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25B04)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裴福兴周宗科沈彬康鹏德杨静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节
  • 8篇大骨节病
  • 3篇关节
  • 3篇儿童
  • 3篇X线
  • 3篇成人大骨节病
  • 2篇量表
  • 2篇功能量表
  • 2篇骨关节
  • 2篇大骨节病区
  • 1篇信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致病原
  • 1篇致病原因
  • 1篇软骨
  • 1篇软骨损害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健康
  • 1篇手部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裴福兴
  • 7篇周宗科
  • 7篇沈彬
  • 6篇康鹏德
  • 5篇杨静
  • 5篇马俊
  • 4篇黄强
  • 3篇钟洲
  • 3篇邹翎
  • 2篇邓佳云
  • 2篇李富忠
  • 2篇程兴旺
  • 1篇李棋
  • 1篇杨晓波
  • 1篇戚忠智
  • 1篇周轩
  • 1篇唐新
  • 1篇李箭
  • 1篇唐恭顺
  • 1篇李勇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阿坝州壤塘县大骨节病区与四川成都地区儿童手部X线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与四川成都地区正常儿童手部X线片对比分析,了解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地区儿童大骨节病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选取4~16岁阿坝壤塘南木达乡异地育人学校学生与成都地区正常儿童对比分析。全部儿童进行双手X线摄片,X线片由来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影像科、风湿免疫科及小儿外科共10人组成的阅片专家组共同判读。结果壤塘县儿童手部X线片显示锥形骨骺及异常改变多,14.6%的儿童出现食指、中指、环指近、中节多发、对称的异常改变,成都地区儿童未发现。结论说明在政府积极干预下,一方面壤塘县大骨节病表现非典型化,另一方面,其致病因子依然存在。探索大骨节病致病机理,寻求早预防,早诊断的方法,依然是我国骨科和地病学者需共同承担的责任。
马俊沈彬周宗科邓佳云李富忠康鹏德杨静钟洲裴福兴邹翎
关键词:大骨节病流行病学儿童X线
X线片和磁共振及核素扫描在儿童大骨节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大骨节病(KBD)儿童早期手部X线、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及全身核素扫描(SPECT)的表现及分别在儿童KB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四川省壤塘县KBD疫区筛查出的18例KBD儿童进行双手X线、MRI及SPECT检查,并对比阅片。总结儿童KBD早期手指指间关节的X线、MRI及SEPCT异常表现。结果 18例KBD儿童在X线片上显示出的异常表现均能在MRI中清楚呈现,表现为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与骨骺部分穿通、干骺端先期钙化带凹陷、中断以及锥形骺;MRI还观察到如骺线中断、不整、变薄、信号强度改变以及干骺端由骺板伸入指骨的中高信号等X线无法显示的微小形态变化。所有儿童的全身核素骨显像,双手核素摄取率计算都未见确切异常。结论 MRI不仅能在形态学方面呈现与X线片一致,且更细微的儿童KBD早期手部异常改变,还能通过观察软骨信号变化提供软骨组织结构变化的病理生理信息,其在儿童KBD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而现有SPECT技术对儿童KBD早期诊断价值不大。
马俊程兴旺钟洲邹翎戚忠智唐恭顺沈彬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儿童X线片磁共振成像核素扫描
壤塘大骨节病区儿童手部X线改变两年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四川阿坝大骨节病区儿童手部X线特点,观察其X线异常改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转归,探索儿童大骨节病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四川阿坝壤塘县南木达、茸木达及尕多乡异地育人学校4~14岁儿童110例进行调查;然后每年给予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6个月,共2年。研究前后分别拍摄儿童双手x线片,并由副高以上高年资骨科医师进行体格检查。结果没有药物不良反应,失访3例,2年后仍处于骨骺等径期前的儿童98例。2年后,儿童双手示、中指末节屈曲者从7例降至1例,发现锥形骨骺者从13例降至7例,13例示、中、环指近、中节单发异常改变者中5例未检出异常。另有新发2例。9例多发或对称性异常的儿童中1例未检出异常,余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阿坝大骨节病,相比较单发异常而言,对称性多发异常在X线片上稳定而持久存在,这些儿童应归属于儿童大骨节病早期,应该密切关注此类儿童骨与关节发育成熟后,是否出现成人大骨节病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对预防儿童大骨节病的发生,促使骨与关节异常修复有一定作用,还需大量深入研究。
马俊沈彬钟洲程兴旺周宗科康鹏德邓佳云李富忠邹翎周轩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儿童X线
大骨节病流行区成人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介素-6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成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类似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其血清TNF-α和IL-1β的异常表达已被多次发现。然而,关于KB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检测以及与KBD病情的相关性报道较少。目的:分析成人KBD和OA患者血清IL-6的表达水平有无差异,探讨IL-6水平与KBD分度及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四川阿坝壤塘大骨节病区KBD患者血清标本64例,OA患者血清标本47例,非大骨节病区健康血清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上述150例血清标本中的IL-6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组间有无差异,同时分析IL-6的表达水平与KBD分度、VAS评分及大关节受累数目的相关性。结果:KBD组和OA组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KBD组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与OA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KBD组各分度间IL-6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的水平与KBD的分度、VAS评分及大关节受累数目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阿坝壤塘KBD病区,IL-6在KBD和OA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相似,IL-6的表达水平与KBD的病情发展无相关性。
唐新周宗科沈彬杨静康鹏德李箭李棋黄强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
四川阿坝藏区成人大骨节病功能评分的信度和效度验证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验证自制的藏区成人大骨节病功能评分(function score for adult Tibetans with Kashin-Beck disease,FSAT-KBD)量表用于评价阿坝地区藏族成人KBD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功能状态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FSAT-KBD量表于2010年9~10月对阿坝洲壤塘县352例成年KBD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用Cronbachα系数检验FSAT-KBD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维度相关性效度。将患者分别按年龄、患病时间和受累关节数分组,通过比较各亚组之间量表得分是否存在差异来检验区分效度。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FSAT-KBD得分与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简短健康调查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的相关性检验汇聚效度。用t检验比较KBD患者和当地正常居民的量表得分差异检验FSAT-KBD的区分效度。结果该量表的应答率为96.0%,完成率为100%,平均完成时间为(3.2±1.6)min。Cronbachα系数为0.945。提取了2个公因子,解释了量表总变异的72.8%,各条目在相应主因子上的载荷均〉0.5,与理论假设一致。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性均大于0.6。量表得分具有年龄越大、患病时间越长、受累关节数越多的患者得分越低的趋势。FSAT-KBD得分与SF-12和VAS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KBD患者量表得分低于年龄配伍的当地正常居民(P〈0.001)。结论FSATKBD可用于评价阿坝藏区成人KBD患者的功能状况,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黄强周宗科马俊沈彬康鹏德杨静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功能量表信度
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周宗科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致病原因变形性骨关节病身心健康软骨损害关节损害
WOMAC用于阿坝州成年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病损评价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验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 )能否真实反映阿坝州成年大骨节病(Kashin—BeckDisease,KBD)患者的多关节病损情况。方法2010年9月-12月对阿坝州壤塘县成年KBD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各个大关节的疼痛、畸形和活动受限情况,并用WOMAC对患者进行评分。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WOMAC得分与患者各受累关节病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调查成年KBD患者426例,完成调查表414份,应答率为97.2%,完成率为100%。有92.7%的患者都存在上下肢多个关节受累。受累关节的频繁程度依次是:膝、腕、肘、踝、肩、髋;而受累关节的严重程度依次是:膝、肘、踝、腕、肩、髋。WOMAC得分主要与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度的相关性较好(R=0.515,P〈0.001;R=0.478,P〈0.001);而与其他关节尤其是上肢关节的相关性较弱或无相关性。结论阿坝州成年KBD患者具有上下肢多个关节受累的病损特点,而WOMAC只能反应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情况,不适合用其来评价患者的上下肢多关节病损程度和整体的功能状况。
黄强周宗科马俊沈彬康鹏德杨静裴福兴
关键词:大骨节病WOMAC关节功能评价
山地藏区成人大骨节病功能量表的制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制定一个适合山地藏区成年大骨节病(Kashin—BeckDisease,KBD)患者的功能量表,用于评价阿坝藏区KBD患者的功能状态和KBD综合防治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由多名骨外科、风湿免疫科及地方病专家组成的课题组通过参考国际上常用的系列功能评分系统,结合当地KBD特点及居民生活文化特点,设立了16个量表条目。2009年6—9月对阿坝洲壤塘县294名KBD患者进行现场量表调查。通过条目答案分布考察、离散度分析、条目一总分相关性分析、内部一致性Cronbach分析和因子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结果获得量表268份,应答率为91.2%,完成率为100%,完成量表平均时间为6.4min。条目答案选项的相同率均未超过80%,没有呈过度集中的趋势。各条目得分的标准差均在0.7以上。各条目得分与总得分之间均有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2。量表的Cronbachu系数为0.94,只有去除条目“穿袜子和鞋子”后,d系数有轻微上升。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公因子,分别代表“下肢功能”和“上肢功能”,解释了量表总变异的68.1%,除条目“穿袜子和鞋子”“跨过门槛”、“立正”和“便后拭净”外,其余条目均有较理想的因子载荷。通过条目筛选结果,去除条目“穿袜子和鞋子”“跨过门槛”、“立正”和“便后拭净”。结论通过本研究初步制定的KBD功能量表有较好的可行性、区分能力、敏感性、代表性和内部一致性,且符合设计结构,旨在为大骨节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提供一套功能评价标准。
黄强周宗科李勇杨晓波沈彬康鹏德杨静裴福兴
关键词:藏族大骨节病功能量表条目筛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