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934)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春华吴霏霏张风杰梁乘榜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香气
  • 1篇挥发性
  • 1篇挥发性物质
  • 1篇果品
  • 1篇果品安全
  • 1篇果实
  • 1篇果实香气
  • 1篇芳香
  • 1篇芳香物
  • 1篇芳香物质
  • 1篇风味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周春华
  • 1篇梁乘榜
  • 1篇张风杰
  • 1篇吴霏霏

传媒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北方园艺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我国果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食品安全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果品安全在食品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果品安全的因素多样复杂,我国目前的果品生产条件和管理现状,不可避免地导致产生许多果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果品安全影响因素和果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保证我国果品安全的对策,旨在提高果品安全水平,保持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周春华吴慧
关键词:食品安全果品安全
果实香气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果实的香气从组成、含量、合成途径、影响因素及分离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果实香气成分提供了参考。
梁乘榜张风杰吴霏霏周春华
关键词:果实风味芳香物质
‘白玉’枇杷花不同花期挥发性物质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枇杷花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幼蕾期、显露期、始展期、盛花期和谢花期枇杷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枇杷花的主要香气成分。结果5个时期共检测出96种挥发性物质,分为醛类、烃类、酯类、醇类、酮类、酚类以及其他共7大类,其中苯甲醛在各个时期含量均最高。对枇杷花发育过程中的16种主要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简化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5.400%。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与己醛、苯甲醛、二十一烷、二十四烷、苯甲醇成高度正相关,与4-甲氧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甲氧基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醇成高度负相关。第2主成分贡献较大的组分是十五烷、二十六烷和十九烷,属于烷烃类化合物。5个时期共检测出8种关键香气物质(OAV>1),共有的香气是己醛,具青草香,其在花发育过程香气的调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白玉’枇杷花香的形成有着极大的贡献。除了己醛以外,还有癸醛、4-甲氧基苯甲醛对枇杷花香气贡献较大,也是枇杷花的关键香气成分。结论枇杷花在发育过程中,其挥发物质会有所变化,但主要香气成分是以醛类物质为主。在对枇杷花香气开发利用上,可以选用幼蕾期和盛花期作为制作食品香料、香精等的原材料。
黄佳瑜薛岩伟王菲赵喆周春华
关键词: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