测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脱氢酶活性显著提高30.57%—66.37%、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38.17%—54.37%、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23.74%—35.04%、脲酶酶活性显著提高60.25%—85.47%;所测根系分泌物积累量显著减少,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显著减少32.80%—51.65%、2,6-二叔丁基苯酚显著减少36.60%—56.5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显著减少10.42%—49.99%、9-16碳烯酸甲酯显著减少25.62%—55.59%;目的作物则表现为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ATP含量显著提高,增加了目的作物幼苗根重、苗重和侧根数,离床存活期延长,栽后缓苗期缩短,表现互作促进。在所有互作处理中,以棉花+小麦、棉花+谷子、油菜+谷子、番茄+小麦、番茄+谷子、花生+小麦、花生+谷子、牡丹+谷子、烟草+谷子处理中目的作物幼苗素质表现较好。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改善了育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这可能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降低土壤有害根系分泌物积累的主要原因,进而提高了目的作物幼苗素质。
- 李伶俐郭红霞黄耿华李彦鹏杨铁钢
-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根系分泌物幼苗素质
- 不同氮水平对棉苗抗低温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在22~28℃条件下,分别用0.00,1.00,2.00,3.00和4.00 g.L-1尿素水溶液浇灌培养棉苗至3叶1心,然后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15±1)℃/(5±1)℃(昼/夜)低温处理3 d,研究了棉苗生长恢复及生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氮处理棉苗抗低温能力差,受低温胁迫伤害严重,表现可溶性糖含量低,SOD和CAT活性下降,MDA大量积累;在常温恢复期,MDA含量下降缓慢,棉苗恢复生长差;而施氮各处理棉苗抗低温能力明显提高,表现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SOD和CAT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增加幅度低且下降快,棉苗恢复生长快,其中以3.00 g.L-1浇灌培养的棉苗可溶性糖含量最高,SOD和CAT活性提高幅度最大,MDA积累增幅最小,恢复生长最快.
- 李伶俐杨铁钢李文黄耿华张东林杜远仿
- 关键词:棉花幼苗氮素水平
- 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 张东林李文腊贵晓李伶俐杨铁钢
- 关键词:棉花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