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3DEB5J056)
-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季生高锐李秋生朱海华王海燕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位场自动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意义被引量:11
- 2006年
- 本文首先叙述了重、磁异常自动反演技术的特点。与传统的定性分析重、磁场分布特征的方法不同,重、磁异常自动反演方法通过反演得到地下场源分布,即地下密度或磁性的分布特征。由于密度体或磁性体与地质体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这种新一代重、磁解释成果及图件将成为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地质构造的基础材料。文中不但阐述了该方法的研究现状,同时也说明了存在的问题。
- 张季生
- 关键词:位场密度分布
- 松潘—甘孜和西秦岭造山带地球物理特征及基底构造研究被引量:32
- 2007年
- 本文对松潘—甘孜和西秦岭造山带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基底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的基底性质相似,均具有扬子块体的构造属性。褶皱基底的分布范围为:西南部以二道沟—玉树—理塘为界;东至青川—都江堰,即龙门山断裂带;北部边界由西到东,沿昆仑南缘至花石峡,然后转向北东,沿兴海—夏河—西和展布。在深地震测深和高温、高压岩石密度研究结果的约束下对重力资料进行反演,得到该地区的基底起伏。反演结果表明:松潘—甘孜—西秦岭地区的基底深度为1.3~8.6 km(以海平面起算)。阿坝—甘孜—道孚以及夏河—泽库—兰州一带为基底隆起区;若尔盖—唐克—红原、花石峡—达日和达日东南一带为基底凹陷区,其中红原附近基底深度达8.6 km,为全区基底深度最大的地方。
- 张季生高锐李秋生王海燕朱海华
- 关键词:松潘-甘孜西秦岭基底航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