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2ZR1415700)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朱亮孙凡安世民孙楷高博闻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抑郁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帕金森
  • 2篇细胞
  • 2篇临床应用进展
  • 2篇间质
  • 2篇肺癌
  • 2篇干细胞
  • 1篇单胺
  • 1篇单胺氧化酶
  • 1篇单胺氧化酶抑...
  • 1篇调控网络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能干细胞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网络
  • 1篇选择性5-羟...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朱亮
  • 3篇安世民
  • 3篇孙凡
  • 1篇高博闻
  • 1篇孙楷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生命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分型与信号调控网络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等的变化,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传统以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治疗方式对NSCLC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寻找有效的药物靶点成为肺癌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测序技术、FISH等检测方法的进步,对肺癌患者的癌症驱动基因进行病理诊断及推动个体化治疗变得可行。本文对NSCLC的常见癌基因分型和信号调控网络以及相应的药物靶点进行综述。
安世民丁旭苹朱亮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信号网络
肺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2014年
肺癌是具有高度侵袭性的一类恶性肿瘤,传统以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治疗手段对肺癌的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仅为20%~30%,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肺癌容易转移与复发。在与肺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肺癌组织中存在一小群肺癌干细胞(lung cancer stem cells,LCSCs),它们是肺癌难以治愈和复发的根本原因。从LCSCs的发现、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和信号转导通路,以及LCSCs与表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LSCSs进行综述。
安世民丁旭苹朱亮
关键词:肺癌干细胞标志物信号通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酶,催化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反应的酶。人体内含有两种单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A和单胺氧化酶B。单胺氧化酶A主要分布在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中;单胺氧化酶B主要分布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组胺能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这两种亚型都均可以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失活。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则能够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对单胺类物质的氧化活性,从而达到减轻或者消除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单胺类物质减少或单胺氧化酶活性过高导致的疾病。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几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症和幽门螺旋杆菌方面的最新进展。
孙楷孙凡朱亮
关键词:单胺氧化酶帕金森抑郁症幽门螺旋杆菌
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高内涵筛选平台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制药企业药物研发的效率近年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迫切需要更加经济有效的研发平台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诱导多能干(induced pluripotent stem,i PS)细胞技术已日趋成熟,其与传统药物研发模型相比具有众多优势;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可以在一次实验中获得大量数据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药物筛选和研究工具。本文介绍了结合i PS细胞与HCS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和领域,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多的潜能。
安世民丁旭苹朱亮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药物研发
肿瘤微环境相关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表型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目前,针对肺癌分子分型中特定癌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
安世民
关键词:吉非替尼白介素-6上皮间质转化乙醛脱氢酶耐药
文献传递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是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转运体(5-HT transporter,5-HTT)可将5-HT再摄取,降低细胞外5-HT浓度,从而调节神经信号传导。5-HTT异常在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如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抑郁和焦虑共病等常见的精神疾病。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五种SSRIs,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本文详细介绍近年来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抑郁症取得的成果以及这类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并简要介绍SSRIs在其它疾病领域取得的应用进展。
王申捷孙凡朱亮
关键词:5-羟色胺SSRIS氟西汀抗抑郁药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多巴胺(DA)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控椎体外系的运动功能以及人类的精神活动,情绪反应,认知、思想、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多巴胺在各条通路的增多或减少可以导致各种疾病。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参与代谢降解多巴胺。COMT抑制剂可以减慢DA的代谢,且可以延长左旋多巴(L-dopa)在体内的半衰期,达到治疗由于DA减少的相关疾病。COMT抑制剂主要有托卡朋和恩他卡朋,两者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由FDA首次批准上市。2004年,由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和恩他卡朋组成的复方制剂Sta levo被重新投放市场。本文总结了COMT抑制剂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如协助治疗帕金森病,抗抑郁,抗Ⅱ型精神失常和治疗神经痛。
高博闻孙凡朱亮
关键词:多巴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帕金森病神经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