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074)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彭卫红温文婷郭勇叶小金贾定洪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成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优秀论文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银耳芽孢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萌发状况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设计了5种培养基配方,观察比较6株银耳芽孢菌株在这些培养基上的银耳菌丝萌发情况,筛选出能够较好萌发银耳菌丝的培养基。结果表明,2和5号培养基,芽孢生长没能够萌发成菌丝,特别是5号培养基,芽孢形态清淡,流动性强;1、3和4号培养基银耳芽孢形态呈粘稠状,部分银耳菌株芽孢能够萌发成银耳菌丝,较为合用于银耳菌种的扩繁和保藏。3号培养基用作银耳芽孢萌发成菌丝培养基效果明显。
- 郭勇叶小金甘炳成彭卫红黄忠乾
- 关键词:银耳芽孢培养基
- 中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中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的分类地位及遗传多样性,为香灰菌资源利用和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18S-28S rDNA间隔区(ITS4/ITS5)的PCR扩增和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16株供试菌株ITS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株与Annulohypoxylon stygium关系最为接近,同源性高达99%。从7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1个多态性好的引物,共获得62条ISSR标记。以相关系数0.7为阈值,将16株菌划为5个遗传组,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结论】中国主栽银耳地区的香灰菌遗传资源较为丰富,这为利用香灰菌资源选育新品种提供了可能。
- 温文婷贾定洪郭勇孙群杨志荣彭卫红
- 关键词:银耳伴生菌聚类分析
- 银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酶学特性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从不同地区采集引进了银耳菌株共14株,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14株银耳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75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引物,共获得10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占条带总数的6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70%时,14个菌株可以划分为4个类群,且类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表明供试菌株在DNA分子水平上存在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纤维素酶活性,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酶活力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的14株银耳菌株纤维素酶活大小在1.300~0.922间,纤维素酶活性很低,酶活力差异显著,且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 梁勤温文婷叶小金高远强张小平彭卫红
- 关键词:银耳ISSR纤维素酶SP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