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Lslktsz201l-056)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东红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理性最强、知识点最多、课时相对较少的一门课,为了增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必需。文章对何谓教学设计,尤其是"原理"课教学设计进行释义;对"原理"课宏观教学设计相关问题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凝练、教学起点厘定、教学策略选用、教学评价设计等进行简析;对各章进行微观教学设计。
- 王东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探析
- 2012年
- 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设置方案以来,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想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是要有"好的‘思政课’教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11月16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以"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下简称"讲话")为题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好的"思政课"教师,"既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仔细思考这三个方面要求,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地体现在"思政课"教师身上就是"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下面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师为例,来理解"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 王东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