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6A20301006)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柯昌文邓小玲陈经雕柯碧霞黎薇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探针
  • 1篇微阵列
  • 1篇芯片
  • 1篇芯片研制
  • 1篇寡核苷酸
  • 1篇寡核苷酸探针
  • 1篇核苷酸
  • 1篇分离株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特征
  • 1篇分子特征分析
  • 1篇PFGE
  • 1篇DNA微阵列
  • 1篇布鲁氏菌

机构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2篇黎薇
  • 2篇柯碧霞
  • 2篇陈经雕
  • 2篇邓小玲
  • 2篇柯昌文
  • 1篇梁文佳
  • 1篇谭海玲
  • 1篇朱海明
  • 1篇刘美真
  • 1篇何冬梅
  • 1篇李柏生
  • 1篇杨杏芬
  • 1篇王洪敏
  • 1篇周辉

传媒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东省布鲁氏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布鲁氏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方法应用传统分型鉴定方法和PCR扩增布鲁氏菌属特异性基因BCSP31,对广东省历年布鲁氏菌分离株作鉴定分型,进一步采用脉冲场电泳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比较菌株分子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以探讨不同年份和地域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965年广东省布鲁氏菌分离株以羊种和猪种为主,1985年的分离株均为猪种3型,2006和2007年的分离株均为羊种3型;PFGE电泳图谱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历年布鲁氏菌分离株分成三大簇(Clusters):1965年羊种、1965年猪种与1985年猪种3型、2006年和2007年羊种3型。近两年珠三角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优势菌型为羊种3型,且同源性达100%,但与1965年羊种分离株的同源性只有77.7%。结论近两年我省布鲁氏菌的优势菌型为羊种3型,各地区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关系高度相关,与20年前的分离株同源性差。PFGE可作为传统生物分型的补充手段,可在种的水平对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型。
邓小玲陈经雕柯碧霞黎薇谭海玲刘美真李柏生柯昌文梁文佳
关键词:布鲁氏菌分子特征PFGE
华南地区常见的8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基因芯片研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制能同时检测华南地区常见8种食源性致病菌的oligo基因芯片。针对8种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上的特征性靶区域,设计70mer的寡核苷酸探针。方法分别以检测8种食源性致病菌中每一种菌的检测探针组构建一个亚阵列;然后再将上述的8个亚阵列构建为一个大阵列,并命名为Biosafood-8芯片。用Biosafood-8芯片检测18个种属样品后进行PPR的排序与比较。结果 LM亚阵列检测李斯特菌属的3个李斯特菌LM、Lin和Liv的PPR分别为68.8%、51.8%和59.6%,而其它非李斯特菌属样品的PPR都在43%以下;VC亚阵列检测VC样品的PPR为54.1%,而其它非VC样品的PPR都在17.2%以下;VP亚阵列检测VP样品为66.7%,而其它非VP样品都在24.2%以下;Sal亚阵列检测Sal样品为55.9%,而其它非Sal样品都在50.5%以下;Shi亚阵列检测Shi样品为53.8%,而其它非Shi样品都在36.6%以下;SA亚阵列检测SA样品为65.2%,而其它非SA样品都在22.7%以下;CJ亚阵列检测CJ和CC分别为88.2%和58.8%,而其它非弯曲菌样品都在35.3%以下;EC亚阵列检测EC样品为47.9%,而其它非EC样品都在41.6%以下。结论用Biosafood-8芯片检测18个不同种属来源的已知参考生物样品,从全阵列和芯片上每一个亚阵列两个不同的水平,都证实该芯片能够通过集成的8个目标菌检测探针亚阵列,在整体芯片阵列水平,清晰而又明确地区分目标致病菌样品和非目标致病菌样品,特异而又准确地显示被检测样品的目标菌种属。
王洪敏何冬梅周辉柯碧霞邓小玲朱海明陈经雕黎薇杨杏芬柯昌文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DNA微阵列寡核苷酸探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