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R1025-6)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辛清武缪中纬郑嫩珠朱志明陈晖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番鸭
  • 7篇黑番鸭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3篇克隆
  • 3篇PCR-RF...
  • 3篇产蛋
  • 2篇多态性分析
  • 2篇樱桃谷
  • 2篇樱桃谷肉种鸭
  • 2篇羽色
  • 2篇肉种鸭
  • 2篇屠宰
  • 2篇屠宰性能
  • 2篇种鸭
  • 2篇限饲
  • 2篇基因
  • 2篇产蛋性能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机构

  • 1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宁德市农业科...

作者

  • 12篇郑嫩珠
  • 12篇缪中纬
  • 12篇辛清武
  • 10篇朱志明
  • 7篇陈晖
  • 5篇黄勤楼
  • 2篇朱志明
  • 1篇池春梅
  • 1篇饶秋华
  • 1篇李丽
  • 1篇庄晓东

传媒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限饲技术对樱桃谷肉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制定肉种鸭在育成期合适的限制饲养方法,试验选取10周龄的樱桃谷肉种鸭母鸭800只,随机分成4组(T1~T4),分别以4种不同的限饲方式进行限饲至20周龄。测定不同限饲方式对樱桃谷肉种鸭育成期生长性能、产蛋期产蛋性能和孵化水平的影响。通过综合比较,从中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樱桃谷肉种鸭的限饲方式。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樱桃谷肉种鸭20周龄的平均体重以T3、T4组较好,且其整个时期的生长曲线与樱桃谷肉种鸭的标准体重曲线相接近,而T2组严重偏离樱桃谷肉种鸭的标准体重曲线;(2)产蛋性能:T3、T4组开产较早,50周龄入舍鸭的平均产蛋量最高,分别为140.20枚/只、140.60枚/只,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T3、T4组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也比其他两组长;(3)孵化指标:限饲各组的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经济成本核算:据成本计算以T4组平均每只肉种鸭限饲时投入的饲料成本最低。综上表明:T4组为樱桃谷肉种鸭育成期最为理想的限饲方式。
辛清武郑嫩珠朱志明缪中纬庄晓东陈晖
关键词:樱桃谷肉种鸭限饲产蛋性能
黑番鸭VIPR-1基因第12内含子SNP与就巢性状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VIPR-1基因是研究家禽就巢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以就巢期黑番鸭和非就巢期黑番鸭为研究对象,通过PCR-RFLP和测序的方法,对VIPR-1基因内含子12进行多态性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内含子12存在一个StuI酶切位点,该位点由于在内含子988bp处发生了A→G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G、GG三种基因型。其中就巢黑番鸭只表现为AG(1.0)一种基因型,而非就巢黑番鸭表现为AG(0.4167)、AA(0.1666)、GG(0.4167)三种基因型,就巢期黑番鸭与非就巢期黑番鸭两者之间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黑番鸭VIPR-1基因第12内含子A988G突变与黑番鸭的就巢性状显著相关,为利用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来降低或消除黑番鸭的就巢性,最大程度上提高黑番鸭的产蛋性能提供了新的依据。
辛清武缪中纬郑嫩珠朱志明黄勤楼
关键词:黑番鸭PCR-RFLP
8个鸭群体MC1R基因A399G位点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检测鸭MC1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在家鸭、白番鸭、半番鸭各品种中的分布情况,以8个鸭品种/群体共769只鸭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寻找MC1R基因编码区可能存在的SNP突变位点。结果发现,MC1R基因编码区399 bp处发生了A→G的碱基突变,经分析为限制性内切酶Hin61的识别位点。针对该酶切位点,利用PCR-RFLP方法鉴定A399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显示:(1)该位点对羽色未造成影响。半番鸭中,该位点在黑羽半番鸭中表现一种基因型AG,在白羽半番鸭中虽存在AG和GG 2种基因型,但GG频率相当低,只有0.019,差异不显著(P>0.05);半番鸭母本中,该位点在羽色极端且亲缘关系相近的莆田黑鸭和小型白羽半番鸭母本中只呈现单一基因型GG。(2)该位点对品种产生极显著影响。该位点基因型在白番鸭、家鸭内均呈单态分布,其中白番鸭的基因型全为AA,而家鸭的基因型全为GG;该位点在半番鸭群体中呈低度多态,基因型AG占绝对优势(0.982),GG几乎为零(0.018)。经卡方独立性检验,MC1R基因A399G突变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家鸭、番鸭、半番鸭各品种中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这从本质上有效鉴定和区分家鸭、白番鸭和半番鸭三类鸭群体,并为番鸭保种提供了新的方法。
辛清武郑嫩珠朱志明缪中纬陈晖陈红萍
关键词:MC1R基因PCR-RFLP基因多态性
黑番鸭高产优质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家系和个体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对黑番鸭高产专门化品系进行世代选育,以期选育出黑羽率高、产蛋性能好、群体整齐一致且后代生长速度较快的黑番鸭高产优质专门化品系.结果表明:(1)经过4个世代选育,群体1~2级黑羽率从42.23%提高到98.46%,群体呈现出以黑羽色为主基调.(2)经过3个世代选育,公母鸭70日龄群体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从12.37%和14.52%下降到6.54%和7.49%,群体趋于整齐一致;70日龄与180日龄F3代公母鸭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F1代(P<0.01).(3)经过3个世代的家系选育,300日龄产蛋量F3代极显著高于F1代(P<0.01),提高幅度为13.98%,选育进展显著;(4)F3代黑番鸭的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F1代(P<0.01),平均提早了7.53 d;300日龄蛋重由原来的79.23 g至80.05 g,提高幅度较小.
辛清武郑嫩珠缪中纬朱志明陈晖刘凤辉
关键词:黑番鸭品系选育羽色产蛋量
樱桃谷肉种鸭限饲效果的研究
选取10周龄的樱桃谷肉种鸭母鸭800只,随机分成4组(T1-T4),分别以4种不同的限饲方式进行限饲至20周龄。测定不同限饲方式对樱桃谷肉种鸭育成期生长性能、产蛋期产蛋性能和孵化水平的影响。通过综合比较,从中筛选出较为理...
辛清武郑嫩珠朱志明缪中纬庄晓东陈晖
关键词:樱桃谷肉种鸭限饲产蛋性能
白绒乌鸡MITF基因的cDNA克隆、表达及其对黑色素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克隆白绒乌鸡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基因序列,研究MITF基因在白绒乌鸡各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对白绒乌鸡体内黑色素沉积的影响,为深入研究乌鸡体内黑色素沉积的内在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150日龄健康的白绒乌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并引物和巢式PCR方法从白绒乌鸡皮肤组织中克隆MITF基因c DNA序列,通过DNAStar、Clustal X、Bio Edit和MEGA4.0等软件对获得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白绒乌鸡各组织MITF基因的表达特性和黑色素的沉积规律,并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白绒乌鸡各组织MITF基因表达量与黑色素沉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测序和拼接,最终获得了长度为1 431 bp的白绒乌鸡MITF基因的c DNA序列(登录号:KC879241),该序列包含1个完整的CDS区(25—1 431 bp),编码46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2.42 k D,等电点为6.47;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1个保守的基础-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 HLH-zip)结构。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区氨基酸序列与原鸡的同源性高达100%;与其他鸟类同源性达98%以上,与哺乳动物同源性为90%左右;氨基酸系统进化树显示,白绒乌鸡MITF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猪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远。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ITF基因表达量在白绒乌鸡各组织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以皮肤表达量最高,大约为肾的2.9倍、肌胃的4.4倍、肝的11.4倍、肌肉的86.2倍;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织黑色素的沉积规律与各组织MITF基因的表达规律大体相似,总体趋势表现为皮肤>肾>肌胃>肝>肌肉。相关分析表明,白绒乌鸡组织中MITF基因的表达量与黑色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ITF基因在动物进化中高度保守,该基因表达�
郑嫩珠辛清武朱志明缪中纬李丽刘凤辉黄勤楼
关键词:黑色素克隆基因表达
黑色素基因在半番鸭及番鸭不同羽色中的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黑色素对动物毛(羽)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探寻半番鸭和番鸭MC1R和TYR基因表达对其羽色的遗传效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C1R和TY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不同羽色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C1R和TY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黑羽皮肤中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白羽皮肤(P<0.01),MC1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黑羽皮肤中的表达量分别为白羽皮肤的9.08倍和3.13倍,TYR基因在半番鸭和番鸭黑羽皮肤中的表达量分别为白羽皮肤的2.50和14.54倍。由此说明,TYR和MC1R基因表达水平与羽色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郑嫩珠辛清武缪中纬朱志明陈晖
关键词:半番鸭番鸭羽色实时荧光定量PCR
黑番鸭VIP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就巢性状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VIPR-1基因是研究家禽就巢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选用处在产蛋期、就巢期的黑番鸭为研究对象,通过PCR-RFLP和测序的方法,对VIPR-1基因内含子12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与就巢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VIPR-1基因内含子12存在一个AfaⅠ酶切位点,该位点在内含子12的902 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CC,CT和TT三种基因型。通过对产蛋黑番鸭与就巢黑番鸭个体的研究,发现所测产蛋黑番鸭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CC(32),TT(40)和CT(42),就巢黑番鸭基因型的分布为CC(18),TT(40)和CT(18),经卡方独立性检验,产蛋黑番鸭与就巢黑番鸭两者之间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表明黑番鸭VIPR-1基因第12内含子C902T突变与黑番鸭的就巢性状显著相关。
辛清武缪中纬郑嫩珠朱志明黄勤楼
关键词:黑番鸭PCR-RFLP就巢
黑番鸭VIPR-1基因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VIPR-1基因是研究家禽就巢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VIPR-1基因的克隆和测序能为进一步研究黑番鸭就巢性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奠定理论基础,为鸭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基因素材。本研究以黑番鸭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取黑番鸭VIPR-1基因序列[1 864bp(序列1)和1 673bp(序列2)的基因片段],并进行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和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序列1包含第5外显子(101bp)、第5内含子(1 630bp)及第6外显子(133bp)的完整序列;序列2包含第12外显子(42bp)、第12内含子(1 455bp)的完整序列和第13外显子(176bp)的部分序列。根据基因序列特征,对获取的2段黑番鸭VIPR-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4对引物,进行扩增序列测序比对。结果发现:在序列1第318处、454处存在C/T突变,第547处存在A/G突变,第923处存在A/T突变;序列2第89处、944处存在C/T突变,第662处存在G/A突变,第1 031处存在A/G突变,第1 334处存在A/C突变。黑番鸭VIPR-1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突变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开展VIPR-1基因的多态性与黑番鸭就巢性状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辛清武郑嫩珠缪中纬朱志明黄勤楼
关键词:黑番鸭克隆多态性分析
中型黑番鸭生长曲线及屠宰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以中型黑番鸭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0、2、4、6、8、10周龄体重和70日龄屠宰性能,并采用Gompertz模型对中型黑番鸭0~10周龄体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探究中型黑番鸭生长发育规律及肉用性能。结果显示:中型黑番鸭公、母鸭在4周龄前生长速度基本相同,4周龄后生长速度开始明显加快,在6—8周龄达到生长高峰,公鸭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母鸭。生长屠宰性能表明公鸭以120日龄为佳,母鸭以70日龄为佳。
缪中纬郑嫩珠朱志明辛清武陈晖
关键词:屠宰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