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

作品数:1,111 被引量:10,175H指数:40
相关作者:刘文虎张东亮张根明谢雯吴昊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9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1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7篇医药卫生
  • 112篇农业科学
  • 6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4篇交通运输工程
  • 5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4篇建筑科学
  • 48篇经济管理
  • 23篇理学
  • 20篇生物学
  • 18篇矿业工程
  • 17篇化学工程
  • 17篇机械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 16篇电子电信
  • 16篇电气工程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文化科学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1篇细胞
  • 57篇肿瘤
  • 52篇病毒
  • 39篇中医
  • 39篇肝炎
  • 38篇慢性
  • 32篇血管
  • 31篇基因
  • 26篇蛋白
  • 23篇糖尿
  • 23篇糖尿病
  • 23篇卒中
  • 21篇动脉
  • 21篇乙型
  • 21篇病理
  • 20篇预后
  • 19篇老年
  • 17篇电车
  • 17篇有轨电车
  • 14篇现代有轨电车

机构

  • 91篇首都医科大学
  • 69篇北京工业大学
  • 63篇首都医科大学...
  • 4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4篇清华大学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38篇北京林业大学
  • 37篇北京大学
  • 35篇北京中医药大...
  • 3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3篇北京地坛医院
  • 3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9篇北京大学第一...
  • 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4篇北京大学第三...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刘文虎
  • 19篇张东亮
  • 18篇张根明
  • 13篇谢雯
  • 12篇吴昊
  • 11篇贾继东
  • 11篇杜兵
  • 10篇司亚安
  • 10篇马青变
  • 10篇倪青
  • 9篇代文迪
  • 9篇陈彪
  • 9篇吴晓宁
  • 7篇刘寅
  • 7篇张海青
  • 7篇周莉
  • 6篇魏丽惠
  • 6篇王艳斌
  • 6篇侯光瑜
  • 5篇王悦

传媒

  • 2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3篇都市快轨交通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肿瘤代谢与营...
  • 15篇中华眼底病杂...
  • 13篇北京中医药
  • 12篇中国临床医生...
  • 1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0篇中国给水排水
  • 10篇中国卒中杂志
  • 10篇中华实验和临...
  • 9篇中国蔬菜
  • 9篇中华肝脏病杂...
  • 9篇中国全科医学
  • 8篇传染病信息
  • 8篇中国妇产科临...

年份

  • 29篇2023
  • 63篇2022
  • 57篇2021
  • 61篇2020
  • 67篇2019
  • 67篇2018
  • 66篇2017
  • 75篇2016
  • 89篇2015
  • 72篇2014
  • 84篇2013
  • 61篇2012
  • 55篇2011
  • 53篇2010
  • 45篇2009
  • 44篇2008
  • 67篇2007
  • 51篇2006
  • 18篇2005
  • 16篇2004
1,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全层皮肤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分别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向表皮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并且和Ⅰ型胶原膜复合后移植修复裸鼠皮肤创面,观察以自体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全层皮肤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将分离纯化的BMSCs接种于表皮细胞诱导体系中,3天后细胞即发生形态改变,汇合成表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张力原纤维、黑色素小体和透明角质颗粒;诱导分化细胞表达表皮细胞表面标志CK19和CK10,且CK19的诱导分化效率达到60%,表明诱导分化的细胞大部分为表皮干细胞;通过检测细胞诱导前后紫外线照射诱发的凋亡状况,证实诱导后的细胞具有抵抗紫外线照射的功能;另一方面,BMSCs在真皮成纤维细胞诱导体系作用下,超微结构观察到细胞外胶原微纤维的沉积,RT-PCR证实诱导分化细胞具有分泌Ⅰ型胶原的功能;放射免疫法检测到诱导后的细胞还具有分泌细胞因子IL-6与IL-8的功能,其最高分泌量分别为115.06pg/mL和0.84ng/mL.体内移植实验也证实,BMSCs与生物支架材料复合后具有明显促进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MSCs具有向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潜能,以及作为种子细胞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组织工程化全层皮肤的可行性,并且自体来源的BMSCs构建的皮肤组织无免疫排斥风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何丽娟南雪王韫芳管利东白慈贤施双双袁红丰陈琳刘大庆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真皮
缺血性中风病机分段论被引量:12
2012年
缺血性中风发病前、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病机存在差异。发病前阶段,病机涉及内伤积损和发病诱因,前者是发病基础而后者是促发因素;急性期阶段,病机涉及脑脉闭阻后发生的三个病理过程,即脑髓失养、毒邪内生和毒伤脑髓,它们共同参与了脑髓的损伤;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阶段,病机包括脑髓空虚和内邪伏藏,脑髓损伤则肢痿言蹇,新旧内邪伏藏构成复中风和呆病的发病基础。分段认识中风病机对预防、急救、康复治疗有指导意义。
张根明周莉崔方圆陈颖李小健
关键词:中风病机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对血肿吸收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脑出血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2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114例在此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静滴14d,辨证口服活血化瘀免煎颗粒21d,21d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至发病后3个月。观察两组血肿体积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结果:入组7d后血肿体积吸收情况与入组当天相比,治疗组吸收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活血化瘀治疗方案可以很好地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澈院立新张根明周莉陈颖崔方圆
关键词:脑出血活血化瘀血肿吸收
SF-36量表评价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采用SF-36量表评价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不同治疗策略,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入组405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和经济状况选择单药组(ETV0.5 mg,1次/d)和联合用药组(ADV10 mg,LAM100 mg,1次/d),治疗104周,随访的同时记录患者HBV DNA、Fibroscan、ALT和AST等指标,应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04周时,患者生存质量有改善(F=10.78,P<0.01),并且改善情况与基线的HBV DNA(r=-0.647,P=0.030)、Fibroscan(r=-0.485,P=0.047)、ALT/AST(r=-0.356,P=0.022)相关。结论对于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同抗病毒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生活质量的改善与一些反映抗病毒效果的指标相关。
魏巍殷纪鹏李晗孔媛媛吴晓宁周家玲孙冬阳孙亚朦尤红贾继东
关键词:SF-36量表抗病毒治疗
采用AFLP技术分析17个荷花(Nelumbo nucifera)品种的系统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采用AFLP技术,对17个荷花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从64个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以17个荷花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进行聚丙烯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共获得条带52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70条,多态性比例达到70.75%;根据扩增条带信息进行聚类,可将17个品种分为2组;其中有5对引物,每对引物单独使用均可将17个品种完全区分开。【结论】AFLP用于鉴别荷花品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本研究为荷花分类和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信息。
衣彩洁董爱香李鹏飞
关键词:AFLP亲缘关系
颅前窝底及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颅前窝底及鞍区因涉及的解剖区域结构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微侵袭观念的不断传播,显微器械和内镜器械的发展以及神经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颅前窝底及鞍区肿瘤的治疗也得到飞速发展,相关技术日臻成熟。本文就颅前窝底肿瘤手术入路的进展作一综述。
杨驰(综述)洪文明王斌
关键词:脑肿瘤蝶鞍手术入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表皮调节素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表皮调节素(EREG)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8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MI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57)和预后不良组(n=25)。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MI患者血清EREG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EREG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REG评估AMI患者1年预后的工作特征曲线(ROC-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31、100.00%和84.71%。EREG高水平组平均生存时间低于EREG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变支数及EREG与AMI患者预后关系密切。结论AMI患者血清EREG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血清EREG水平较高多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廖贵红韦波韩运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面向互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运营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推进,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参与用电管理,实时了解充电桩的位置与状态信息、电价信息等需求,文章提出了面向互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系统。对该系统近一年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取用5个交流充电桩3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电动汽车在8:00-16:00和16:00-24:00时段充电时间比0:00-8:00时段充电时间长、充电电量多,并且电动汽车每次平均充电时长约2h等结论。该分析能为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积累经验。
龚桃荣李涛刘瑞潘雨
关键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互联网
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与IgA肾病病理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观察应用ARB类药物对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与IgAN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logy,IgAN)肾脏病理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且病理诊断为IgAN的患者172例,采用Lee分级方法进行病理分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T1、AT2和MAS受体在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应用ARB类药物对上述三种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影响,分析三种受体表达水平与Lee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Lee分级Ⅲ级IgAN患者中,应用ARB大于30 d者肾脏血管的AT1受体表达较未应用者显著减少,肾小球的AT2受体表达量较未应用者显著增多.IgAN患者肾脏血管、肾小管间质上AT1受体的表达水平与Lee分级存在显著正相关.Ⅴ级IgAN患者肾小球上AT2受体的表达量较Ⅰ-Ⅳ级患者显著增多.结论 应用ARB类药物治疗可影响IgAN患者肾脏局部AT1、AT2受体表达,肾脏局部AT1、AT2受体表达与IgAN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张铮卓莉杨悦邹古明高红梅李文歌
关键词:受体肾小球肾炎IGA
微小RNA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及其靶向治疗被引量:2
2019年
血管生成是由多种因子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主要作用,并逐渐成为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其通过转录后调节在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用于VEGF等多个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发生率最高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眼球乃至生命。由于多种UM细胞系均可表达VEGF,血管生成在UM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UM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对靶向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miRNA在UM及其他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主要调控机制及其作用靶点,以及miRNA在体内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干预措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婧研(综述)魏文斌(审校)
关键词:微小RNA肿瘤血管生成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