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0076)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0076)

作品数:2 被引量:10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兵兵徐康宁陈庭强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约束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效率
  • 1篇全要素能源效...
  • 1篇技术进步
  • 1篇DEA

机构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兵兵
  • 1篇陈庭强
  • 1篇徐康宁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当代财经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0
2014年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地区则显著正相关。人口增长对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双向性;③分阶段考察显示,2000年之前,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即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2001年之后,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对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依然为负,即技术进步可能增加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而降低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张兵兵徐康宁陈庭强
关键词:技术进步DEA
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通过测算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以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年均约为0.503,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0.580)、中部(0.497)和西部(0.422)。FDI、出口、市场化进程、人力资本、能源消费结构对省际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和政府干预则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分阶段考察显示,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又呈现出阶段性差异的特征。因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策才是提升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效手段。
张兵兵
关键词:碳排放约束全要素能源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