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112)

作品数:17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胡菊香池仕运胡俊郑金秀沈强更多>>
相关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群落
  • 6篇水库
  • 5篇群落结构
  • 5篇浮游
  • 3篇原生动物
  • 3篇南湾水库
  • 3篇浮游动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动物群
  • 2篇动物群落
  • 2篇藻毒素
  • 2篇植物
  • 2篇三峡水库
  • 2篇水质
  • 2篇汤浦水库
  • 2篇群落特征
  • 2篇种群
  • 2篇微囊藻
  • 2篇微囊藻毒素
  • 2篇轮虫

机构

  • 17篇水利部中国科...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淮河流域水资...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湖南湘新水务...

作者

  • 13篇胡菊香
  • 10篇池仕运
  • 9篇胡俊
  • 7篇郑金秀
  • 5篇沈强
  • 4篇汪红军
  • 3篇李嗣新
  • 3篇陈明秀
  • 3篇周连凤
  • 3篇李聃
  • 1篇米玮洁
  • 1篇董方勇
  • 1篇韦翠珍
  • 1篇马沛明
  • 1篇赵先富
  • 1篇陈威

传媒

  • 4篇水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人民长江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三峡生态环境...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藻类快速检测新技术在三峡水华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频发,而传统的藻类检测方法由于分类鉴定工作量大,难以适应野外大批量样品快速准确分析的要求,因此,开展水华的快速监测和鉴定工作迫在眉睫。在藻类形态特征识别与快速定量检测方面,流式细胞摄像系统(Flow CAM)是目前先进可靠的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摄像系统技术对三峡水库水华藻类样品建立了藻类特征的自动鉴定标准,进行藻类快速检测分析,并与显微镜人工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支流采样点鉴定出的优势藻类为4~10种;小江黄石、小江河口、大宁河和梅溪河采样点优势种依次为飞燕角甲藻、微囊藻、拟多甲藻和颗粒直链藻,检测结果和显微镜方法检测结果一致;Flow CAM可在15 min内快速完成藻类鉴定分析,测量精度高,有传统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之,Flow CAM为水华藻类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沈强向想民张礼嘉胡俊
关键词:水华三峡水库
生态治理技术在长沙市梅溪湖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长沙市梅溪湖作为梅溪湖片区的绿心,是湘江新区核心区域的城市"海绵体",其水环境质量的稳定是片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但随着梅溪湖片区的集中开发,周边商业、餐饮业快速发展,人流量逐步增加,生态环境破坏风险加大,对梅溪湖水生态环境和景观生态的维护带来了极大考验。为改善梅溪湖生态环境,采用生态优化处理、营养级串联调控、营养物生物过滤、营养物生物吸收等生态治理技术对梅溪湖景观水体实施净化工程。实施生态治理技术后,对梅溪湖湖区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梅溪湖水质由地表水Ⅳ类水提升至Ⅲ类水,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绿"的风景。梅溪湖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的成功实施为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张小春魏秘王辉韩增辉王瑞胡菊香
关键词:生态治理水质城市景观水体
微囊藻胞内毒素的批量快速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目前胞内微囊藻毒素提取方法步骤复杂且提取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快速提取藻胞内毒素的方法体系,采用对鲜藻进行匀浆超声后测定含水量,1.5 m L 75%甲醇溶液一次性、低温静置提取干重为2~5 mg藻样12 h的步骤。该方法测定胞内毒素MC-RR和MC-LR的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4.1%和4.6%(n=9),检测方法的最低浓度可达0.03 mg/g;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和Harada方法、沸水浴方法对胞内藻毒素提取效率无差异显著性,但Harada方法操作过程繁琐、沸水浴提取方法对HPLC色谱柱有一定损伤,2种方法实际应用价值均不大。总之,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充分满足微囊藻胞内毒素含量的HPLC检测所需稳定性和精度的需要,适用于常规实验室进行大批量藻类样品的毒素快速提取分析工作。
沈强李嗣新胡俊赵先富董方勇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微囊藻
三峡水库运行期间原生动物群落的时空异质性被引量:4
2015年
于2010年10月—2011年6月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周期内对库区干流原生动物进行调查,研究其空间分布及水库周期排蓄期间的变化。共检测到原生动物99种,蓄水后纤毛虫有增多的趋势。水库运行的不同阶段优势种不同,大致演变为:砂壳纤毛虫(蓄水期)—非砂壳类纤毛虫(高位运行期间)—有壳肉足虫(低位运行期间)。不同水域优势种也存在差异,从上游到下游特征指示种变化为:有壳肉足虫(变动回水区)—纤毛虫(湖泊区)。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原生动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P<0.05),影响原生动物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透明度、温度、电导率和叶绿素a。原生动物平均密度为952.19个/L,平均生物量为8.14μg/L。蓄水期上游现存量高于下游,低位运行期间则低于下游。原生动物Marglef和Shannonn-Weiv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78和2.18,1月份最低,6月份最高。蓄水175 m后上游变动回水区原生动物具有较高的丰度。水库冬蓄夏排的运行模式模糊了河流本身的季节变化,使原生动物的种类和现存量更多的受水库水动力学的影响,使水体理化因子和水文特征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最终形成原生动物种群的时空异质性分布。
郑金秀池仕运李聃汪红军胡菊香
关键词:原生动物时空异质性
环境因子对供水水库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水库环境因子对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2016年对浙江汤浦水库进行逐月全年采样,从上游库尾至下游坝前共设6个调查站位。结果表明,汤浦水库检出原生动物37种,隶属5纲、18科、22属;群落种类数呈现双峰型,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冬季相对较低;密度年均值为1 608个/L,呈现单峰型,高峰值出现在8月,食菌功能类群在夏季占比最高,夏秋季高于春冬季。水库纵向分布呈现种类数及密度均为上游高于中下游的特点,6月空间异质性处于最高水平。优势种分析表明,食菌功能类群的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 gyrans)、王氏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wangi)、小筒壳虫(Tintinnidium pusillum)及膜袋虫(Cyclidium sp.)优势明显。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前置选择发现,30个环境因子中,总氮、水温、藻类细胞数、总硅和浊度是影响汤浦水库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生动物密度与藻类细胞数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氮呈显著负相关。水库的3个雨季及6月泄洪阶段,是促使夏季原生动物高峰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营养状况差异是造成原生动物时空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胡菊香梁亮池仕运赵萍余博识马沛明唐华峰郑丹萍
关键词: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汤浦水库
富营养化对浅水湖泊轮虫种群结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石臼湖和固城湖是长江中下游两个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探索湖泊富营养化对轮虫的影响,于2012年平水期和枯水期对这两个湖泊轮虫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并检测水体理化因子,分析轮虫分布与水环境因子及水体富营养状况的关系。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平水期石臼湖除个别点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50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外,大多数站点TLI<50,为中营养状态;枯水期两个湖泊TLI>50,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物调查检出轮虫35种,其中石臼湖33种,固城湖27种,平水期种类多于枯水期。出现的轮虫以臂尾轮虫(Brachionus)和异尾轮虫(Trichocerca)居多,优势种主要有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广生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疣毛轮虫(Trichocerca sp.)、沟痕泡轮虫(Pompholyx sulcata)、异尾轮虫属和臂尾轮虫属等。轮虫平均密度3 023.19 ind·L-1,平均生物量745.72μg·L-1。现存量季节变动明显,大部分站点平水期大于枯水期。轮虫多样性指数也是平水期大于枯水期,石臼湖轮虫多样性大于固城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轮虫种类数和多样性成显著负相关,随着富营养化加剧,轮虫种类减少,多样性降低。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表明,影响轮虫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NH4+-N、TN、TP和CODMn。按轮虫丰度分布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排序,2次调查的24个站点可大致分成3个组。轮虫种群结构受水体富营养状态影响,每组站点的代表性种类对水体营养状态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组1的代表性种类为曲腿龟甲轮虫,指示营养级别O-β;组2代表性种类萼花臂尾轮虫,指示的营养级别为β-α;组3以O营养级种类为主。
郑金秀池仕运李聃汪红军胡菊香
关键词:轮虫种群结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
汞在新建水库食物网中生物累积与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汞是唯一参与全球循环的液态重金属。1974年,自美国学者Smith首次报道水库中鱼类总汞含量高于邻近自然湖泊以来,水库中鱼类汞升高的风险成为新建水库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汞在水库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中含量升高的现象先后在世界各国报道,包括加拿大、美国、芬兰、泰国和巴西等。通过对系列的野外研究进行回顾,表明了水库形成后生态系统中汞的甲基化过程发生了变化。水库形成对汞在食物网中的鱼类、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的累积产生影响。水库中汞的生物累积、迁移转化主要与被淹没土壤和植物腐解过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水库形成后,总汞、甲基汞和甲基汞比例在生态系统食物网各组分中的变化并不一致。蓄水后,水体中总汞变化较小,甲基汞和甲基汞比例上升明显;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动物中总汞升高,但甲基汞和甲基汞比例升高更为明显;与浮游动物类似,底栖水生昆虫中总汞升高,甲基汞和甲基汞比例升高也更为明显;鱼类作为食物网顶级消费者,甲基汞比例一般在80%以上,在水库形成后鱼类总汞和甲基汞均明显升高,但甲基汞比例变化已经不大。这些变化揭示了水库形成后甲基汞在食物网传递的两个主要可能途径,一是微型生物食物网。通过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这一环节,甲基汞和甲基汞比例有明显的增加。第二个途径是底层生物食物网。通过悬浮颗粒物、细菌、碎屑食性底栖水生昆虫、肉食型底栖水生昆虫环节,甲基汞和甲基汞比例明显增加。这两种途径均能导致以水生昆虫、小鱼、甲壳类等为食的肉食性鱼类汞含量增加。水库形成后,生态系统中汞的甲基化发生了明显的"加速"过程。这种"加速"过程最直接的因素是成库后大量土壤淹没使得汞的甲基化平衡被打破。这个过程主要有两方�
李嗣新胡菊香池仕运胡俊
关键词:食物网生物累积
苏皖交界河网区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鉴于长江中下游河网水流条件复杂,河流生境变化导致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异性,于2012年10月(平水期)和12月(枯水期)在长江下游江苏和安徽交界处的河网区布设6个采样点,进行轮虫和甲壳动物采样调查,并检测NH+4-N、NO-2-N、TN、TP、CODMn和Chl.a含量等水环境指标。结果表明,河网区共检出轮虫31种,优势种包括螺旋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疣毛轮虫(Synchaeta sp.)等;枝角类14种,优势种为象鼻溞(Bosmina sp.);桡足类20种,优势种为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和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sp.)。轮虫密度最高,平均为350.69个/L,其次为桡足类3.44个/L,枝角类最少,仅0.15个/L。轮虫和甲壳动物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平水期的轮虫种类多于枯水期,枝角类和桡足类则相反,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规律也类似。CCA分析表明,氮、磷、CODMn和Chl.a共同影响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分布,枯水期轮虫密度与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均显著正相关(P<0.01),叶绿素a与3类浮游动物密度也显著正相关(P<0.05)。受长江汛后水文条件的影响,河网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及优势种变化有其特定规律,轮虫与甲壳动物的种间关系也对其种类和密度的季节变化造成影响,而食物限制则是枯水期种群竞争的重要因素。
郑金秀陈明秀胡菊香
关键词:轮虫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种间关系河网
富营养深水水库底栖动物群落与浮游生物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通过食物网发生复杂的交互作用,是水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分.南湾水库和汤浦水库均为存在富营养化现象的深水水库,具有较长时间的水温分层期.本文选取这两座供水水库为对象,比较其水体营养状态、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现存量和多样性.通过群落状态指数(IICS)定量评估底栖动物群落状态,并采用PLS模型、Spearman秩相关以及回归图探讨浮游生物各类群密度与IICS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南湾水库富营养程度高于汤浦水库,寡毛类在南湾水库占据优势地位,摇蚊类在汤浦水库数量上占优.南湾水库以收集者为主,其数量占比远高于汤浦水库.深水水库通常存在较强的热分层,富营养化会加重水库底部的缺氧或厌氧状态,导致底栖动物遭受周期性的缺氧扰动,影响种类多样性和现存量,改变浮游生物类群与底栖动物群落的相关性,因此底栖动物群落与浮游生物的相关性能够提供判断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信号,进而为水库管理方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池仕运韦翠珍胡俊王瑞周连凤胡菊香
关键词:水温分层南湾水库汤浦水库底栖动物浮游生物
基于Ecopath模型的南湾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定量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定量分析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可为水库水生态保护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本研究选取鲢鳙高产水库——河南信阳南湾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2015-2016年南湾水库水生生物的调查结果,应用Ecosim 6.5软件构建南湾水库生态系统的Ecopath食物网模型。模型由21个功能组组成,包括了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主要鱼类和碎屑等,基本覆盖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南湾水库生态系统中各功能组分数营养级(Fractional Trophic Level,FTL)为1.000~3.680,营养级最高的为肉食性鱼类翘嘴鲌(3.680)。食物网能量传递有两条主要的营养传递途径,即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两者传递的能量相当。交互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捕捞对生态系统中大部分功能组均有显著负面效应,且效应强度高于捕食、竞争等种间关系。对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发现,南湾水库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Total PrimaryProduction,TPP)与总呼吸量(Total Respiration,TR)的比值(TPP/TR)、系统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性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都表明该生态系统相对成熟,较为稳定。但营养级Ⅰ的利用率低下,大量的初级生产力未进入较高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进行物质循环,造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滞缓。这可能与库区鲢鳙放养比例的不合理及无选择性捕捞有关。因此,在库区管理过程中应该科学调整鱼类群落结构,合理适当捕捞,充分发挥鱼类养殖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的正面效应。
王瑞米玮洁李睿曾鹏胡菊香
关键词:ECOPATH模型生态系统南湾水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