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169)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卢振宇张德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玉米
  • 4篇等基因
  • 4篇等基因系
  • 4篇性状
  • 4篇近等基因
  • 4篇近等基因系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系
  • 3篇杂交
  • 3篇杂交种
  • 3篇分子标记
  • 3篇QPM
  • 2篇蛋白玉米
  • 2篇优质蛋白
  • 2篇优质蛋白玉米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唐山市农业科...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张世煌
  • 9篇李明顺
  • 5篇卢振宇
  • 5篇李新海
  • 5篇张德贵
  • 4篇赵刚
  • 3篇白丽
  • 3篇谢振江
  • 3篇陈亮
  • 2篇吴子恺
  • 2篇谢传晓
  • 1篇曲延英
  • 1篇石春焱
  • 1篇郝转芳
  • 1篇陈岩
  • 1篇雷开荣
  • 1篇史振声
  • 1篇徐家舜
  • 1篇董金皋
  • 1篇李炳华

传媒

  • 7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hinese Maize OPVs Based on SSR Markers被引量:1
2013年
Bulk-SSR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44 open-pollinated varieties collected from Henan, Shandong, Shanxi, and Jilin provinces and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using 70 pairs of SSR primers.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compar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44 Chinese maize open-pollinated varieties; (2) estimate the minimum number of alleles for construction of a stable dendrogram; and (3) trac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local germplasm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In total, these 70 SSR primers yielded 292 alleles in 176 samples (4×44) analyzed.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was 4.17 on average and ranged from 2 to 8. The highest number of alleles per open-pollinated variety (55.25) was detected in Shanxi germplasm, which indicated that open-pollinated varieties from Shanxi possessed the largest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ose from the five location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different genetic similarity matrices suggested that 200 alleles were sufficient for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se 44 open-pollinated varieties. The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44 open-pollinated varieties collected from three growing regions in China were accurate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that we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geographic origins, and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GS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in this study.
SONG Li-yaLIU XueCHEN Wei-guoHAO Zhuan-fangBAI LiZHANG De-gui
关键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授粉品种
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QPM近等基因系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QPM近等基因系,以phi057为特异性引物,对90个回交群体各世代进行选择,构建出一批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的QPM近等基因系。结果表明,引物phi057在QPM与普通玉米自交系间表现多态性,能准确区分O2O2、O2o2和o2o2这3种基因型。因此,利用微卫星标记引物phi057在QPM与普通自交系杂交、回交世代中进行o2基因的选择是可行的。实验中的大部分材料在回交5~6代后与轮回亲本的农艺性状极为相似并稳定下来。经卡方检验,OO和Oo的分离比例为1∶1,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
白鹏飞张世煌张德贵李新海赵刚陈岩李明顺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分子标记QPM近等基因系
在构建QPM近等基因系过程中对回交群体的SSR标记选择被引量:10
2006年
优质蛋白玉米(QPM)遗传基础狭窄,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为遗传背景培育opaque-2近等基因系是QPM种质改良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SSR标记技术,以opaque-2基因序列为背景开发的特异SSR引物phi057和umc1066作为标记,对构建中的95个QPM近等基因系回交群体BC1F1和BC2F1进行目标基因选择。结果表明,SSR标记phi057对大多数回交群体中的opaque-2基因的选择是有效的;在少数回交群体,如(多黄29×CA335)×多黄29,SSR标记phi057和umc1066不能区分单株间的基因型变异,针对这些材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开发新的SSR。
雷开荣石春焱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肖木楫张德贵郝转芳
关键词:优质蛋白玉米SSR近等基因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遗传改良对中国华北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产量的贡献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为提高中国玉米育种技术水平而探索突破方向和寻找理论依据,对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年代的回归进行研究。【方法】试验于2005-2006年在新疆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和北京顺义屯玉公司北京研究院进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3个密度为主区,华北地区近40年有代表性的23个单杂交种为副区。【结果】新疆点1980s-2000s中密度下的产量年代响应>高密度,北京点1980s-2000s中密度下的产量年代响应与高密度下的差异不显著,表明1980s年代以后中国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在每公顷60000株的密度水平上没有实现更高的产量年代响应;1980s-2000s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千粒重、穗行数的正向改良,而秃尖度、出籽率的消极改良同时又限制了1980s-2000s年代玉米产量的提高;此外,空秆率、茎倒折率、根倒伏率、秃尖度等性状在1980s-2000s间没有得到显著改良。【结论】1980s-2000s期间中国玉米杂交种在高密度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年代响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的玉米育种应强化和完善高密度育种技术路线,使未来中国玉米单交种向依靠群体增产的早熟、耐密、出籽率高、秃顶度小的育种目标方向发展。
谢振江李明顺徐家舜张世煌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遗传增益耐密性育种策略
华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对我国华北地区1970-2005年审(认)定的26个玉米单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株型由平展型逐渐向紧凑型和半紧凑型过渡;产量稳步提高;穗长、穗粒数和行粒数增多;穗位高有下降趋势;秃尖长和秃尖度有上升趋势;千粒重、株高、穗行数、穗粗、出子率、ASI和成熟期等性状趋于稳定;产量的绝对杂种优势和相对杂种优势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试验结果认为,千粒重、行粒数、穗粒数和穗行数对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最大,是我国华北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玉米杂交种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卢振宇李明顺李新海李炳华谢振江张世煌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选用我国不同年代具有较高影响力的30个玉米杂交种,系统研究玉米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密度下其产量性状的演变规律。北京和新疆试验点的结果表明,50年代和1970年至21世纪初的杂交种在不同试验密度下,不同年代品种间产量增益均存在明显差异;新杂交种在抗逆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改良进展;不同年代培育的品种在逆境严重的生态区和逆境轻的条件下都取得了积极的改良效果;我国的玉米育种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中低密度水平,高密度下的育种目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卢振宇李明顺谢振江谢传晓李新海李炳华张世煌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
玉米叶片DNA快速提取方法改进研究被引量:36
2008年
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大量的DNA样品,DNA的快速提取是提高研究效率的关键。研究比较多种植物DNA的提取方法,对部分实验步骤做了修改,建立了适于玉米叶片DNA微量快速提取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简单、速度快、省时间,而且可以确保提取的玉米基因组DNA有足够的浓度和纯度。利用此方法,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每人每天可以提取150~200个DNA样品,一个DNA样品可供50~60次PCR反应使用,DNA质量可以确保一般的PCR扩增,适用于玉米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引物筛选和分子标记定位等多种研究目的。
卢振宇李明顺谢传晓李新海曲延英张世煌
关键词:玉米DNA提取SSRPCR
几个供体对优质蛋白玉米(QPM)近等基因系构建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对CA335、CA339、山东2548和齐205这4个国内常用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赖氨酸含量、子粒表型、醇溶蛋白积累及opaque-2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对不同自交系作为opaque-2突变基因(o2)基因供体的分子标记选择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自交系属于两类不同的o2突变体类型,CA335和CA339为一类,山东2548和齐205为一类。两类突变体作为o2供体选择效果有较大差异,CA335和CA339是优良供体,齐205和山东2548则不是理想供体。对于优质蛋白玉米育种,供体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QPM自交系不一定是好的供体。
赵刚吴子恺陈亮张德贵张世煌卢振宇白丽李明顺
关键词:优质蛋白玉米供体分子标记
玉米子粒性状和子粒赖氨酸含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以28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9个子粒性状与子粒赖氨酸含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油分、胚重、胚比(胚重与胚乳重的比值)、胚乳硬度等级与赖氨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密度(粒重与体积之比)、胚乳重与赖氨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和粗蛋白含量与赖氨酸含量相关不显著。各子粒性状对赖氨酸含量的直接影响力大小依次为胚比>胚重>胚乳重>胚乳硬度等级>密度>油分>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百粒重。其中,胚比对子粒赖氨酸含量起关键作用。
赵刚吴子恺陈亮张德贵张世煌卢振宇白丽李明顺
关键词:玉米子粒性状赖氨酸通径分析
opaque-2突变基因(o2)对玉米产量和产量配合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18个o2近等基因系(o2-NILs)与18个普通玉米自交系,配制33对杂交组合,在北京、新乡两个试验点进行产量和配合力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差异均极显著;两个类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GCA效应值、SCA效应值差异不显著。o2-NILs组合的平均产量在北京和新乡两个试验点分别较普通玉米组合分别低8.06%和9.64%,平均低8.85%。在产量较高的组合中,有5对为o2-NILs与同型普通玉米的组合,分别是CAL58×丹598(o2/normal)、196×辽2345(o2/normal)、196×803(o2/normal)、CAL58×吉477(o2/normal)、CA156×196(o2/normal),说明这5对组合产量没有受o2影响。两个类型自交系GCA均为正值的为313(o2/normal)、吉63(o2/normal)、辽2345(o2/normal)、丹598(o2/normal)和196(o2/normal),表明o2基因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o2基因的影响不同。
陈亮张德贵史振声赵刚白丽张世煌李明顺
关键词: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