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701)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孙昭晨梁书秀刘春霞王静常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波浪
  • 2篇深水
  • 2篇台风
  • 2篇台风浪
  • 2篇浮标
  • 2篇波浪破碎
  • 1篇地基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坡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砂土
  • 1篇砂土地基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土地基
  • 1篇偏度
  • 1篇坡度
  • 1篇破碎波
  • 1篇浅水

机构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广东中科遥感...

作者

  • 4篇孙昭晨
  • 3篇梁书秀
  • 2篇王静
  • 2篇刘春霞
  • 2篇常艳玲
  • 1篇刘必劲
  • 1篇齐义泉
  • 1篇张卫平
  • 1篇马小舟
  • 1篇董国海
  • 1篇马玉祥
  • 1篇黄健
  • 1篇张怡辉
  • 1篇刘军亮
  • 1篇刘花
  • 1篇陈洪洲
  • 1篇牛海英

传媒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港工技术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水运工程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深水波浪破碎特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分析不同参数对深水波浪破碎过程中的波面特征、波谱特征及特征波参数变化的影响,在波浪水槽中,采用能量聚焦的方式生成了深水破碎波浪,沿程采集22个不同位置的浪高数据进行分析。相同的波浪破碎强度时,中心频和频宽对波浪的稳定性影响很小,而谱型对波面最大陡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且破碎前更加显著。中心频越小,频宽越窄,谱型为PM谱时,波谱密度峰值越大,且谱包络总能量也越大。PM谱型下波浪破碎导致的波特征参数变化率最小,等振幅谱(CWA)型下次之,等波陡谱(CWS)型下的影响最为显著。
张怡辉梁书秀孙昭晨常艳玲
关键词:波浪破碎
深水破碎波周期变化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海洋中波浪周期的表达及准确预测一直是个难题,对于周期推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目前缺少系统的研究。根据室内试验,重点分析深水极限波浪传播及破碎过程各特征周期的演化规律。在实验室二维水槽中,基于相速度聚焦方法生成深水聚焦波和破碎波,并通过逐渐增加聚焦波幅使波浪破碎强度增大。由实测的波面序列统计计算跨零点周期和谱平均周期,结果表明,谱平均周期在传播过程中很稳定;波浪聚焦未破碎时聚焦区域前后周期变化率小于1%;波浪破碎后周期明显增大,且增量!T随实测波陡(破碎强度)增大而增大;从稳定性和波浪非线性机理的角度分析T0,2的变化规律最能体现深水极限破碎波浪周期的演化特征。
梁书秀常艳玲孙昭晨
关键词:波浪破碎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海流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海流是一种重要的海洋水文学要素,由于海洋环境恶劣复杂,海流监测仪器有时会由于不可预知的原因而发生故障,从而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宝贵的海流数据的缺损.文中将小波神经网络和多种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于短时海流数据的预测,并与实际海流数据进行比较,以达到缺失数据智能补漏的目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的神经网络模型,小波神经网络在数据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可达到更高的要求.
刘军亮
关键词:小波变换神经网络
南海北部近岸海域Jason-1卫星高度计与浮标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对比分析了2010年10月—2011年7月期间Jason-1卫星高度计与南海北部近岸海域3个浮标的风、浪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近岸海域,Jason-1卫星高度计与浮标的观测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卫星高度计观测的有效波高整体上比浮标观测的有效波高偏大,而风速具有低海况时偏大、高海况时偏小的特点。卫星高度计与浮标观测的有效波高、风速的差异受两者之间的距离影响显著,随着距离的增大,有效波高、风速的样本对分布的离散程度增大,两者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而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逐渐增大。
刘花王静齐义泉刘春霞黄健吕卫华
关键词:近岸海域波浪风速浮标卫星高度计
基于SWAN模式的南海台风浪推算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基于南海实际地形和真实的台风过程,对影响SWAN模式在南海台风浪推算中的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首先对不同的模型风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准确的风场是正确推算台风浪的关键。同时对SWAN模式中的白冠耗散作用、风能输入与白冠耗散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折射项作用等因素对台风浪推算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模式中的各影响因素给出了合理建议。使得SWAN模式在南海台风浪推算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梁书秀孙昭晨尹洪强牛海英
关键词:数值模拟SWAN模式台风浪影响因素
浅水极限波浪几何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该文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浅水区域内的波浪在破碎前极限状态下的几何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基于JONSWAP谱对不规则波浪进行模拟,通过对波群中出现的单体极限波浪进行捕捉并对波形进行测量而得到研究样本。为了考察底坡因素对极限波浪几何特征的影响,实验共考虑了3组大小分别为β=1/15、1/30以及1/45的地形坡度。统计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采用的坡度范围内,当地波高与水深对近岸极限波浪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水深与波高因素变化,极限波浪的几何特征也出现明显的改变。坡度因素对极限波陡和偏度的影响很小,可以被忽略,但是对不对称度参数的影响相对比较明显,坡度越陡,不对称程度越剧烈。最后,通过参数化,本文给出了极限波浪几何特征变化的经验公式。
陈洪洲马玉祥马小舟董国海
关键词:偏度地形坡度
基于X波段雷达的台风浪观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对比分析了博贺海洋气象观测站2008年7月11日—10月8日期间X波段雷达WaMoSII和浮标观测的三个台风过程的波浪资料,结果表明:在台风登陆前后的高海况下,两种资料的有效波高和平均波向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均吻合较好,并且有效波高的相对差异小于平均波向,而在台风来临的前期和后期消退阶段,有效波高和平均波向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变化趋势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王静文啸刘春霞黄健吕卫华
关键词:X波段雷达波浪台风浮标
砂土地基下桩柱码头结构地震响应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通过引入上负荷面剑桥模型,考虑超固结以及结构性因素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后,在统一理论框架下对不同土体介质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液化特性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黏性土相比,砂性土由于其颗粒间的微观结构在外力扰动下更容易遭到破坏,对外力扰动极为敏感,因此更容易导致土体的屈服和液化,相关结论可为饱和可液化地基环境条件下的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刘必劲孙昭晨张卫平
关键词:状态变量超孔隙水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