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02021)

作品数:16 被引量:231H指数:10
相关作者:侯健陈月明李振泉张顺康王克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剩余油
  • 7篇渗流
  • 6篇网络
  • 5篇剩余油分布
  • 5篇网络模型
  • 5篇微观渗流
  • 5篇聚合物驱
  • 3篇岩石
  • 3篇原油
  • 3篇渗流机理
  • 3篇水解聚丙烯酰...
  • 3篇图像
  • 3篇图像处理
  • 3篇酰胺
  • 3篇聚丙烯
  • 3篇孔隙
  • 3篇含水
  • 3篇高含水
  • 3篇丙烯酰胺
  • 3篇采收率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2篇侯健
  • 7篇陈月明
  • 5篇张顺康
  • 5篇李振泉
  • 3篇成国祥
  • 3篇王克文
  • 3篇孙仁远
  • 2篇曹绪龙
  • 2篇关继腾
  • 2篇谷建伟
  • 2篇彭文丰
  • 2篇宋新旺
  • 1篇孙建孟
  • 1篇施晓乐
  • 1篇乐友喜
  • 1篇张本华
  • 1篇翟世奎
  • 1篇高德波
  • 1篇高达
  • 1篇束青林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力学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三维网络模型构建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岩石网络模型的构建是实现微观渗流实验和模拟研究有机结合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基于CT扫描图像的三维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借助工业用微焦点CT系统,获取一系列的能够真实描述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和流体分布的CT切片图像.在提取孔隙空间骨架、喉道信息以及孔隙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网络模型,实现CT三维图像信息向孔隙/喉道大小分布以及拓扑信息的转化.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能够在保持几何学特征和流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的孔隙和喉道来表征岩石内复杂的孔隙空间.将水驱和聚合物驱CT实验与网络模拟结果对比,所建三维网络模型计算参数与室内实验获得的孔隙度、绝对渗透率、相渗曲线和微观剩余油分布等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表征岩石微观的孔喉尺寸和拓扑性质.
侯健李振泉张顺康曹绪龙宋新旺高德波
关键词:网络模型聚合物驱微观渗流
岩心CT微观驱替实验的图像处理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针对CT微观驱替图像的特点,考虑图像中像素的空间分布,提出利用指示克里金方法分割图像。对不同驱替阶段的CT微观驱替图像进行分割,并和传统的简单阈值法的分割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计算孔隙度等参数并结合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指示克里金方法分割CT微观驱替图像克服了传统分割方法的缺陷,因而能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
张顺康陈月明侯健施晓乐
关键词:CT剩余油孔隙
聚合物驱微观渗流实验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聚合物驱微观渗流实验是研究聚合物驱微观渗流机理,认识剩余油分布及形态的有效手段。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整套聚合物驱微观渗流图像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剩余油和孔隙、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研究、剩余油几何形状特征的描述、以及渗流参数的计算等。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初期,剩余油以条带状和网络状为主;在驱替中期,由于聚合物的粘弹性作用,剩余油富集带形成,网络状剩余油占了较大比例;在驱替末期,剩余油以斑状、条带状和网络状为主。
侯健张顺康袁士宝
关键词:聚合物驱图像处理剩余油微观渗流
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的网络模型模拟被引量:18
2006年
利用网络模型研究了储层特性(孔隙半径、连通性、均质性和润湿性)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含量及微观分布形态的影响。在模型中考虑了聚合物的非线性粘性、吸附和捕集等特性。将微观剩余油分为孤立状、条带状和网络状3种不同的分布形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孤立状剩余油增多,网络状剩余油减少。随着连通性的增强,孤立状剩余油增多,其他两种形式剩余油变化趋势复杂多样。储层均质性对孤立状和网络状剩余油的影响均比较明显。在3种影响因素下,网络状剩余油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孤立状和条带状。随着储层润湿性的增强,剩余油饱和度降低的速度减慢。
王克文孙建孟关继腾侯健
关键词:网络模型聚合物驱剩余油数值模拟
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宏观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处于高含水开发期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流体性质和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而经典数值模拟并没有考虑微观孔喉特征的影响。为此建立了描述微观孔喉特征的地层孔隙网络模型,并对构成网络的基本连线单元进行改进,使网络模型能更细致地描述油水分布特征和水驱油微观机理。利用逾渗理论计算了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将其应用到经典数值模拟计算中,实现了微观渗流机理与宏观数值模拟计算的结合。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得到的基于微观特征的剩余油分布更符合地下实际流体分布,其结果可为调剖堵水、化学驱提供技术参数。
谷建伟
关键词:微观渗流机理网络模型剩余油分布高含水开发期
HPAM/AlCit胶态分散体系段塞驱油试验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柠檬酸铝(A lC it)合成了可用于油田高含水期段塞驱油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态分散体系(HACDS)。利用人造岩心和岩心流动实验装置进行了HACDS段塞驱油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入HACDS段塞后,水驱压力明显升高;HACDS段塞可以在水驱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并可降低采出液含水率;HACDS重复驱油有效,但提高采收率效果变差;成胶时间对HACDS段塞驱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HACDS中的HPAM浓度要与岩石的渗透率相匹配。该研究对于进行胶态分散体系驱油现场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孙仁远成国祥彭文丰侯健
关键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成胶时间高含水期
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被引量:70
2005年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状因子愈大,孔隙中存在剩余油概率愈大;对于水湿性储层,孔隙半径增大,形状因子减小,产生剩余油的概率反而增加。具有合适配位数的孔隙,驱油效率较高,较大或较小配位数情况下孔隙中都容易产生剩余油。无论是水湿、油湿还是中性储层,随着孔喉比的增大,总体上孔隙中存在剩余油的概率加大。
李振泉侯健曹绪龙陈月明宋新旺王克文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润湿性储层参数
HPAM/AlCit胶态分散体系成胶性能评价及其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为主要材料合成了可用于油藏深部调驱的新型胶态分散体系(HACDS),评价了HPAM浓度、放置时间、HPAM/AlCit质量比对HACDS成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自吸吸入法研究了HACDS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HPAM浓度的增加,HACDS的成胶时间缩短;随放置时间的增加,HACDS的粘度增大;HPAM/AlCit质量比对HACDS成胶时间有一定的影响;HACDS的注入可使岩石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HACDS的注入量对相对润湿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认为HACDS在岩心中形成吸附膜是导致岩心润湿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孙仁远彭文丰成国祥张林王磊
关键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成胶
聚合物驱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分布规律被引量:26
2010年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定义了"聚合物驱受效剩余油饱和度"新概念,研究了聚合物驱作用下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受效剩余油在油藏中的分布部位和形态,讨论了储层韵律性、原油黏度和注聚用量对受效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效剩余油在油层内纵向上主要分布于注入水窜流区的上部,呈斜纺锤体形状,平面上受效区域则位于注采井间,呈环状分布。不同韵律储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受效剩余油分布有所不同。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受效剩余油主体区向油层底部移动,且受效剩余油饱和度峰值降低。随着注聚用量的增多,受效剩余油范围沿斜纺锤体的轴线向两侧扩大。
侯健杜庆军束青林张本华高达
关键词:油藏模拟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原油黏度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提高采收率潜力预测被引量:10
2004年
将近年来在统计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中,对自组织、改进型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方法在提高采收率潜力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3种方法的对比研究表明,在所用样本较少的条件下,支持向量机方法能够兼顾模型的通用性和推广性,即由有效的训练集样本得到的小的误差能够保证对独立的测试集的误差仍保持较小,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侯健乐友喜王才经陈月明贾国通
关键词:统计学习理论测试集BP神经网络提高采收率改进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