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121)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鸿凯王升忠赵红艳卜兆君韩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泥炭
  • 1篇有壳变形虫
  • 1篇沼泽
  • 1篇软件包
  • 1篇烧失量
  • 1篇气候
  • 1篇气候代用指标
  • 1篇转换函数
  • 1篇环境因子
  • 1篇腐殖化
  • 1篇腐殖化度
  • 1篇NORTHE...
  • 1篇ED
  • 1篇MOUNTA...
  • 1篇变形虫
  • 1篇除趋势对应分...
  • 1篇AMOEBA...
  • 1篇PEATLA...
  • 1篇SPHAGN...
  • 1篇BUILDI...

机构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李鸿凯
  • 1篇韩毅
  • 1篇卜兆君
  • 1篇赵红艳
  • 1篇王升忠
  • 1篇李微微
  • 1篇蒲有宝
  • 1篇王松梅
  • 1篇杨晓林
  • 1篇王从洋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白山西侧哈泥沼泽表面湿度的多指标记录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被引量:13
2014年
本文采用半定量化的植物大化石技术、腐殖化度分析和烧失量方法,重建长白山地哈泥沼泽表层50cm湿度变化过程,探讨控制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试图揭示该地过去175年的气候变化,考察植物大化石在大陆性气候下的敏感性。根据^(210)Pb技术和AMS^(14)C定年法确定剖面年代。结果表明,哈泥沼泽表层50cm以泥炭藓泥炭为主,植物大化石除趋势分析揭示植被演替是由水位变化造成的,且3种指标揭示的哈泥沼泽表面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从0~22cm(约公元1983~2008年)表面湿度明显偏大;22~34cm(约1925~1982年)处于干燥时期;34~50cm(约1834~1924年)沼泽表面湿度较高。通过与最近的靖宇站的气象数据和长春地区的湿润指数对比,发现3种指标重建的表面湿度与降水数据或者湿润指数比较吻合,与温度关系次之,沼泽表面湿度增大发生在夏季降水和年降水均高的年份。由此推测,降水可能是引起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也说明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对沼泽表面湿度变化仍然反应敏感。
赵红艳李鸿凯韩毅卜兆君王升忠
关键词:气候代用指标腐殖化度烧失量除趋势对应分析泥炭
Building testate amoebae-based transfer function from Sphagnum peatland in Xiaoxing’an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正>Testate amoebae have been routinely used in peat based paleoenvironment research.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
Hongkai LiWenjian JiaoWeiwei LiYoubao PuXiaolin Yang
文献传递
应用rioja软件包建立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被引量:10
2013年
应用R语言rioja软件包的加权平均(Weighted Averaging,WA)和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Weighted AveragingPartial Least Squares,WA-PLS)模型建立了长白山区泥炭藓泥炭地有壳变形虫与水位埋深(depth to water table,DWT)、pH和泥炭湿度的转换函数,为古环境定量重建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rioja软件包应用的实例和参考。结果表明水位埋深以WA-PLS模型最佳(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7.39 cm,R2=0.74);对于pH和泥炭湿度,WA-PLS第一分量和WA.inv都产生了最小的RMSEP和较高的R2值。pH的RMSEP为0.18,R2为0.72。泥炭湿度的RMSEP为1.95%,R2为0.62。如果泥炭剖面的有壳变形虫种类组成与本研究的训练样本集相同,水位埋深、pH和泥炭湿度可以分别以±7.39 cm、±0.18和±1.95%的平均误差进行重建。
李鸿凯李微微蒲有宝王从洋王松梅杨晓林
关键词:转换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