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08G030-C)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曹正卯杨其新郭春李国良陈绍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隧道
  • 4篇铁路
  • 4篇铁路隧道
  • 2篇施工通风
  • 2篇救援
  • 2篇海拔
  • 2篇防灾救援
  • 2篇高海拔地区
  • 1篇烟气
  • 1篇有害气体
  • 1篇运营通风
  • 1篇射流
  • 1篇射流风机
  • 1篇升压
  • 1篇施工期
  • 1篇疏散
  • 1篇疏散救援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特长隧道
  • 1篇特长铁路隧道

机构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作者

  • 4篇郭春
  • 4篇杨其新
  • 4篇曹正卯
  • 1篇陈绍华
  • 1篇李国良

传媒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铁道建筑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铁路隧道射流风机布置形式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隧道内射流风机的升压作用不仅与风机本身性能有关,还与布置形式等外部因素有关。文章根据通风学理论和CFD流体计算,研究分析了铁路隧道内多种射流风机组合布置形式对升压效率的影响,优化了铁路隧道内射流风机布置方式;针对关角隧道实际情况,通过对射流风机工作原理和隧道内风流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射流风机增压效应表达式,并确定了增压效应的合理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射流风机的不同布置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风机增压效应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内射流风机实际增压小于理论增压;在六种备选方案中,四台风机靠中下部位布置时风机效率高于其余几种风机布置方式。最终确定的关角隧道运营通风期间射流风机的布置方案,可为关角隧道运营通风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曹正卯杨其新郭春
关键词:铁路隧道运营通风射流风机数值模拟
高海拔地区铁路隧道施工期有害气体运移特性被引量:12
2016年
依托西格二线新关角隧道工程,基于关角隧道地区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采用三维k-ε湍流非稳态模型,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铁路隧道内施工期有害气体运移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湿度与不考虑湿度对空气密度计算结果影响误差为0.3%左右,可以忽略不计;有害气体在隧道内向洞口运移的动态过程中,最高质量浓度逐渐降低、体积逐渐增大,在隧道内呈U型分布;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由于环境气压的影响,同一测点有害气体质量浓度随海拔高度以指数形式增大,CO增加倍数可按K=eh/104进行计算,且达到容许质量浓度的时间增加。
曹正卯杨其新郭春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通风有害气体
关角特长隧道防灾救援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关角隧道地处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特长铁路隧道,如何保证隧道安全运营、防灾救援及人员疏散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文章采用流体力学软件STAR_CD/CCM+、安全疏散软件STEPS、IDA隧道软件以及现场火灾试验对火灾烟气分布特性、疏散救援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疏散救援指挥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关角特长隧道的防灾救援系统和相关技术。
李国良陈绍华
关键词:特长隧道防灾救援疏散通风排烟
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定点防灾救援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研究高海拔特长隧道定点防灾救援设计中不同火灾场景下救援横通道数量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依托关角隧道对高海拔条件下火灾发展及人员疏散过程进行研究。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关角隧道救援站进行高海拔条件下的火灾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改变火源热释放速率以及救援横通道数量,得到不同火灾场景下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利用人员疏散软件EXODUS对不同场景下高海拔地区人员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必需的人员疏散时间,通过与可用疏散时间的比较,最终确定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定点救援站合理的救援横通道数量为8-9座。
曹正卯杨其新郭春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铁路隧道疏散救援
敞开式TBM掘进工作面通风环境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依托中天山特长铁路隧道施工,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敞开式TBM掘进工作面附近的流场进行模拟,得到隧道内风速、温度、粉尘及CO浓度分布规律,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鲜风到达工作面附近风量急剧减少,导致工作面附近温度升高、粉尘聚集;在工作面附近,主要热量来源为机械刀盘凿岩产生的热量及TBM机身散热;CO浓度在工作面附近并不是最高,浓度较高的区段在隧道中部,其主要来源为机车排放的废气;粉尘浓度随着距工作面距离增加而急剧下降,最终在隧道内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TBM施工通风措施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曹正卯杨其新郭春
关键词:铁路隧道TBM施工通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