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36)

作品数:17 被引量:133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宏燕李晓庆赵伟王磊田伟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有机碳组分
  • 3篇秸秆
  • 3篇黑土
  • 2篇稻麦
  • 2篇盐碱
  • 2篇盐碱土
  • 2篇有机碳含量
  • 2篇增温
  • 2篇生物质炭
  • 2篇碳含量
  • 2篇碳库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农业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温室气体
  • 2篇碱土
  • 2篇耕作

机构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徽省环境监...

作者

  • 8篇王宏燕
  • 5篇李晓庆
  • 4篇赵伟
  • 3篇田伟
  • 3篇王磊
  • 3篇徐晴晴
  • 2篇张纪兵
  • 2篇李刚
  • 2篇吕贻忠
  • 2篇席运官
  • 2篇孙岩
  • 2篇陈秋会
  • 2篇袁佳慧
  • 2篇陈琳
  • 1篇杨合法
  • 1篇马万栋
  • 1篇韩卉
  • 1篇李季
  • 1篇聂颖
  • 1篇李传宝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土壤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种植对盐碱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机种植对盐碱土主要温室气体(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采用IPCC(1992)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及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种植,有机种植的温室气体(N_2O、CO_2)排放通量值较低,说明有机种植对盐碱土旱田的温室气体(N_2O、CO_2)有减排作用。在盐碱土上有机种植大豆、玉米,随着有机种植年限的增加,温室气体(N_2O、CO_2)的排放值略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且总体的增温潜势依然低于常规种植。而且,有机种植增加了试验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
王宏燕宋冰冰聂颖孙岩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盐碱土
华北地区有机种植和常规种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被引量:21
2015年
为探讨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两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特性的影响,本文在华北5个地区选取典型的有机蔬菜和有机小麦种植基地及附近相似条件的常规种植地块,比较了土壤中Cu、Zn、Pb、Cr、Cd、As共6种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并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对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有机种植减轻了土壤酸化和盐渍化,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土壤背景值相比,所有调查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积累。与常规种植相比,有机种植模式能有效降低土壤中Cd、Cr含量,有机小麦种植地块因长期施用大量有机肥导致土壤中Cu、Zn、As大量富集;而常规温室菜田同时施用大量的有机肥、化肥及农药,土壤中Cu、Zn、As富集的风险比有机种植模式高;露天蔬菜有机种植地块土壤中Cu、Zn、As含量与常规地块差异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土壤均属于轻污染程度,主要贡献因子为Cd、Cu、Zn,有机种植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水平;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处于无污染到中等污染水平,最明显的污染元素是Cd,有机种植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风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所调查地块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其中产生较大生态危害的是Cd,表现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本研究表明,有机种植减轻了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和污染风险,并减轻了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
姜瑢吕贻忠申思雨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华北地区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土壤质量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为探讨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两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本文在华北地区选取典型的有机种植基地与附近相似条件的常规种植地块,比较了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体积质量、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及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和土壤中7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种植,有机种植降低了土壤体积质量,提高土壤中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提高了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值和GMD值,降低了分形维数D,提升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提高了土壤抗侵蚀的能力。有机种植方式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比常规种植提高了20%~80%,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全氮、全磷等养分含量也显著提高,说明有机种植有利于土壤培肥,提高土壤肥力。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积累,曹县有机基地As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国家一级标准,肃宁有机基地土壤中Cu、Zn含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在调查地区,有机种植降低了土壤中Cr、Cd、Hg污染的威胁,但由于施人有机肥的质量差异,存在重金属Cu、Zn、As富集的风险。相比常规种植,有机种植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主要与施入的有机肥质量有关,有机种植应加强对有机肥源的监控,合理施肥。
姜瑢申思雨吕贻忠
关键词:土壤肥力土壤结构重金属
生物质炭对黑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修复退化的黑土,提高黑土有机质含量,通过室外盆栽试验,在高、低两种有机质含量黑土中施用质量比为0.5%、1.5%、2.5%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测定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A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重组有机碳(HFOC)、轻组有机碳(LF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惰性有机碳(ROC)含量,研究了生物质炭对高、低两种有机质含量的黑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明显增加土壤TOC、POC、MOC、HFOC、LFOC和ROC的含量,且浓度越高提升效果越明显;而WSOC的含量逐渐减小;(2)生物质炭对土壤AOC、MBC含量的影响与试验时间有关;高浓度的生物质炭会抑制土壤AOC与MBC含量,与对照相比,1.5%处理对AOC与MBC的提升最大。可以得出:施用不同量生物质炭对高、低两种有机质含量的黑土有机碳组分均有一定的影响;生物质炭的施入对于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影响比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影响更大。
孟雨田赵承森李晓庆徐晴晴陈琳马晓伟张月沛王宏燕赵伟
关键词:黑土生物质炭有机碳组分
综合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被引量:14
2018年
提出一种将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插值与遥感反演结合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与业务化运行模式。对叶绿素a等可反演参数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并利用实测值校正获得高精度反演结果;对总磷等不易反演参数采用空间插值获取全湖区数据,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对巢湖富营养化状态进行反演,获得2015年5月12日巢湖富营养化状态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巢湖全湖为轻度和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呈现出西半湖高于东半湖的总体空间分布趋势。结合相关数据对巢湖富营养化成因进行推断,认为南淝河等上游河流各类营养物质输入量较大是造成西半湖北部富营养化严重的主要成因;西南部杭埠河等河流氮磷输入量较大,但其他营养物质输入较少,使得该区域总体呈现出富营养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殷守敬吴传庆吴传庆冯爱萍王晨高芮冯爱萍
关键词:遥感富营养化评价巢湖
玉米秸秆对不同有机碳含量的黑土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不同添加量对不同有机碳含量的黑土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为提高退化的黑土质量以及利用秸秆修复退化黑土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通过室外培养法,在2种不同有机碳含量的黑土中添加不同量(w)的玉米秸秆(0.5%、1.5%和2.5%),研究黑土有机碳库中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重组有机碳(HFOC)和惰性碳(IOC)的含量变化及各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不同添加量的玉米秸秆均可增加2种有机碳含量黑土的TOC、ROC、MBC、DOC、POC、LFOC、MOC和IOC含量,且对低有机碳含量的黑土提高效果更明显,但却降低了2种黑土的HFOC含量。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除LFOC和HFOC之外均与TOC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OC、MBC、DOC和POC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添加不同量玉米秸秆对2种有机碳含量的黑土均有一定的影响,高添加量秸秆施入可以有效提升高、低有机碳含量黑土的有机碳库组分,对低有机碳含量的黑土效果更好。在本试验玉米秸秆添加范围内,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2.5%。
李晓庆赵承森孟雨田徐晴晴陈琳马晓伟刘锡博王宏燕赵伟
关键词:黑土玉米秸秆有机碳组分碳库
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施用对黑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为研究在"三分法"大垄深松耕作的基础上,施加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及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玉米种植模式下设置了田间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大垄、大垄配施有机肥、大垄秸秆还田、大垄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菌、大垄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表面活性剂。经过2年的田间取样,测定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垄深松的情况下,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年平均量提高了23.04%、25.13%,且达显著水平;在大垄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配施纤维素分解菌菌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玉米生育后期即灌浆期、成熟期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影响显著,与大垄秸秆还田不配施菌剂处理相比,微生物量碳年平均量增加了14.82%、26.70%,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具有更大的生态效益;2010、2011年试验,二者呈现相似结果,与对照比较2011年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李传宝王宏燕赵伟许毛毛袁佳慧李晓庆
关键词:秸秆还田有机肥生物菌剂微生物量碳
HNO_3-HClO_4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粪肥中27种元素被引量:2
2019年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粪肥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HNO_3-HClO_4[V(HNO_3)∶V(HClO_4)=3∶1]体系消解样品,利用普通/ORS混合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粪肥中Li、Be、Al、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Ag、Cd、Sn、Sb、Te、Ba、Tm、Tl、Pb、U等27种微量元素。经标准物质和加标样品检测验证表明,测定结果与推荐值(或加标值)基本相符,回收率为80. 2%~112. 5%,相对标准偏差RSD<10%。27种元素的检测限(LOD)为0. 1~48. 3 mg/kg。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开展粪肥中27种微量元素的同步检测。
徐晴晴汤施展汤施展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粪肥微量元素
玉米秸秆与秸秆生物炭对2种黑土有机碳含量及碳库指数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玉米秸秆、玉米秸秆炭和两者混合配施添加到有机碳含量不同的2种黑土之后对土壤矿化、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碳库的影响,为不同退化程度黑土的修复提供依据。结果发现,秸秆施入低有机碳土壤的CO_2释放量高于高有机碳土壤,秸秆炭施入对2种黑土CO_2释放无显著影响;秸秆对高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更显著,秸秆炭能提高2种黑土的有机碳含量;秸秆提升黑土活性有机碳含量,秸秆炭施入降低了黑土活性有机碳含量,2种土壤之间无明显差异;秸秆与秸秆炭配施提高黑土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效果最佳,且对高有机碳土壤提升更大;秸秆施入对高有机碳黑土的可矿化碳含量增加影响更大,秸秆炭降低了2种黑土可矿化碳含量。另外,秸秆与秸秆炭的施入对低有机碳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影响更大。结果表明,秸秆与秸秆炭混合配施,在保障养分供应的同时能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对于低有机碳黑土,适当增加秸秆炭的施入,更利于有机碳的固持;对于高有机碳土壤,宜适当提高秸秆的施入,可减少CO_2释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王宏燕许毛毛孟雨田李晓庆高敬尧郝帅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质炭有机碳组分碳库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内切酶基因的克隆表达被引量:7
2014年
以滤纸条作为唯一碳源从以牛粪和砻糠为原料的堆肥样品中分离到了8株具有纤维素降解特性的微生物,其中菌株T1和T2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培养48 h后的水解圈明显大于其他菌株。对菌株T1和T2进行了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克隆了菌株T2的内切酶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结构域分析,同时构建了表达载体p28-egB并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表达。研究结果表明:(1)菌株T1和T2可分别鉴定为Bacillus cereus和Bacillus subtilis;(2)菌株T2的内切酶基因片段大小为1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该酶由两个不连续的结构域组成,其一为N端催化结构域,由糖基水解酶家族5组成,其二为C端底物结合结构域,由碳水化合物绑定结构域家族3组成;(3)在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了菌株T2的内切酶基因,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该蛋白大小约为50 KD,浓度约为93.14 mg·L-1。
田伟王磊李刚汪贞李妍张纪兵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克隆结构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