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2104120007)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治宇赵广朱佳俊蔡郑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开展微创手术,现回顾相关资料。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无切口不愈合及感染的情况发生,行平均10个月的随访,膝关节疼痛均在术后呈显著减轻表现。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手术后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时,采用关节镜应用虽不能替代饮食控制和药物调节等全身性降尿酸治疗方法,但在局部治疗中,其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使膝关节功能获得了较大的恢复,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赵广张治宇朱佳俊
-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手术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溶骨性肿瘤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溶骨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2011年间收治的51例脊柱溶骨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30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女性21例,年龄在45-78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脊柱溶骨性肿瘤。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患者实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保守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5-72h内疼痛缓解,痛苦减轻,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实现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有较大的帮助。结论在治疗脊柱溶骨性肿瘤疾病的过程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赵广张治宇朱佳俊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 光敏剂BCPD-17和PSD007对小鼠骨肉瘤的光动力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630及670nm激光激发不同剂量的光敏剂BCPD-17和PSD-007对小鼠皮下移植骨肉瘤的光动力效应,并对两者进行比较,为筛选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骨肉瘤的新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C3H小鼠60只,左侧腰骶部接种LM-8小鼠骨肉瘤细胞,待皮下瘤块直径约6~8mm时,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及PDT治疗组。治疗组分为PSD-007组(5mg.kg-1,用波长630nm激光照射)和BCPD-17组;BCPD-17组分设5和10mg.kg-12个剂量组,分别用波长630nm或670nm激光照射。小鼠尾静脉注射光敏剂后6h垂直瘤区行激光照射,功率密度200mW.cm-2、能量密度240J.cm-2、照射时间20min、光斑1.0cm。照射7d后测量肿瘤大小,取瘤体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并行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组织学观察,对照组小鼠骨肉瘤细胞大而深染,核异型明显;PDT治疗组肿瘤细胞出现坏死,细胞内空泡变性,核固缩,BCPD-17组更明显。PDT治疗组小鼠骨肉瘤的肿瘤质量及体积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70nm激光照射后,BCPD-17各组的肿瘤抑制率均高于PSD-007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光敏剂BCPD-17和PSD-007对小鼠LM-8骨肉瘤细胞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光敏剂BCPD-17光动力效果更显著。
- 张治宇胡硕蔡郑东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PSD-007肿瘤抑制率
- LISS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临床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LISS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07年6月-2011年6月间到我院收治的71例胫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ISS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4.3%。结论对于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疾病的治疗,采用LISS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赵广张治宇朱佳俊
- 关键词:胫骨近端复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