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8-01)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安录牛海鹏崔新蕾凌雪冰王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国土资源部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地资源
  • 3篇生态
  • 3篇耕地
  • 2篇地数
  • 2篇社会建设
  • 2篇生态补偿
  • 2篇两型社会
  • 2篇两型社会建设
  • 2篇耕地数量
  • 1篇地城
  • 1篇信息熵
  • 1篇意愿
  • 1篇意愿调查
  • 1篇意愿调查法
  • 1篇载力
  • 1篇征地
  • 1篇征地补偿
  • 1篇征地补偿价格
  • 1篇整治
  • 1篇支付意愿

机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张安录
  • 3篇牛海鹏
  • 2篇崔新蕾
  • 2篇马爱慧
  • 1篇张合兵
  • 1篇王湃
  • 1篇凌雪冰
  • 1篇汪晗
  • 1篇李瑞华
  • 1篇胡漪
  • 1篇司朝霞

传媒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2009年中...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广东土地科学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7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转移发展权对于开发的影响分析
本文在基于美国传统的区划(zoning)的基础上,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分别分析统一规划下的个体开发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最佳选择开发总量,和可转移发展权制度下的个体开发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最佳选择开发总量。并以武汉市为例,分析可转移...
汪晗张安录
关键词:土地资源
基于信息熵的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陵水县1997—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基本原理,对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陵水县1997—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先缓慢增长、再加速增长的变化过程,总趋势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2)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依次可分为生态保育区、风景旅游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农业建设区和综合产业发展区5个区域;3)利用主成分分析,经济因素和人口结构对陵水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重大。
崔新蕾张安录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主成分分析
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选取典型区域作为研究靶区。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本生态系统单元,大致估算了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跨区域的生态补偿。通过对补偿标准的估算,分析现存土地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构建相应公平、高效的公共政策体系,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马爱慧张安录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生态足迹
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
目的:探讨土地资源的跨区域的生态补偿问题。方法:实证分析。结果:①研究表明生态补偿的价值量非常大;②众多城市中有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抚顺、齐齐哈尔、伊春生态补偿量为负值,即是获得生态补偿城市,而其他城市都是正值,应该支付生态...
马爱慧张安录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补偿承载力两型社会
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建立及其应用--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16
2009年
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原则及行政区划完整性原则,将全省划分为9个评价区;在明确各分区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基础上,针对各分区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对整治后耕地质量影响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分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指标分级和权重赋予;运用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区间划分、相关分析和样点验证方法构建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并提出该标准在土地整治项目设计、验收和基本农田调整等方面的应用过程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显示:①引入评价因素可比性修正、光温生产潜力修正和产量比系数修正,可有效消除因分区选取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及基于不同指定作物进行综合指数测算而产生的差异性,从而测算出具有全省统一性和可比性的整治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为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划分提供了依据和基础;②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可划分为5个等别,各等别对应的基准作物生产能力区间分别为≥17808kg/hm^2、(15408~17808)kg/hm^2、(13008~15408)kg/hm^2、(10562~13008)kg/hm^2、<10562kg/hm^2;③基于全省统一性和可比性的整治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所构建的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能够作为测度整治后耕地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
牛海鹏张安录张合兵司朝霞李瑞华
关键词:整治耕地
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被引量:5
2008年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文章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耕地生态位的特征、演替规律作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度区域耕地数量变化态势、方向和速度的数学模型——耕地数量生态位(宽度)及其扩充压缩度模型,并运用模型对焦作市1998~2004年期间耕地数量扩充压缩态势、方向、速度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4年期间,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整体呈逐年压缩趋势,且耕地数量生态位的压缩与林地和建设用地数量生态位的扩充直接相关,即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建设占用;(2)焦作市各县(市、区)耕地数量生态位压缩度相差较大,反映出焦作市耕地数量空间变化速度的差异性;(3)焦作市各年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度均小于河南省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度,表明焦作市各年耕地数量减少速度均大于河南省耕地数量减少速度;(4)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的扩充压缩具有重要环境效应,并影响和制约着耕地生态背景质量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
牛海鹏张安录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应
CVM评估休闲农地的存在价值——以武汉市和平农庄为例被引量:19
2009年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和平农庄为例,对休闲农地的存在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在武汉市对和平农庄样本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法(CVM)进行估算。研究结果:(1)年龄与支付意愿呈显著负相关;(2)被调查者是否为公务员与支付意愿值显著负相关;(3)取支付意愿值的中位值41.5元计算得出和平农庄的存在价值为33684166.67元。研究结论:休闲农地的存在价值量巨大,应在估算农地总价值及农地保护决策中引起重视。
王湃凌雪冰张安录
关键词:土地资源条件价值法
基于CVM的征地补偿价格测算——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意愿调查法等方法,通过调查农户受偿意愿和市民支付意愿,测算出荆门市基于农户最低受偿意愿的征地补偿价格为85.77万元/公顷,基于市民最高支付意愿的征地补偿价格为147.03万元/公顷。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受偿意愿和市民支付意愿决策的显著因子;为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胡漪张安录
关键词:征地补偿价格意愿调查法受偿意愿支付意愿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然后从耕地数量生态位和效益生态位耦合关系入手,构建了效益生态位驱动力系统和效益生态位驱动力测度模型,并分别从城乡结合部、农林交错区和整理复垦开发区等局部空间具体分析了效益生态位驱动力系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过程。同时指出,耕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元在利用过程中具有主导效益效应,即耕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元主导效益生态位的大小及生态位差对耕地数量生态位的扩充、压缩及扩充压缩的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最后,运用所构建的耕地效益生态位测度模型和作用机制,对焦作中心城市和六县(市)城乡结合部1997年~2006年耕地数量变化的效益生态位驱动力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行了总体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耕地与建设用地主导效益(经济效益)生态住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分异性,这是耕地数量减少和空间变化差异性的重要原因。总之,文章将耕地数量变化与其驱动机制研究纳入到一个体系当中,即耕地数量生态位变化规律、动态特征是其效益生态位变化和空间分异性的直接反映和外在表现,从而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牛海鹏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例,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科学评估农地资源的选择价值,将其纳入流转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减缓城市边缘区农地非农化的速度。研究结论: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地流转为其他不同用途土地的选择价值,拥有一期选择权的农地流转开发为综合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3.31元/m2,流转为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43.90元/m2,流转为居住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4.72元/m2,流转为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15.83元/m2。
崔新蕾张安录
关键词:土地资源农地城市流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