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536)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张诚马淳安祝军徐意严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导电复合材料
  • 3篇发光
  • 3篇PVDF
  • 2篇弹性体
  • 2篇动力学
  • 2篇动态力学分析
  • 2篇网络
  • 2篇网络形成
  • 2篇橡胶
  • 2篇共聚
  • 2篇共聚物
  • 2篇发光性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丙烯酸酯
  • 2篇丙烯酸酯弹性...
  • 1篇弹性体复合材...
  • 1篇导电

机构

  • 1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杭州市质量技...

作者

  • 12篇张诚
  • 9篇马淳安
  • 2篇陈丽涛
  • 2篇陈杰
  • 2篇陈孟奇
  • 2篇严妍
  • 2篇徐意
  • 2篇祝军
  • 2篇王林
  • 1篇徐立新
  • 1篇姜力强
  • 1篇俞苗锋
  • 1篇欧阳密
  • 1篇沈伟
  • 1篇傅菁俊
  • 1篇徐宇
  • 1篇胡杭萍
  • 1篇王纳川
  • 1篇贺攀

传媒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给、吸电子基团封端对低聚9,9'-螺双芴光电性质的改进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d)方法研究了给、吸电子基团对称和不对称封端对9,9'-螺双芴光电性质的影响.全优化得到了9,9'-螺双芴封端前后各分子的稳定构型,分析了各种封端系列的HOMO-LUMO能隙.结果表明,以给电子基团噻吩和吸电子基团噁二唑不对称封端作用于9,9'-螺双芴,能使LUMO能量大幅降低,HOMO能量略有升高,能隙明显变窄.不对称封端低聚9,9'-螺双芴分子[T(SBF)nO,n=1~4]在相同计算水平下的全优化结果表明吸、给电子基团的电荷比随n的增大而递增,揭示了给、吸电子基团间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且这种电荷转移在低聚物中得到加强.计算得到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空穴抽取能、电子抽取能和重组能等相关能量,证明了在主链上形成的载流子传输通道提高了空穴和电子传输的能力.用TD-DFT和ZINDO方法计算了T(SBF)nO(n=1~4)的吸收光谱,随着n的增大而激发光所需的能量减小,光谱红移,吸收强度增大;用CIS/6-31G(d)方法优化得到了不对称封端9,9'-螺双芴S1激发态构型,结果表明,激发态的平面化程度比基态高.
陈丽涛严妍张诚马淳安
关键词:噻吩噁二唑封端
MWNTs/PVDF复合材料导电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用熔融共混和热压工艺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COOH)填充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体积含量、测试频率和温度对复合体系的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MWNTs...
张诚俞苗锋陈孟奇
关键词:电性能渗流理论
文献传递
CB填充PVDF复合材料导电网络形成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低结构碳黑(LCB)和高结构碳黑(HCB)作为填料,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基体,制备了PVDF/CB导电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以高于PVDF熔点的温度进行等温热处理,实时监测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PVDF/CB体系导电网络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结果发现,电阻率-时间曲线呈现出一定的自相似性,即在达到某一临界时间tp时电阻率迅速下降,而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CB含量的增加,体系的tp值减小.从tp与热处理温度的Arrhenius关系曲线可以得到PVDF/LCB和PVDF/HCB体系导电网络形成的活化能分别为65 kJ/mol和71 kJ/mol.提出了一个修正的热力学渗流模型预测PVDF/CB体系的tp,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姜力强王林张诚马淳安
关键词:碳黑导电复合材料动力学
9,9′-螺双芴的光电性能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d)方法对9,9′-螺双芴低聚物[(SBF)n(n=1-4)]体系进行全优化,得到各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及HOMO-LUMO能隙,结果表明各分子整体表现出很好的共轭性质.并在分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状态的优化结构基础上,计算得到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A)、空穴抽取能(HEP)、电子抽取能(EEP)和重组能等相关能量.利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3-21G方法优化得到9,9′-螺双芴单体的S1激发态的几何构型.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得到了分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相关数据.随着聚合长度的增加,能隙变窄,空穴注入和电子转移的能力都相应提高,吸收光所需能量减小,吸收强度(f)增大,光谱红移.采用线性外推法,利用低聚物分子的各种性质与聚合度n之间的关系,得到高聚物的相应性质.为考察9位螺芴化的影响,将(SBF)n的相关性质与母体芴的低聚物[(FL)n(n=1-4)]进行比较,由两者的计算结果对比显示,在芴的9位螺芴化可以提高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能力,并同时保留芴优良的发光性质.
张诚严妍陈丽涛马淳安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吸收光谱发光性质
降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渗流阈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基于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和渗流现象,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降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渗流阈值的方法,包括原位合成法、选择性富集、提高导电填料的长径比、导电填料自组装网络等,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张诚陈孟奇马淳安
关键词:渗流阈值导电复合材料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发光颜色调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已成为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与无机材料和有机小分子材料相比,聚合物发光材料具有来源广泛、易加工成型、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调节发光颜色等优点,成为制备大面积、低成本、全色柔性显示器件的首选材料。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调节发光颜色的常用方法,综述了聚对苯乙炔类、聚对苯类、聚芴类等多种共轭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颜色调节的研究现状,并对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发展趋势以及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张诚王纳川徐意马淳安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
有机小分子杂化对氯化丁基橡胶/丙烯酸酯弹性体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将有机小分子MMB(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氯化丁基橡胶(CIIR)和丙烯酸酯弹性体(AR)共混而制备了一系列杂化材料。动态力学分析(DMA)发现,有机小分子MMB的加入,导致共混物中对应于C...
张诚沈伟陈杰
关键词:有机小分子共混动态力学分析
文献传递
丁腈橡胶/新癸酸钴体系的配位交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新癸酸钴为配位交联剂,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了交联丁腈橡胶.运用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索氏抽提法及拉伸试验对上述交联橡胶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基于腈基与钴离子间的配位作用,丁腈橡胶/新癸酸钴体系形成交联结构,随热压温度的提高,体系的交联密度随之增加,导致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拉伸强度增强.
傅菁俊胡杭萍徐立新张诚马淳安
关键词:丁腈橡胶配位交联
CNTs在PVDF熔体中导电网络形成的动力学
2010年
将不同长径比碳纳米管填充PVDF复合材料进行等温热处理,实时监测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碳纳米管在PVDF熔体中导电网络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电阻率-时间曲线在达到某一临界时间时电阻率迅速下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MWNTs含量的增加,渗流时间减小。渗流时间与温度的Arrhenius关系曲线表明,碳纳米管长径比对其导电网络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提出了一个修正的热力学渗流模型预测碳纳米管填充PVDF体系的渗流时间。
张诚祝军王林马淳安
关键词:导电复合材料动力学
聚合物/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在聚合物基体中加入碳纳米管可以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而具有取向结构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光、电、磁、生物功能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质,综述了聚合物/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的三种制备方法(熔融共混法、溶液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具有取向结构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导电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模板组装、力场排列、电场排列以及磁场排列等,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最后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的应用情况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张诚祝军马淳安
关键词: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