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03A0604)

作品数:24 被引量:364H指数:12
相关作者:赵成义孙栋元闫映宇李菊艳彭冬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降水
  • 4篇滴灌
  • 4篇水分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4篇膜下滴灌
  • 3篇塔里木河
  • 3篇棉花
  • 2篇盐分
  • 2篇生态效应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气温
  • 2篇流域
  • 2篇绿洲
  • 2篇河流域
  • 1篇地表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新...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新疆气象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新疆水文水资...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阿克苏水文水...
  • 1篇塔里木河流域...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赵成义
  • 9篇孙栋元
  • 8篇闫映宇
  • 7篇李菊艳
  • 6篇彭冬梅
  • 6篇魏恒
  • 3篇盛钰
  • 3篇姜逢清
  • 2篇毛炜峄
  • 2篇冯省利
  • 2篇李君
  • 2篇李雪梅
  • 2篇阎顺
  • 2篇张延伟
  • 1篇刘湘
  • 1篇韦炳干
  • 1篇李兰海
  • 1篇沈永平
  • 1篇胡汝骥
  • 1篇吴素芬

传媒

  • 5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冰川冻土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壤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年降水不规则性空间差异与长期演变被引量:28
2010年
在新疆以往的降水不规则性的研究中常采用标准统计值,如距平值、标准离差和变差系数等来衡量降水对正常格局的偏离。然而,标准统计方法无法全面描述降水变化的不规则性。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指标——偏差指数对新疆降水的时空不规则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降水普通偏差指数要明显比其它两个区域高,而天山山区的指数值总体上最低。三个区域的特殊偏差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前尤其明显,而90年代早期之后,三个区域降水的特殊偏差指数变化趋势大致呈现一致性,说明新疆降水时间变化上呈均匀化态势。天山山区的特殊偏差指数变化的幅度明显小于另外两个区域。北疆的特殊偏差指数在所分析的时段内存在微弱的线性降低趋势,而南疆,尤其是天山山区存在微小的线性增大趋势。降水不规则性指数可以较好地刻画新疆年降水的时空不规则性,该指标可以用于一般框架下的新疆未来降水变化监测。
姜逢清张延伟胡汝骥李雪梅
关键词:年降水
1961—2004年新疆降水极值概率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2年
根据1961—2004年新疆地区5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和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区域气候影响模式(1961—2004年)逐日降水模拟资料,建立年最大降水AM(annual maximum)序列及日降水量小于0.05mm的年连续最长干旱天数AMCD(Annual Maximum Consecutive Dry Days)序列,分析了新疆地区降水极值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概率分布模式。结果表明:①新疆地区降水事件的强度和概率最大的地区位于阿合奇、巴里坤、昭苏、乌鲁木齐等地,干旱事件强度和概率最大的地区位于且末、若羌、吐鲁番等地;②PRECIS区域气候影响模式模拟的新疆地区AM事件的多年平均值普遍高于观测值,且离差系数也普遍高于观测值;③PRECIS区域气候影响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的降水极值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进行改进,但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对于实际观测的降水极值概率分布的拟合,证明了GEV分布函数能够较好地拟合降水极值的概率分布。
张延伟姜逢清魏文寿王雯雯刘明哲韩茜洪雯陆恒
关键词:降水极值广义极值分布
膜下滴灌的土壤水分对棉花根长密度分布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了水分对棉花根长密度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灌水处理棉花根长密度空间分布总特征一致,水平方向,宽行与窄行的根长密度基本相同,但明显大于膜间;垂直方向,随土壤深度增大,棉花根长密度减小。但不同灌水处理间存在差异,过量灌水处理棉花膜间的根长密度增大,宽行与窄行的根长密度减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棉花全根层平均根长密度增大;胁迫灌水处理深层土壤中根长密度增大。花铃期、吐絮期各土层棉花根长密度与产量呈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灌溉量与棉花产量间的关系符合报酬递减规律,其回归方程为y=-0.0026x2+18.015x-24845(R2=0.959)。
闫映宇盛钰冯省利李子良贾宏涛赵成义
关键词:膜下滴灌土壤水分棉花根长密度
新疆赛里木湖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对赛里木湖实地考察,调查了129个景点,并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赛里木湖地质遗迹景观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制定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进行分类,对资源进行特色分析。在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定性定量结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对赛里木湖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应突出以高原湖泊景观为主,生物景观和冰川地貌景观为辅,建设一环三纵的旅游空间格局,形成以博乐市为依托城市,以博乐市、伊宁市和乌鲁木齐大都市圈为基本客源市场,以来疆游客为次级客源市场,成为新疆一个集科研、度假、休闲、探险为一身的旅游目的地。
赵彩龙阎顺宋旭东王燕
关键词:地质公园旅游
台兰河流域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0年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分布过程机理的模拟,以流域水量均衡为基础,应用ArcView GIS与FEFLOW专业地下水模拟软件,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勘探资料、抽水试验及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建立了内陆河流域二维地下水运动模拟模型。采用Kringing、Aki-ma插值方法和Galerkin有限元三角形网格剖分技术,求解模型,模拟了台兰河流域地下水运动特征。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所建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是正确的,选取的水文地质参数和计算的源汇项基本合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值比较吻合,符合台兰河流域地下水的实际情况,能够进行该区域地下水的动态预报,可为研究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孙栋元赵成义魏恒彭冬梅张争强
关键词:地下水FEFLOW数值模拟
塔里木河北源及干流区域降水变化趋势与多尺度特征对比:被引量:10
2010年
选择塔里木河北源及干流区12个代表气象站1959-2004年的年降水系列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平滑方法和Morlet小波功率谱等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北源与其干流两个不同区域降水变化趋势与多尺度特征.趋势分析表明:近46a来,两区域年降水都存在增加的趋势,但北源区增加的幅度要明显大于干流区;两个区域在1986年前后,降水增加更趋明显.多尺度分析显示,两区域年降水存在集中于2~8a尺度带上的显著周期.其中,北源区域年降水尺度较为分散,大部分站点年降水集中在2~4a尺度带上,准5a~准8a尺度上也有少量分布;干流区域则主要集中于准3a尺度上.另外,由于时间序列长度的限制和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区域部分站点检测出的16a以上的年代际尺度不显著.
李雪梅姜逢清李兰海王桂钢韦炳干
关键词:降水变化趋势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湖泊动态变化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湖泊相关数据的完整与准确是对湖泊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利用国内关于湖泊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了近20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湖泊的变化,并按湖泊类型总结了湖泊变化的详细情况,得到了湖泊动态变化的一些新结论。
邵民诚邵年沈强林平
关键词:湖泊
新疆自然地名特征被引量:7
2010年
从语种(言)、自然地名通名的自然属性、时段、自然地名专名渊源等四个方面对选取的新疆1120个重要自然地名进行分类,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地名语言分析学和地理学相关原理方法分析得出新疆自然地名特征。研究发现:以山体类和水体类自然地名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0.5%、35.3%,尤其以山脉(272条)和河流(214条)类自然地名最多,分别占总数的24.3%、19.1%。通名名称的数量及其出现的早晚与人们关注程度以及自然学科研究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各民族的聚居及迁徙使新疆自然地名具有浓厚的民族性。自然地名存在10种以上民族语地名以及其他古语和合璧语地名分布的独特现象,各民族对自然地名专名和通名称谓不尽相同。在新疆的自然地名中存在着大量地名通名的叠加,如"塔格山"、"郭勒河"、"库木沙漠"、"布拉克泉"等。民族语地名的空间分布和当地居民的民族成分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维吾尔语自然地名的53.6%都分布在和田和喀什地区;哈萨克语自然地名的73.2%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县、阿勒泰地区和哈密地区;蒙古语自然地名的64.3%分布在阿勒泰、博尔塔拉、巴音郭楞和伊犁等地、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96%的自然地名是蒙古语地名,克孜勒苏自治州的柯尔克孜语地名占到柯尔克孜语总地名的81.6%。自然地名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演替性(历史阶段性),保存至今的古语地名仅占2.9%,语源较为复杂并且一些古老的地名在使用过程中已被取代或消失;近现代地名数量最大,并且语种明显易于区别。自然地名专名类型复杂多样,共计13类,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新疆的资源概况、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意识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方式等,其中以地物、形态、地名以及颜色类居多;在颜色类中又以黑色、白色最多。文章对新疆现存自然地名存在的问�
聂学艳阎顺
关键词:类群自然属性
台兰河绿洲灌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资源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利用RS,GIS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台兰河绿洲灌区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监测,并分析了不同时期台兰河绿洲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水资源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5年耕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年均增加分别为3603.8hm2和151.4hm2;绿洲林地和草地大面积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247.07hm2和14325.9hm2,相应地绿地面积减少了16572.97hm2;草地和林地等生态用地的减少是灌区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转移比例分别为13.97%和5.93%。地表来水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灌区地下水开采量从1989年的5.91×106m3增加到2003年的1.39×107m3,灌溉面积和机井数量不断增大,地下水开采强度日益增加,地下水水位呈日益下降的趋势。农业用水所占比例过大,生态用水逐渐缩减。
孙栋元赵成义彭冬梅李菊艳闫映宇魏恒
关键词:绿洲灌区土地利用水资源生态用水
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的棉田土壤水盐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09年
通过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了塔里木灌区棉田土壤盐分运移特征。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的棉田土壤盐分呈“Y”状垂直分布,膜下土壤盐分含量小于膜间,膜间土壤盐分从表层到深层呈逐渐增减的趋势。随滴灌量增加,膜下土壤盐分峰值位置下移。滴灌量从2618m^3/hm^2增大到4265m^3/hm^2,湿润峰位置从40cm下移至100cm,盐分峰值位置从30cm下移至60cm。滴灌结束后,膜下0—60cm及0~100cm土壤平均含盐量均减小。脱盐程度随滴灌量增大而增加,0~60cm土层脱盐率从6.0%增加到34.8%;而膜间土壤呈积盐状态,积盐程度随滴灌量减小而增大。随滴灌年限增加,0~60cm的土层平均含盐量逐年增加,从2005年到2007年,4265、3926、3600、3271m^3/hm^2灌溉定额下的土壤平均含盐量年均增加了0.4、0.6、1.1、1.1g/kg。研究结果指出了塔里木灌区现行棉花膜下滴灌制度存在的积盐问题,成果对完善干旱区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赵成义闫映宇李菊艳盛钰伊力哈木.伊马木
关键词:膜下滴灌土壤盐分运移塔里木灌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