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C730006)
作品数:
2
被引量:6
H指数:2
相关作者:
杨晓春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经济管理
2篇
社会学
主题
1篇
清初
1篇
文化
1篇
文化继承
1篇
明末
1篇
明末清初
1篇
回回民族
1篇
回民
机构
2篇
南京大学
作者
2篇
杨晓春
传媒
2篇
西北第二民族...
年份
1篇
2008
1篇
200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试论明末清初中国回回民族文化继承的一个侧面——以《清真教考》为例
被引量:4
2007年
明末崇祯年间王岱舆所著《正教真诠》卷首所附《群书集考》的资料系袭自《清真教考》;清康熙年间成书的马注《清真指南》一书抄录了作为《清真教考》序跋的詹应鹏《群书汇辑释疑跋》与张忻《清真教考序》的部分文字;清雍正年间成书的刘智所纂《天方至圣实录》卷十九、二十部分不仅在资料方面有明显承袭《清真教考》之处,其资料编纂的举动本身也受到《清真教考》的影响。明末清初中国回回民族文化继承中一个虽然不甚重要却未受到应有重视的侧面,即在伊斯兰教教外产生的有关伊斯兰教的汉文文献在回族宗教学者中的传承是有其影响和积极意义的,为当时中国回族的文化创新提供资源,这一继承的过程是民族文化自觉与创造的反映,符合一个民族形成之初的上升时期的表现。
杨晓春
关键词:
文化继承
关于1931年中华书局刊本《正教真诠》的版本渊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文献的比较,可知1931年中华书局刊本《正教真诠》实际上完全来自于同治三年(1864年)马如龙刊本《真诠要录》。因此,不能把中华书局刊本看作是《正教真诠》的独立版本。嘉庆六年(1801年)广州清真堂刊本《正教真诠》中的批语出自作序的明末伊斯兰教学者梁以濬;而《真诠要录》中的批语虽然由之而来,却已有很大的不同。《真诠要录》的内容也偶有超出《正教真诠》的地方。
杨晓春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