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8-1)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剑锋张秋英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利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麦的主要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各性状的重要性排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试验通径分析中得到的贡献率大小及次序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关联度有所不同,但有效穗数、穗粒数均为最重要的2个性状,对提高产量起重要作用。
- 陈剑锋陈登耀张秋英
- 关键词:小麦通径灰色关联
- 粒苗多用型福大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3
- 2012年
- 为适应福建省生产发展的需要,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闽诱3号麦株,诱发变异、选育出粒、苗多用型二棱皮大麦新品种福大麦1号。文章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其籽粒、麦苗产量表现及其蛋白质、17种氨基酸、SOD酶活性等进行了检测和多品种比较。针对该品种的不同栽培用途,总结出进行籽粒、麦叶、青大麦生产应采取的相应栽培技术措施。
- 张秋英陈剑锋
- 关键词:栽培技术
- 2007—2008年度福建省小麦新品种区试结果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对2007—2008年度福建省小麦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种莆312和小福1号综合表现良好,连续2 a比对照增产极显著。
- 罗维禄陈登耀陈剑锋张秋英
- 关键词:小麦
- 不同品种大麦苗产量及营养差异比较被引量:10
- 2011年
- 对福建省选育的、生产上正在种植利用的5个大麦品种的麦苗产量及其3种营养含量进行比较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大麦品种多次收割的麦苗产量,以及叶片中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都存在明显差异。福大麦1号除了叶绿素含量比闽麦02稍低外,麦苗产量、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都比其它4个品种优越。试验认为,进行大麦品种筛选对于麦苗产品生产开发是必要的。
- 张秋英陈剑锋
- 关键词:大麦麦苗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