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C63)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黎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主题

  • 1篇殖民
  • 1篇抛弃
  • 1篇种族
  • 1篇米高梅
  • 1篇较量
  • 1篇爱情
  • 1篇爱情片
  • 1篇被消费

机构

  • 4篇中国电影艺术...

作者

  • 4篇黎煜

传媒

  • 2篇当代电影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海快车》:斯登堡的东方奇观被引量:3
2013年
影片《上海快车》反映出以导演斯登堡为代表的好莱坞运用视觉奇观展现异国情调的策略,它是美国电影对华人进行刻板形象描述的生动案例。由此可见,好莱坞在处理中国题材时,所持有的东方主义策略。影片通过对异国奇观的视觉营造,建构出一个地域上晦暗、神秘、诡异、落后的中国,及西方俯视东方的视觉立场;通过讲述殖民者在蛮荒中国被劫的故事和勾勒一个东方撒旦的形象,证明殖民地的混乱和殖民的合理性;通过对中国妓女褒贬参半的描写,隐喻出西方期待着一个可资利用的东方。
黎煜
关键词:殖民
被消费、被抛弃与被征服——美国跨种族爱情片中的华人女性被引量:3
2009年
跨种族恋情是美国华人形象电影中最耀眼的类型。其中,白人男性与华人女性的爱情故事更是因为承载着性、种族、文化、政治等多重涵义而更引人注目。这类电影无一例外地一直在性奴模式、蝴蝶夫人模式与征服模式中自我重复,华人女性永远无法逃脱被消费、被抛弃与被征服的角色命运。靠着把华人女性下降为"奴",好莱坞把白人男性升华为"神"。利用白人男性征服华人女性的爱情包装,西方最终获得高出东方的种族身份、文化地位与政治优越感,也最终将殖民东方演变为顺利成章之事。
黎煜
关于辱华片的中美较量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将中美关于辱华片的较量焦点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时值好莱坞进入制作涉华题材高峰期,国民政府迈入政权平稳期,抵御辱华片成为国民政府树立政治权威、提高国际地位、强化电影控制的重要手段。1930年颁布的《电影检查法》和翌年成立的电影检查委员会是阻止辱华片的主要力量,中方采取禁、删、罚、扣、唬、防等过滤手段,从单纯抵制辱华片入侵中国扩及到试图阻缓其全球上映,同时还把防范从放映阶段前提到制片阶段。可是好莱坞却摸索出一套反过滤策略:删,而后送检;禁,而后复检;剪,而后复原;诺,而后重蹈。辱华片的中美之争可以反观中国敏感的民族心态——畏惧风俗展示、痛心华人受辱、惊恐损害国体、忧心文化殖民。
黎煜
一个种族志文本的诞生:电影《大地》的中美合作透视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搜集了1933—1937年间,中美两国关于制作影片《大地》的相关报道。文章分析了从剧本审查到公映前后各个阶段,中美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合作,美方在合作中的承诺与兑现情况。中美官方、制片厂、媒体之间相互矛盾的说法,米高梅的承诺与成片之间的惊人差距,展露国民政府与米高梅的合作真相,揭示出《大地》制作过程中的去中国化步骤,浮现出关于中国的种族志文本如何在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合力下最终形成。
黎煜
关键词:米高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