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101318)
-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凯华张文英王会张雄方正武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苦荞地方品种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从120对SRAP标记中筛选出的多态性丰富的23对引物组合,分析主要来源于湖北鄂西南地区的28份苦荞麦农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8份苦荞麦品系分属两大不同的类群,第一大类包括3个不同的亚类;第二大类包括两个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大类群间存在相互渗透的情况,说明材料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和种质渗透。经综合比较分析,推断湖北省鄂西南地区是我国苦荞麦的一个生态分布中心。
- 张文英方正武王凯华
- 关键词:苦荞麦SRAP标记
- 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以10份长江流域种植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为材料,分析与油菜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结果显示,植株性状中变异最大的是分枝部位,变异最小的是千粒重,表明进行株型改良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模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主要有角果数和千粒重,表明产量的增长有赖于角果数的增加及千粒重的增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相关农艺性状综合为四大类:产量性状、株高性状、分枝性状及主花序性状。
- 张文英王凯华
- 关键词:NAPUS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甘蓝型油菜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关系分析被引量:22
- 2012年
- 以分属冬性、半冬性、春性类型的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进行了2年试验,比较了不同材料间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分析了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构建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研究了两类指标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试验结果表明,部分材料间SPAD值差异极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在部分材料间差异极显著,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材料间无差异。甘蓝型油菜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正向显著相关,其中与叶绿素总量相关程度最高(r=0.9082),其次是与叶绿素b的相关(r=0.8366)。SPAD值及叶绿素含量年际间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受年际间环境影响较大。
- 张文英王凯华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SPAD值叶绿素含量
- 甘蓝型油菜早抽薹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表型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以欧洲冬性甘蓝型油菜材料Tapidor为早抽薹供体亲本,以中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7号为轮回亲本,利用分离群体对抽薹性状等进行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初步构建了2个早抽薹近等基因系(BC6F4)。对两个近等基因系及其轮回亲本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调查鉴定,以评价其近等性。结果表明,构建的两个近等基因系的早抽薹性状表现整齐,分别比轮回亲本抽薹时间提早42 d和45d;除抽薹性状,部分生育期性状与轮回亲本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其中1个近等基因系形态学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近等基因系群体内还存在一定的分离。
- 张文英王凯华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
- 国内外甘蓝型油菜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用SSR分子标记对国内外4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5对引物共扩增出326个位点,多态位点281个,多态性比率为86.2%;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7.2和6.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374~0.856,平均为0.699。遗传相似系数在0.48~0.79之间,参试材料差异较大;以0.51为阈值将48份参试材料划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3大类群,3大类群间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程度的渗透,说明材料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说明SSR标记能够较全面地反应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能够为种质的保存提供帮助,同时可以用来分析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对育种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王凯华张文英王会张雄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SS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