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无)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连国义李莹付振华高春花杨敬民更多>>
- 相关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古典人文素质的培养
- 2009年
- 今天,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重视。作为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通过文学历史、文学人生和文学作品的评价与体验,使大学生具备古典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领会人文精神。它有助于完善人格,提升文化素养,获得审美和精神愉悦。
- 李莹连国义
-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古典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必修课程
- 关于地方高师院校实践人文教育当代性的思考
- 2009年
- 人文教育的当代性指保持人文教育与当代同步,站在时代前沿,与当下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紧密联系,解决当代提出的教育命题与问题,具有当代的品格与气度,实现人文教育的当代价值。要实践人文教育的当代性,就要直面当代现实,形成当代育人理念;要着眼当代特点,实现教育素材的当代价值;要构建当代育人体系,投身当代社会实践。同时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一要实现稳健的革新。二要避免庸俗取向。
- 连国义李莹
-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人文教育
- 论地方高师院校人文环境的培育
- 2010年
-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人文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的培育应着眼于建立与所处城市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弘扬办学的优良传统与长期积淀的精神资源;以学生为本,培育人文氛围,纠正工具化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主渠道和具有人文属性的社团活动及充满人文气息的设施与环境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杨敬民付振华
- 关键词:人文精神
- 论地方高师院校人文教育的资源挖掘与有效利用
- 2009年
- 地方高师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现有资源包括师资队伍、管理经验和地方区域内的"比较优势"等,对其加以挖掘并有效利用会使人文教育的开展更为切合地方高师院校的特点。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我们在继承师范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要注意不能以品德教育代替人文教育,要在重视行为示范的同时更尊重个性。
- 连国义高春花
-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人文教育现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