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214)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景波楚纯洁安春华张慧慧张秀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平顶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灾害
  • 2篇气候
  • 2篇气温
  • 2篇清代
  • 2篇降水
  • 2篇鄂尔多斯高原
  • 1篇东郊
  • 1篇油菜
  • 1篇油菜地
  • 1篇灾害等级
  • 1篇灾害研究
  • 1篇频次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带
  • 1篇气候事件
  • 1篇西南部
  • 1篇粒度特征
  • 1篇涝灾
  • 1篇极端气温
  • 1篇极端气温指数

机构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平顶山学院

作者

  • 7篇赵景波
  • 1篇马淑苗
  • 1篇罗小庆
  • 1篇安春华
  • 1篇张秀伟
  • 1篇楚纯洁
  • 1篇温震军
  • 1篇周岳
  • 1篇马晓华
  • 1篇张慧慧
  • 1篇穆珍珍

传媒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安市东郊渭河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揭示历史时期洪水的演变,科学地预测洪水的发生,以求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方法]通过分析西安市东郊水流村剖面106个样品的粒度组成,研究了西安市渭河近230a来的洪水事件。[结果]剖面厚度约5m,沉积物主要由粗粉砂、极细砂、中砂和粗砂组成,在各层中变化明显,能够指示古洪水的变化。粒度成分和粒度参数指示,研究剖面中的洪水沉积可分为21层,表明西安市渭河近230a来至少发生了21次洪水事件,各阶段的洪水动力大小为:第18阶段>17阶段>15阶段>16,19阶段>21阶段>4,5阶段>3阶段>1,2阶段>6,7阶段>10阶段>11阶段>8,9阶段>13,14阶段>12阶段>20阶段。在研究剖面发生的21次洪水事件中,除第20次洪水外,其余洪水发生时河漫滩上的洪水深度均大于2m,均为大洪水事件。[结论]洪水沉积层的分布和粒度成分指示,第3,5,7,8次大洪水的发生是由于当年降水量的显著增加造成的,其余次洪水的发生可能是当年降水量增加造成的,也可能是当年降水量没有增加而是由于当年降水量集中造成的。
周岳赵景波穆珍珍
关键词:粒度特征
青海湖沙柳河镇南部土壤入渗规律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青海湖北部沙柳河镇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入渗实验测定,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土壤蓄水性。结果表明,青海湖农场四大队厚土层低草地、高草地、油菜地和沙柳河镇南薄土层低草地的初渗率均值分别为4.55、4.71、0.64和2.31 mm/min,稳定前平均入渗率均值分别为2.09 mm/min、3.29 mm/min、0.53 mm/min和1.95 mm/min,稳渗率均值分别为1.53 mm/min、2.31 mm/min、0.32 mm/min和1.74 mm/min。在同一实验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率为高草地>低草地>油菜地。同种植被厚土层的初渗率大于薄土层,而厚土层的稳定前平均入渗率和稳渗率小于薄土层。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达到稳定入渗所需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厚土层低草地、高草地、油菜地和薄土层低草地的入渗率达到稳定状态用时的均值分别为125 min、87 min、40min、49 min。霍顿模型是研究本区入渗过程较好模型,考斯加科夫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在本区的适用性相对较差。由于青海湖北部土壤颗粒间的孔隙和土壤的孔隙度比陕西黄土高原区的大,使得青海湖北部土壤稳渗率比陕西黄土高原区的较高。该区土壤厚度小,土壤水库容量小,蓄水能力小,旱年易发生草原退化。
赵景波张慧慧马淑苗
关键词:油菜地
1960—2014年内蒙古极端天气事件趋势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运用1960—2014年内蒙古46个站点的日气象资料,利用Rclimax软件分析WMO发布的12种极端气温指数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60—2014年,内蒙古极端气温指数变化与全球变暖相同步,冰日、霜日、冷日和冷夜指数趋于减少,而夏日、热夜、暖日、暖夜和生长季长度指数区域增大。极端最高(最低)指数呈增加的趋势,而气温日较差趋势则趋于减小。空间分布上,内蒙古西部极端天气指数变化明显,显示出地表裸露的地区对气候的变化敏感。相比于1960—1985年,1986—2014年气温上升更加的强烈,在此期间,冷指数(ID0、FD0、TN10和TX10)显著下降而暖指数(SU25、TR20、TN90和TX90)显著上升。1985年前各站点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复杂,而1986年后大部分站点冷(暖)指数表现为下降(上升)趋势。极端指数的变化与纬度和海拔相关性较弱,但各指数与经度却存在广泛的关联。北极涛动(AO)对内蒙古的气候有着一定的影响,各站点的极端指数与AO有显著相关,冷指数表现尤其明显。
陈建宇赵景波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
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霜雪灾害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定量分析,研究了该区霜雪灾害等级、阶段、时空变化、周期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共发生霜雪灾害57次,其中轻度10次,中度43次,重度4次。灾害变化可分为1644-1733年、1734-1783年、1784-1833年、1834-1863年及1864-1912年等5个阶段。时间上,灾害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和初春;空间上,灾害主要分布在银川、中卫、平罗、永宁、盐池和定边,共6个地区。同时,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灾害存在着4个明显的发生周期,即3 a、6 a、27 a和58 a的周期。降雪或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至0℃以下是造成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霜雪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马晓华赵景波温震军
关键词:灾害等级
1957—2011年中国中部不同气候带气候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被引量:11
2015年
依据湖北、河南与山西三省的气象资料,以湖北中部、河南中部、晋东南豫北和晋西北作为典型区域,研究1957—2011年中国中部亚热带湿润、温带半湿润、温带半干旱3个气候带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气候差异显著,自南向北降水集中程度增强、集中期明显缩短。湖北中部、河南中部降水年际波动大且无明显变化趋势,晋东南豫北地区、晋西北降水呈波动减少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升温趋势显著,在90年代出现升温突变并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南北增温快,河南中部增温慢。暖事件(El Nio)具有使中部地区各气候带不同程度的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作用,冷事件(La Nia)则相反。暖事件使半干旱区和湿润区降水减少较多,使半湿润区减少幅度较小;冷事件使半湿润区的河南中部降水增加较多,使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增幅较小。暖事件使半干旱区升温幅度最大,半湿润区的河南中部升温幅度最小;冷事件使气温下降幅度均较小,且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
楚纯洁赵景波安春华
关键词:降水气温ENSO事件气候变化
榆林地区与关中平原清代旱灾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榆林地区和关中平原清代(1644-1911年)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这两个地区旱灾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清代的268年里,榆林地区发生旱灾66次,平均每4.1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各发生22次、38次、4次和2次。关中平原发生旱灾89次,平均每3.0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与特大旱灾分别为29次、41次、14次和5次。关中平原旱灾频次是榆林地区的1.3倍。榆林地区清代旱灾主要发生在秋季,关中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两个地区清代旱灾均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旱灾少发阶段,晚期为旱灾多发阶段。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减少是造成这两个地区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罗小庆赵景波
关键词:清代气候事件旱灾成因
近57年来El Nino/La Nina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气候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根据1955年~2011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Nina事件和鄂尔多斯高原东缘3个站点(兴县,绥德和榆林)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55年以来该区的降水量、温度、旱涝灾害与El Nino/La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El Nino/LaNina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近57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气温呈升高的趋势;厄尔尼诺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平均降水量少87.6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高0.2℃;拉尼娜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均降水量少22.3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低0.1℃,且其年降水量递减率和增温率略高于全国.厄尔尼诺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量减少的影响和气温上升的影响要大于拉尼娜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的影响.由小波分析可知,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变化在30a尺度内存在2a、8a、20a、27a的变化周期,而气温变化在30a尺度内存在3a、5a,7a、29a的变化周期.El Nino/LaNina事件对该区的旱涝灾害影响显著,旱灾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3%,出现拉尼娜的概率为25%,厄尔尼诺年易于发生旱灾.
张秀伟赵景波
关键词:E1LA降水量旱涝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