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8050400019)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官志平邵艳梁九根张茂林丁悦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人工关节
  • 1篇人工关节假体
  • 1篇磨损颗粒诱导
  • 1篇假体
  • 1篇骨溶解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骨质疏松症
  • 1篇关节
  • 1篇关节假体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篇黄健斌
  • 1篇丁悦
  • 1篇张茂林
  • 1篇梁九根
  • 1篇邵艳
  • 1篇官志平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对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对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影响。方法将42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A、B和C共3组,A组和B组各18只,C组6只。A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B组暂不处理;C组分离双侧卵巢,但不切除。饲养3个月后,从A组和B组中各随机选取6只及C组的全部大鼠,处死后行全身骨密度检查,并取右侧胫骨行显微CT(IxCT)和骨形态计量学检查。A组中剩余的12只大鼠随机分成A1和A2组,每组6只,A1组大鼠颅骨正中矢状缝骨外膜区域,注入5mg的金属钛颗粒悬浮液;在A2组植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同法将B组分为B1和B2组。14d后处死所有剩余大鼠,对大鼠颅骨行la,CT及病理切片以检测颅骨溶骨效应。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组的骨密度和胫骨骨形态计量学指标显著降低(P〈0.05),胫骨IxCT检查示骨小梁稀疏。A1组和A2组大鼠颅骨行la,CT检查溶骨不明显,病理切片检查示A1、A2、B1和B2组矢状缝骨外膜区域内溶骨面积分别为(0.262-I.-0.009)、(0.130±0.013)、(0.307±0.013)、(0.178±0.011)ra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物模型中,骨质疏松能减缓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过程。
官志平丁悦梁九根邵艳张茂林黄健斌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人工关节假体骨溶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