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16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邱子健王瑞清秦宇虹陈晶关萍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原生动物
  • 1篇食物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贻贝
  • 1篇贻贝棘尾虫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内
  • 1篇纤毛
  • 1篇纤毛虫
  • 1篇显微技术
  • 1篇显微镜
  • 1篇磷酸酶
  • 1篇毛虫
  • 1篇免疫
  • 1篇免疫荧光
  • 1篇激光
  • 1篇激光扫描共聚...
  • 1篇激光扫描共聚...
  • 1篇棘尾虫

机构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篇邱子健
  • 1篇陈晶
  • 1篇秦宇虹
  • 1篇王瑞清
  • 1篇关萍

传媒

  • 2篇Curren...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食物在贻贝棘尾虫(原生动物,纤毛虫)细胞内的消化过程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免疫荧光显微术、透射电镜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食物在腹毛类纤毛虫——贻贝棘尾虫细胞内的消化过程进行了追踪观察。食物在进入消化腔隙的初期,外面包被着一层膜结构,但此外层膜很快被消化而消失;尔后食物在贻贝棘尾虫体内的消化过程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直接在消化腔隙内完成,此过程同1982年Kauletal.和Dassetal.的报道;而另一部分食物的消化过程表现为食物逐步向细胞质内突入,以致最终完全被细胞质包围形成一被膜包裹的圆泡状结构;在此过程中,细胞质边缘突出众多含有酸性磷酸酶等物质的小囊泡结构,小囊泡与食物融合,其内的酸性磷酸酶等水解酶释放出来,食物的表膜逐渐瓦解,个体逐渐变小,最终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释放到细胞的消化腔隙内;这种食物通过胞口与胞咽达消化腔隙后,再由细胞质将其包裹形成的食物泡,我们称之为"后成食物泡"。这两种消化方式与贻贝棘尾虫的消化胞器为一腔隙结构相适应。
陈晶关萍邱子健
关键词:纤毛虫贻贝棘尾虫酸性磷酸酶
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大草履虫口胞器与消化胞器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SCM)对大草履虫(Parameciumcaudatum)口胞器及消化胞器进行了再观察,通过连续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清晰地显示出草履虫口胞器中前庭、口腔、内口膜、四分膜、背咽膜、腹咽膜等结构,它们的位置和形态与前人的工作结果基本一致,并给出口胞器结构的三维立体构象。观察了虫体内的食物泡及其形成过程。看到胞咽在摄食并形成食物泡时其直径变大的现象,表明Allen(1974)有关消化后期食物泡产生的微小泡回到胞咽处与胞咽膜融合的时间应该是在胞咽直径扩大时,此时微小泡参与到胞咽膜上,进而再参与到新食物泡膜的形成过程中,由此完成膜的循环再利用。在样品制备中采用KMnO4替代了免疫荧光技术中传统的固定剂,固定效果很好,清楚地显示了胞咽膜。
陈晶邱子健王瑞清秦宇虹
关键词:草履虫免疫荧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固定剂KMNO4显微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