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1073)

作品数:10 被引量:214H指数:8
相关作者:谢德体魏朝富邵景安徐华蔡祖聪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稻田
  • 3篇甲烷排放
  • 2篇稻田甲烷
  • 2篇通量
  • 2篇土地管理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壤
  • 2篇排放通量
  • 2篇甲烷
  • 2篇CH
  • 1篇稻草
  • 1篇稻田甲烷排放
  • 1篇稻田土
  • 1篇稻田土壤
  • 1篇稻作
  • 1篇稻作区
  • 1篇英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质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句容农...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作者

  • 7篇谢德体
  • 6篇魏朝富
  • 4篇邵景安
  • 3篇蔡祖聪
  • 3篇徐华
  • 2篇王玲
  • 1篇李小平
  • 1篇张建国
  • 1篇唐晓红
  • 1篇沈其荣
  • 1篇李阳兵
  • 1篇廖宗文
  • 1篇卢维盛
  • 1篇阳作明
  • 1篇曹金留
  • 1篇刘海隆
  • 1篇任立涛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季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量的影响被引量:35
1998年
在西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场的田间试验表明 ,长期淹水是我国西南地区冬灌田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高于一般水田的主要原因 .土壤淹水前连续干燥的时间越长 ,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越低 ,但这种作用仅能维持一季水稻生长期 .冬灌田冬季排干 ,种植冬小麦 ,次年水稻生长期CH4平均排放通量可减少 63~ 72 % .如果我国西南地区冬灌田的水利设施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改冬灌为冬排 ,一年一季水稻为一水一旱 ,将可提高该类土壤生产力和大大减少我国稻田CH4排放总量 .
蔡祖聪徐华卢维盛廖宗文张建国魏朝富谢德体
关键词:稻田CH4排放
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6
2007年
研究使用常规犁耕-休闲(DTF),常规犁耕-小麦(DTW),保护耕作-休闲(CTF),保护耕作-小麦(CTW)4个处理,评价连续实验10a后保护性耕作对稻作区SOM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免耕和小麦种植的结合是稻作区一种较好的保护性耕作实践。它不仅显著增加SOM在土壤表层的聚集,而且它也通过改变SOM的组成和结构显著影响土壤胡敏酸的光谱和热解特性。相比其他处理,垄作免耕(稻麦)在0~10cm土层拥有最多的SOM含量,但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这一含量下降的也较为迅速。垄作免耕(稻麦)土壤胡敏酸在波长665nm处的光密度为0.122,465nm处为0.705,而常规平作(中稻)在这两个波长处却分别为0.062和0.321。垄作免耕土壤胡敏酸DTA曲线在360~365℃处放热峰的焓变值比常规平作低,1000~1050cm-1吸收峰常规平作也比垄作免耕强。垄作免耕土壤腐殖质的氧化稳定系数增高,表明长期垄作免耕土壤腐殖酸的缩合度增高,芳构化程度增强。通过保护性耕作和作物实践可以管理稻田土壤,维持充分的SOM积累,缓解土壤有机碳的丢失。
邵景安唐晓红魏朝富谢德体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质稻作区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2年
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文章对稻田甲烷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包括稻田甲烷排放的机理、规律;重点分析了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因素以及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措施。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以现有的田间数据为基础,建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模型,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变化。
王玲魏朝富谢德体
关键词:稻田甲烷排放影响因素
冬作季节土地管理对水稻土CH_4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4
2000年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水稻土CH4 排放的季节变化及冬作季节土地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冬作季节种植紫云英、淹水休闲及干燥休闲但泡水前施用稻草处理泡水后 3 0dCH4 排放量分别高达 13 3d观测期总排放量的 67.5 %、3 5 .5 %及 3 3 .3 % ,且在泡水后第 13天及水稻移栽后第 7、40、91天分别出现 4个CH4 排放高峰 ;而种植小麦和干燥休闲但冬作前施用稻草处理泡水后 5 5dCH4 排放量才占观测期总排放量的 6.74%和 0 .2 7% ,随后至水稻收获CH4 排放通量也不高 .冬作季节土地管理引起的水稻生长期土壤Eh季节变化的差异是造成CH4
徐华蔡祖聪李小平鹤田治雄
关键词:甲烷排放通量土地管理稻田
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6
2007年
利用大量农访数据,检查了家庭承包制度下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方面,测算了样点村现有土地流转状况及其农户解释。结果表明:流转规模,总体呈渝西经济走廊快于都市发达圈,更快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流转模式,转包已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和采用,而以现金兑换的出租和转让方式,也渐渐被部分农民所喜欢;流转用途,都市发达圈土地流转后土地利用主要向非农用转变,而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除小部分向非农用转变外,大部分土地流转后提高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权属在总量上制约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但这一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程度不仅影响区域土地流转的总体规模,而且是导致不同区域流转规模各异和流转方式演化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对农民是否愿意离土和采取何种方式离土具有决定性作用;土地流转管理包括权益保障管理和流转后土地用途管理,是规范土地流转主体行为,减少流转纠纷,保障土地流转依法展开的基础性力量。土地流转中,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农户心理及其对现有土地流转驱动因素的响应,对安排遵循市场规律和贯彻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土地流转制度意义重大。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户行为家庭承包
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运用半结构访谈法,研究了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农用地的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的因素指标,指标体系建立符合西部欠发达区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人为偏好;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的璧山县农用地等别与级别划分区际、区内差异均较明显,符合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资产化管理、集约化利用特点;半结构访谈法充分体现了农户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土地市场主体地位和基础性作用,为西部欠发达区县域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开展所需数据的获得提供了一有效可行的途径.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
关键词:指标体系农用地分等定级县域
大洪河水库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被引量:9
2007年
基于农户访问,结合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指标,分析了大洪河水库邻水库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淹没征占和移民安置征用。前者发生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而后者主要是打破了原有土地权属状况,并使地块更加零碎;库区人均耕地0·041hm2,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戒线。人均粮食和人均收入均较少,有30·25%的农户一年中有3个月缺粮,且35·27%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健康的和较健康的生态系统所占比重较少,分别由环库区缓冲带及水田和经济林果用地生态系统组成;人口快速增长是导致库区人地关系变革的关键因素,乡村经济低下决定库区移民的生产决策,而移民信仰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库区土地利用格局,是库区土地利用格局保持稳定的诱导性力量。
邵景安李阳兵魏朝富谢德体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稻田温度与甲烷排放通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稻田温度与CH4 排放通量有密切关系 ,通过灰关联分析发现稻田 5cm深处温度与CH4 排放通量关系最密切 ,水稻抽穗期CH4 排放通量达极大值 ,而完熟期CH4 排放通量达极小值。温度对CH4 排放通量的增效应明显 ,减效应较弱。稻田温度与CH4排放通量的关系呈S型曲线相关关系。
王玲谢德体刘海隆阳作明
关键词:甲烷排放通量灰关联分析抽穗期土壤温度
AN INSIGHT ON DRIVERS OF LAND USE CHANGE AT REGIONAL SCALE被引量:1
2006年
The studies of driving forces of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LUC) are to reveal the real motivation behind the LUC and its interacting mechanism, so as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the process of LUC. Presently, studies rooting from different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nd from different scales have deepened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to driving forces of regional LUC. Biophysical driving forces a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have the cumulating effects. Human driving forces are relatively active, and are main driving forces of short-term regional LUC. Existing regional LUC models can answer the three main problems: which contribution (why), which location (where) and what rate (when). But, regional land use system is defined as the self-organized system, usually affected by the cri- tical value area and sudden change, and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stage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critical threshold and break on land use system, the studies of LUC driving forces will aim at following priority areas: data linkage between remote sensing and no-remote sensing data; underlying driving force identification; driving factor quantification; driving factor scale dependence; and driving process integration simulation.
SHAO Jing-anWEI Chao-fuXIE De-ti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地管理土地资源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特点被引量:8
2000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观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前茬是否施用稻草的爽水性稻田的甲烷排放情况。结果表明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明显的规律性 ,烤田前甲烷排放量较大 ,烤田期间甲烷排放并不明显减少 ,但烤田后甲烷排放下降显著 ;前茬覆盖稻草对稻田甲烷排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水稻整个生育期稻田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甲烷排放通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出现两种类型的日变化 ;尿素用量对甲烷排放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水稻产量高低与甲烷排放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曹金留任立涛汪国好徐华蔡祖聪沈其荣
关键词:稻草甲烷排放水质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