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KFJJ2010-20)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苏明华江建宁刘志红钟少华谢榕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乙型
  • 8篇肝炎
  • 7篇乙型肝炎
  • 7篇慢性
  • 7篇慢性乙型
  • 7篇病毒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核苷
  • 4篇肝炎病毒
  • 4篇肝炎患者
  • 3篇血清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苷类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抗病毒

机构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市医疗救...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303...

作者

  • 10篇江建宁
  • 10篇苏明华
  • 6篇刘志红
  • 6篇钟少华
  • 5篇谢榕
  • 4篇符武岛
  • 4篇梁延秀
  • 4篇何丽霞
  • 4篇郭稳稳
  • 4篇王保健
  • 3篇李华东
  • 3篇吴晓莉
  • 3篇胡家光
  • 3篇黄小红
  • 3篇李仕华
  • 2篇祝美琴
  • 2篇陆晖
  • 2篇梁鹏
  • 1篇韩晓群
  • 1篇江自成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比夫定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初次使用替比夫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3例CHB患者(HBeAg阳性50例,阴性23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至少1年,于治疗基线、病毒学应答前每个月、病毒学应答后每3个月检测HBV DNA、ALT、HBV血清标志物,观察治疗期间累计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转换率和耐药率;分析12、24周HBeAg下降幅度对预测血清学转换的价值;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定期检测肌酸激酶(CK)。结果 (1)HBeAg阳性、阴性累计病毒学应答率1年分别为96%、100%,2年分别为96%、100%,其中90%HBeAg阳性、95%阴性患者在24周获得病毒学应答;(2)HBeAg阳性者1、2年累计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48%、61%;(3)HBeAg阳性、阴性累计耐药率1年分别为2%、4%,2年分别为24%、11%;(4)12、24周HBeAg下降幅度预测血清学转换的cut-off值分别为0.2557、0.3844log PEIU/ml,12周HBeAg下降幅度≥0.2557log PEIU/ml、24周≥0.3844log PEIU/ml的患者较低于该值者2年累计血清学转换率高,χ2值分别为28.996、15.036,P均=0.000(log-rank);(5)186人次查CK,78.8%数值超过参考范围(>140 IU/L),其中95.6%升高值在2级内,3级以上仅占4.4%。CK升高者无明显肌痛、肌炎,3~6个月内能自行下降至正常,无因CK升高而停药者。结论替比夫定对初治HBeAg阳性、阴性CHB患者疗效佳、安全性好。12、24周HBeAg下降幅度可作为2年血清学转换预测指标。
谢榕江建宁苏明华刘志红钟少华何丽霞梁延秀胡家光黄小红郭稳稳符武岛祝美琴王保健
关键词:抗病毒药
HBeAg血清学转换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HBeAg血清学转换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HBeAg阳性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疗程至少1年的停药患者,于基线、治疗后每个月、HBV DNA转阴后每3个月检测ALT,HBV DNA,HBeAg和抗-HBe。停药后继续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停药后复发情况。分析停药时是否发生HBeAg消失/转换对复发的影响;比较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巩固治疗≤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三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60例患者中,60%(36例)的患者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8例患者未发生HBeAg消失(A组),停药后4个月内100%复发;6例患者发生HBeAg消失,但无抗-HBe(B组),停药后6个月内83.3%(5例)复发;46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C组),停药后6个月内50%(23例)复发,χ2=11.585,P=0.003,A组与C组相比,χ2=6.84,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C组相比,χ2=1.333,P=0.248,χ2=2.327,P=0.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继续用药≤12个月(11例)、12~24个月(23例)、>24个月(C组12例),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100%(11例)、47.8%(11例)、8.3%(1例),χ2=19.377,P=0.000,A组与B组、C组相比,χ2=8.609,P=0.003,χ2=19.326,P=0.000,B组与C组相比,χ2=5.303,P=0.0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血清学转换是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终点的基本指标,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治疗≤12个月仍有较高的复发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继续治疗>24个月有望获得持久的病毒学应答,但对停药患者6个月内应密切随访观察。
梁延秀江建宁苏明华郭稳稳黄小红刘志红谢榕符武岛何丽霞钟少华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肝炎E抗原复发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HBVcccDNA含量与血清HBVDNA、HBsAg、HBeAg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检测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内的cccDNA含量,分析研究肝细胞内的HBVcccDNA含量与血清HBVDNA、HBV标记物的关系,探索是否能用血清HBVDNA或HBV标记物如HBsAg水平等常规指标来反映或解读肝组织内HBVcccDNA水平状态。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和感染科住院和门诊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58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9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0.88岁。入选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
李华东江建宁陆晖苏明华
关键词:血清HBVDNA慢性乙型肝炎DNA含量肝细胞病毒感染者HBEAG
PD-1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的相关性,探讨PD-1在慢性HBV感染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肝组织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以HE染色评判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和肝纤维化程度(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肝组织中PD-1的表达,以红色为阳性表达区域,每张切片在高倍镜下(400×)选取5个不连续视野进行图像采集,采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分析,以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表示PD-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PD-1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P<0.001)、0.700(P<0.001)。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0~G4级组间,PD-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S2期与S3期、S3期与S4期间PD-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纤维化分期之间PD-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组织内的PD-1表达水平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发生、进展呈正相关。测定PD-1的IOD值有助于辅助评判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可以作为评判肝炎病理情况的参考指标。
韦麒苏明华江建宁刘志红马韵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免疫组织化学
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再治疗的效果与耐药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NA)再治疗的效果及其耐药情况。方法104例研究对象为初次无间断NA单药治疗至少3个月、停药后再次NA治疗至少1年的CHB患者。分为3组:A组39例,停药时已达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停药标准;B组33例,停药时未达到停药标准但HBVDNA〈1.0×10^3拷贝/mL;C组32例,停药时未达到停药标准且HBVDNA〉1.0×10^3拷贝/mL。比较基线ALT、HBVDNA、HBeAg水平对再治疗的影响,以及3组患者不同再治疗方案的累计耐药率。套式PCR检测HBVP基因区耐药变异位点。统计学处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与y。检验。结果基线ALT〈1.3×正常值上限(ULN)的患者ALT复常时间为2个月,ALT≥1,3×ULN的患者ALT复常时间为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1,P=0.023);基线HBVDNA〈5lg拷贝/mL的患者病毒学应答时间为1个月,HBVDNA≥5lg拷贝/mL的患者为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4,P=0.040);基线HBeAg阴性者病毒学应答及ALT复常时间分别为1个月和3个月,均早于HBeAg阳性者的2个月和4.5个月(z=2.580、2.304,均P〈0.05)。A组患者再治疗时病毒学应答时间及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均比初次治疗快,分别为(1.61±1.76)、(3.38±3.34)个月和(3.48±4.06)、(9.92±11,22)个月(Z=2、854、-1.094,均P〈0.05)。A组病毒学应答时间早于B、C组,分别为(1。61±1.76)、(3.13±3.06)和(3.41±3.26)个月(z=-2.025,P〈0.01;z=-2.474,P〈0.05)。A组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B、C组,分别为80.0%、36.8%和37.5%(χ2=4.368、5.100,均P〈0.05)。共有13例发生耐药,4例检测到基因型耐药;继续原方案治疗C组累计耐药率明显高于A、B组,分别为44Yoo、9%和0(χ2=5.019、6.588,均P〈0.05);采用无交叉耐药位点NA联合治疗�
谢榕江建宁苏明华刘志红钟少华何丽霞梁延秀黄小红郭稳稳符武岛胡家光祝美琴
关键词:核苷类抗病毒药
骨髓移植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被引量:1
2014年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肝病[1]。而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诱发AIH国内外罕有报道。本院收治1例BMT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诱发AIH患者,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1.1主诉患者,男性,46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5年余”于2011年8月17日入院。
王保健江建宁苏明华谢榕钟少华李仕华吴晓莉莫燕燕梁鹏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骨髓移植治愈肝功能异常AIH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HBVcccDNA、tDNA及HBV表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内HBV ccc DNA含量与肝细胞tDNA、HBsAg、HBcAg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58例(未抗病毒组)、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例(抗病毒组)的肝细胞HBV ccc DNA和tDNA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定性检测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肝细胞HBV ccc DNA含量、tDNA、HBsAg、HBcAg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HBV ccc DNA、HBV tDNA含量与HBsAg、HBcAg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模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内HBV ccc DNA含量与HBV tDNA含量呈高度正相关(P<0.0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中,疗程>2年并达到《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停药标准,肝细胞内ccc DNA、tDNA含量较未抗病毒组显著降低,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检出HBV ccc DNA、tDNA。结论肝细胞HBV ccc DNA含量与HBsAg、HBcAg在肝细胞的表达模式间无一定规律性。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3年并不能完全清除肝细胞内HBV ccc DNA。
李华东江建宁陆晖韩晓群周海兰吴霜苏明华
关键词:CCC荧光定量PCR
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和tDNA及血清HBsAg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及血清HBsAg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疗程>2年并达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和12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血清HBV DNA<1.0×103copies/ml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cccDNA、tDNA和血清HBV DNA水平;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HBsAg水平,分析核苷(酸)类似物对患者体内HBV病毒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4例抗病毒治疗患者达到停药标准时,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水平及血清Hb-sAg水平较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明显降低,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检出低载量HBV cccDNA;4例患者分别随访至停药后9、12、19、19个月,均未反弹。结论 (1)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耗竭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并伴随肝细胞tDNA、血清HBsAg水平下降。(2)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达到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的患者肝细胞内可检出低载量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刘志红江建宁李华东陆晖周元平苏明华葛善飞胡家光江自成邓一鸣张鹭
关键词:核苷类核苷酸类
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初次使用恩替卡韦(ETV)的3年疗效和停药复发情况。方法 79例CHB患者(HBeAg阳性37例、阴性42例),接受ETV治疗0.5mg/d,定期随访监测HBV DNA、HBeAg和抗-HB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观察其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和复发率;分析基线ALT、6个月时HBeAg下降幅度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结果 79例CHB患者6个月累计病毒学应答率为98.73%(78/79),1年为100.00%。HBeAg阳性者1、2、3年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03%(10/37)、38.71%(12/31)、52.00%(13/25)。基线ALT≥5×正常值上限(ULN)的患者3年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基线ALT<5×ULN的患者(85.71%vs 38.89%,χ2=4.427,P=0.035);6个月时HBeAg水平较基线下降幅度≥75%的患者3年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下降幅度<75%的患者(83.33%vs 23.08%,χ2=9.077,P=0.003)。7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达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简称《指南(2010年版)》)停药标准停药患者复发率为42.86%(6/14),未达标患者停药复发率为85.71%(6/7),10例复发患者ETV再治,均在1个月内获得病毒学应答,再治期间未出现病毒学突破。结论 ETV对初治CHB患者有强效且低耐药的抗病毒作用;基线ALT水平、6个月时HBeAg下降幅度可作为3年HBeAg血清学转换预测指标;我国《指南(2010年版)》治疗终点标准仅仅是基本的停药标准,部分病人达标后仍有复发风险。
钟少华江建宁苏明华刘志红谢榕何丽霞符武岛李仕华王保健吴晓莉梁延秀郭稳稳陈喆
关键词:恩替卡韦初治复发
核苷(酸)类似物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用于阻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感染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40例CHB孕妇孕前和(或)于孕期采用NAs行抗病毒治疗。其中孕前或妊娠早期开始治疗时间为妊娠早期18例,中期17例,晚期5例;服用拉米夫定(LAM)15例、替比夫定(LDT)23例、替诺福韦(TDF)2例。每日口服1片至分娩。孕妇孕期定期检测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注射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于12月龄内检测血清HBV DNA和HBs Ag。结果 40例孕妇共产婴儿44例,母婴均平安。经抗病毒治疗后,37例(92.5%)孕母产时HBV DNA<106拷贝/m L,30例(75%)孕母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测不出(转阴)。治疗期间未发生NAs不良反应。44例婴儿中39例HBV DNA和HBs Ag为阴性(另5例未检测),阻断率为100%。除1例确诊先心脏病、1例左手六指畸形(2例均有家族史)外,其余均发育正常。结论妊娠早、中、晚期应用NAs阻断HBV母婴传播均有效果,且较为安全。
吴晓莉江建宁苏明华钟少华李仕华王保健卢爱连莫燕燕梁鹏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乙型肝炎病毒妊娠母婴传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