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6020)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邓康耀程用胜李韬杨延平陆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荧光
  • 4篇油膜
  • 4篇油膜厚度
  • 4篇激光诱导荧光
  • 4篇光诱导
  • 2篇荧光法
  • 2篇燃机
  • 2篇内燃
  • 2篇内燃机
  • 2篇激光诱导荧光...
  • 2篇附壁油膜
  • 1篇喷嘴
  • 1篇起动
  • 1篇汽油
  • 1篇汽油机
  • 1篇空气流速
  • 1篇冷起动
  • 1篇厚度
  • 1篇壁面
  • 1篇壁面温度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邓康耀
  • 3篇程用胜
  • 2篇陆振华
  • 2篇杨延平
  • 2篇李韬
  • 1篇陆霄露

传媒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内燃机学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壁面温度对喷射油膜附壁厚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研究了喷射油膜厚度随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了PID闭环加热平板,以及二维可调节移动平台,使用激光诱导荧光法(LIF)定量测量了在垂直情况下,喷射燃油到平板上形成的附壁油膜厚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通过高速CCD摄像机拍摄照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壁面温度从26℃增加到120℃,附壁油膜的厚度减小,油膜最厚处的厚度从80μm下降到35μm,同时油膜覆盖面积从5.66 cm2减小到1.55 cm2;试验还测量了油膜厚度与油膜形成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喷油结束40 ms时,油膜厚度达到最大值。
李韬邓康耀程用胜
关键词:内燃机激光诱导荧光油膜厚度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油膜厚度的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测量微米级油膜厚度的方法,可用于研究燃油附壁现象。通过标定试验,找到了把荧光信号转化为油膜厚度的方法,同时还分析了背景光以及激光脉冲照射对标定试验的影响。另外,为了保证喷油器、激光器以及示波器的同步工作,设计了一个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对石英平板上的油膜厚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油膜厚度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曲线,验证了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油膜厚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陆霄露邓康耀
关键词:激光诱导荧光油膜厚度
汽油机冷起动附壁油膜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高速摄影和激光荧光法研究了汽油油束碰撞平板后壁面上油膜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喷射高度、喷射角度及喷油脉宽对油膜面积及油膜最大厚度的影响,定量地得到了不同参数下的最大油膜厚度和油膜面积。试验结果表明,喷射高度增大时,最大油膜厚度和油膜面积都减小,附壁燃油量减少;喷射角度减小时,最大油膜厚度减小,而油膜面积却增大,有利于燃油挥发;喷油脉宽增大时,最大油膜厚度和油膜面积都增大,附壁燃油量也增加。利用无量纲时间,对油膜面积的变化速度研究发现,无量纲时间在1.5之后,油膜面积基本不再变化。
杨延平陆振华
关键词:内燃机激光诱导荧光法汽油机冷起动附壁油膜
喷嘴距离和喷嘴角度对油膜附壁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为研究进气道燃油喷射汽油机内喷嘴距离和喷嘴角度对燃油碰壁形成的附壁油膜的影响,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研究了不同喷嘴距离和喷嘴角度下的附壁油膜厚度二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喷嘴角度越小,附壁油膜厚度较大的区域越向下游移动,油膜较厚区域的范围越大,油膜的最大厚度越小.喷嘴距离越大,附壁油膜的厚度越薄.
程用胜邓康耀李韬
关键词:激光诱导荧光油膜厚度
空气流速对附壁油膜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空气流速对燃油碰壁形成的附壁油膜厚度二维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CCD相机记录了油膜的形状、长度和面积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油膜形状从圆形变成椭圆形,同时,油膜厚度减小。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油膜长度减小。当空气流速低于10 m/s时,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油膜长度减小,油膜面积减小。但当空气流速继续增加到10 m/s以上时,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油膜长度和油膜面积将会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程用胜陆振华邓康耀杨延平
关键词:油膜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