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8053)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鹏徐伟张兴黄臣勇迟国达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诱变
  • 5篇乳酸
  • 4篇诱变效应
  • 4篇乳杆菌
  • 4篇L-乳酸
  • 3篇微波辐照
  • 3篇干酪
  • 3篇干酪乳杆菌
  • 2篇微波诱变
  • 1篇等温线
  • 1篇淀粉废水
  • 1篇动力学
  • 1篇多态性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交换
  • 1篇阴离子交换树...
  • 1篇玉米淀粉废水
  • 1篇原子力显微镜
  • 1篇乳酸生产
  • 1篇生物学特性

机构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哈尔滨商业大...

作者

  • 6篇徐伟
  • 6篇王鹏
  • 4篇张兴
  • 3篇黄臣勇
  • 2篇迟国达
  • 1篇施雪华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波辐照对干酪乳杆菌高产L-乳酸的诱变效应被引量:5
2007年
在低功率微波条件下,并采用水循环(20℃)冷却装置,对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CICC 6013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对微波辐照功率和微波辐照时间做单因素平行实验,得到最高产酸量为124.15g/L的突变株W4-23,比原始菌株产酸发酵量提高了53.45%,连续遗传8代,产酸性状稳定。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变条件为在400W微波功率下辐照20min。
徐伟王鹏张兴
关键词:微波辐照诱变效应干酪乳杆菌L-乳酸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取发酵液中的乳酸被引量:3
2012年
为提高乳酸产品收率和纯度,实验筛选得到国产315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分离提取发酵液中乳酸,并研究其对乳酸、乙酸、丙酮酸及柠檬酸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动态吸附及洗脱效果.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315型树脂对乳酸等有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特征参数n>1,属于优惠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液膜扩散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符合Boyd液膜扩散模型.动态吸附及洗脱实验结果表明,以1.5 BV/h、pH 1.88上柱吸附,再用1 BV/h的去离子水洗脱,可实现发酵液中乳酸的良好分离.
迟国达王鹏徐伟黄臣勇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树脂乳酸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
微波辐照选育L-乳酸高产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低功率微波条件下,采用水循环冷却器,对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X1-12进行诱变处理,在微波功率400 W,辐照时间3 min的诱变条件下得到L-乳酸产量为115.8 g/L的突变株W3-9,比原始菌株X1-12提高了57.98%,连续遗传8代,产酸性状稳定.通过原始菌株和突变株的生理生化实验,可知微波辐照后的菌株生物学特性发生部分改变.
张兴王鹏徐伟
关键词:微波辐照诱变效应干酪乳杆菌L-乳酸生物学特性
微波诱变高产L-乳酸细菌的选育与表征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带水循环冷却器的微波装置,在低功率微波条件下,对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sub sp.rhamnosus)X1-12进行诱变处理,在微波功率为400,W、辐射时间3,min的诱变条件下得到一突变菌株W4-3-9,其L-乳酸产量为115.8,g/L,比原始菌株X1-12提高了58.0,%,连续遗传10代,产酸性状稳定.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未辐射的原始菌株和高产酸的突变菌株的表面形态和DNA进行观察对比,获得了微波辐射前后干酪乳杆菌的细胞表面形态和DNA的AFM图像.
徐伟王鹏张兴黄臣勇施雪华
关键词:微波辐射诱变效应乳杆菌L-乳酸原子力显微镜
活性碳纤维表面硝酸-铁(Ⅲ)改性对乳酸菌固定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HCl、H2SO4、HNO3和FeCl3溶液分别对活性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考查改性前后活性碳纤维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和表面元素含量变化,以及作为乳酸菌固定化载体的单丝菌膜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经HNO3和H2SO4改性后,活性碳纤维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量随反应时间增加,5 h后增加速度缓慢,并负载有相应的N和S等元素;单丝吸附乳酸菌膜厚度随表面O和N元素含量增加而增大。经浓HNO3改性5 h再经0.1 mol/L FeCl3改性4 h后,活性碳纤维表面负载的Fe(Ⅲ)含量为0.156 3 mol/kg,单丝乳酸菌膜厚度可达40μm,经HNO3-Fe(Ⅲ)改性后的活性碳纤维用于淀粉生产工业废水制备乳酸试验,使得发酵周期缩短约8 h,乳酸产率提高2.8%。
黄臣勇王鹏徐伟迟国达
关键词:活性碳纤维改性
微波辐照干酪乳杆菌发酵玉米淀粉废水产L-乳酸的研究
2007年
在低功率微波条件下,采用水循环冷却器,对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subsp.rhamnosus)X1-12进行诱变处理,在微波功率400 W、辐照时间3 min的诱变条件下得到突变株W3-9,在葡萄糖15%的培养基和玉米淀粉废水培养基中的L-乳酸产量为115.8 g/L和73.12 g/L分别比原始菌株L-乳酸产量提高了57.98%和57.04%,连续遗传8代,产酸性状稳定。
徐伟王鹏张兴
关键词:微波辐照诱变效应干酪乳杆菌L-乳酸玉米淀粉废水
Microwave induced mutagenesis of 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 rhamnosus for enhancing L-lactic acid production
2009年
Mutagenesis of 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 X1-12 after low pow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was investigated.Under a microwave power of 400 W and irradiation length of 3 min,a mutated strain W4-3-9 with high-yield L-lactic acid was obtained by screening.Compared with the starting strain X1-12,the L-lactic acid production of W4-3-9 was increased by 58.0% at a concentration of 115.8 g/L.The strain maintained the capability of producing a high L-lactic acid level after 10 generations.Cell surface morphology and DNA structures of parental and mutated strains were observ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analysis suggested the difference in AFLP band pattern between the mutated and non-mutated strains.Sequencing and BLAS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atalytic sit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DHL) was changed due to the microwave induced mutation.
徐伟王鹏张兴张悦林海龙施雪华
关键词:乳酸生产微波诱变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