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3C03)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3C03)
-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3
- 相关作者:温瑞智任叶飞冀昆王宏伟黄旭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广义反演法分析芦山地震场地反应被引量:2
- 2014年
- 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序列中我国数字强震动台网获得一批主震、强余震记录,这为研究强震台场地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基于参考事件的广义反演方法分析了15个强震台站的场地反应,简要分析了地质条件对场地反应的影响,同时对比给出了基于水平垂直谱比法及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确定的场地反应。结果表明,本文选用的参考事件理论震源谱可较好地反映实际震源谱,场地反应结论可靠;与广义反演法相比,水平垂直谱比法较可靠地估计峰值频率但明显低估场地反应幅值,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也存在低估场地反应的现象;等效剪切波速VS30与场地反应相关性较弱。
- 王宏伟温瑞智任叶飞冀昆
- 关键词:强震记录
- 芦山7.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其震害相关性被引量:47
- 2013年
-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中的强震动记录是我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再一次比较全面地获得的高质量的数字强震动记录。国家数字强震动台网共获得3分量自由场记录114组,成都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获得63组。文章对强震动记录进行了常规处理,统计了强震动记录随断层距的数量分布情况,绘制了空间地震动加速度等值线图。结合芦山地震震源机制解和破裂过程研究成果,选取典型记录,分析加速度、速度时程的波形、振幅等特征,识别了此次地震滑冲现象,估算了竖向最大永久位移。通过利用观测数据与国外的地震动预测公式对比,分析了不同周期反应谱地震动幅值及加速度反应谱衰减规律,阐明了此次地震的地震动在近场高频成分较卓越的特点。震后现场考察了3个典型强震动台站附近建筑物震害,分析了地震动与工程震害的相关性,地震烈度的评定反映了地震破坏的程度。
- 温瑞智任叶飞黄旭涛卢滔齐文浩
-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震害调查
- 芦山地震中强地面运动的区域性特征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分析了2013年4月20日Ms7.0芦山主震和余震的强震动记录,与美国NGA-West2数据以及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分析了地震动区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加州地区中小震的强震动数据相比,芦山余震强震动记录的高频幅值较大,地震动影响有效范围较小;在地震动传播路径上芦山地区相比美国加州地区具有较慢的非弹性衰减特性(较高的Q值)。建议对我国地震动衰减关系构建时通常采用的映射法的合理性进行重新考虑。
- 任叶飞温瑞智王宏伟冀昆
- 关键词:地震动非弹性衰减
- 芦山地震场地非线性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许多震害和理论研究证明场地在强震作用下会出现非线性反应。本文采用2013年芦山地震中的主余震强震动记录,采用谱比法对主震记录中加速度峰值(PGA)超过100 Gal且可能发生非线性反应的的8个固定台站进行了分析。利用余震中PGA低于30 Gal的谱比平均曲线作为场地线性反应的参考,通过对比主余震之间的谱比差异来识别场地非线性反应。主震下部分台站出现了由于场地非线性导致的卓越频率偏移。同时对弱震与主震谱比曲线比值随频率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主震下场地放大开始缩小的临界频率(f NL)。最后对比分析了上述台站不同PGA输入水平下的非线性程度的量化指标(DNL)。
- 冀昆温瑞智任叶飞王宏伟
- 关键词:谱比法加速度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