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9072)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5
相关作者:耿海清陈帆欧阳志云徐卫华王学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煤炭
  • 2篇地震
  • 2篇汶川地震
  • 2篇环境管理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生境
  • 1篇战略环评
  • 1篇生境
  • 1篇生境丧失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问题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敏感性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特征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多样性保...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机构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淮南矿业集团

作者

  • 6篇耿海清
  • 4篇陈帆
  • 3篇徐卫华
  • 3篇欧阳志云
  • 2篇王学志
  • 2篇安祥华
  • 1篇陈杰
  • 1篇王萌
  • 1篇马铭锋
  • 1篇仇昕昕
  • 1篇王文杰
  • 1篇白杨
  • 1篇张晋东
  • 1篇郑华
  • 1篇董仁才
  • 1篇李中和
  • 1篇刘杰
  • 1篇周艳欣
  • 1篇马力强
  • 1篇赵玲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煤矿开采
  • 1篇煤炭经济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三峡环境与生...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对都江堰地区大熊猫生境的影响被引量:32
2008年
为了明确汶川地震破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选择在都江堰地区采用遥感数据解译和GIS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此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及其产生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的植被破坏区面积为12862hm2,其中78.64%的破坏区位于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部。地震破坏区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2400m,坡度20~55°之间的山坡上。地震造成都江堰地区21.63%的大熊猫生境丧失,其中海拔2200~3000m之间的大熊猫生境丧失比例较大。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程度严重,震后的生境斑块数量是震前的7.7倍。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生境丧失更为严重,其丧失比例为32.15%,而保护区外部的大熊猫生境丧失较轻,其丧失比例为9.83%。地震造成该地区大熊猫生境丧失严重,生境破碎化加剧,为了增加大熊猫可利用的生境,在震后恢复重建中应当避免在大熊猫生境中开展旅游。
王学志徐卫华欧阳志云张晋东
关键词:汶川地震大熊猫生境丧失
淮南潘谢矿区煤炭开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5
2011年
为分析我国煤炭开发环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耕地损失和居民搬迁、景观和空间结构变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对淮南潘谢矿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环境管理中存在对未稳定沉陷区的治理重视不足、居民搬迁安置工作缺乏长远考虑、污染控制要求欠严格、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不配套等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最后,在总结潘谢矿区环境治理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样适用于其他煤炭资源富集区的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的建议,包括建立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机制、建立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坚持一个矿区一个业主的开发模式等。
耿海清陈帆赵玲安祥华仇昕昕王萌
关键词:煤炭开发环境治理
煤炭富集区开发模式解析——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力度空前加大,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火电—煤化工一体化开发的态势。然而,煤炭资源富集区大多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这一开发模式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存在尖锐冲突。重点剖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电、煤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现有开发模式的可持续性较差、生态和景观破坏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建设具有盲目性。要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调整区域开发模式,控制资源开发范围,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并探索适用的生态建设模式。从长远来看,要实现煤炭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通过国土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规范的生态补偿机制,编制综合性区域开发规划,并加强矿区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耿海清陈帆刘杰安祥华蔡斌彬
关键词:煤炭富集区
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区划被引量:13
2010年
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容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研究以淮河流域为案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酸雨比较敏感,盐渍化和沙漠化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和苏东沿海,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沂蒙山区、江淮丘陵和桐柏山,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5.0%、9.0%。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和GIS技术,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3级区划方案。方案将整个流域划分为3个脆弱生态区1、3个脆弱生态亚区和43个脆弱生态地区,一级分区即伏牛山-淮阳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态区、黄淮平原盐渍化沙漠化脆弱生态区和山东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态区。脆弱生态分区为确定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恢复的重点和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杰欧阳志云郑华徐卫华
关键词:脆弱生态区生态敏感性生态环境问题区划淮河流域
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与对策被引量:32
2008年
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鉴定生态保护重要地区是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的前提与基础。选取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以及水源涵养重要性这3个指标,评价了地震重灾区51个县(市区)的生态保护重要性。研究表明,生态保护极重要地区面积约为3.5×104km2,约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26.7%,主要分布于邛崃山系北部的汶川与四姑娘山地区,以及岷山山系的大部分地区;而生态保护重要地区面积约为4.6×104km2,约占整个研究区域的34.5%,主要分布于评价区的西部与东北部;其余地区为生态保护一般地区。建议在灾后重建时对生态极重要地区进行严格保护,禁止开展大型开发建设活动,并控制这些地区的人口规模。另外,生态保护重要地区的开发活动应该受到限制。并通过开展生态补偿,结合正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与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措施,促进灾区生态功能的恢复。
徐卫华欧阳志云王学志王文杰董仁才白杨
关键词:汶川地震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生态恢复
煤炭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划分——以内蒙古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我国业已开展的自然区划、部门区划、经济区划和功能区划均难以作为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单元,以至于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全国"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论文提出了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的概念并在内蒙古的煤炭开发领域进行了应用。在分区过程中,针对煤炭开发的生态影响、水资源影响和土地资源影响三类主导影响,构建了与行业特点相对应的生态敏感性指数、水资源敏感性指数和土地资源敏感性指数。在此基础上,以县为基本评价单元,对内蒙古进行了三类敏感性指数的分区,进而通过指数组合,将全区共划分为4类煤炭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对每个类型区的煤炭资源条件、开发现状及主要资源环境制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分区环境管理要求。
耿海清
关键词:煤炭环境管理类型区
煤炭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比选初探被引量:4
2012年
文章首先归纳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而根据煤炭矿区开发的水资源影响及其特点,分析了各种方法在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适用性,认为水资源供需平衡法比较符合矿区实际,适用性较强。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法的通用模式进行了调整,提出了适合煤炭矿区规划环评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周艳欣耿海清陈帆李中和马力强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
以战略环评缓解重化工业时代的资源环境压力被引量:2
2009年
从近年来重化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产业转移及城镇化特点分析,认为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时代。重化工业发展存在规模盲目扩张、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量大等方面的问题,对资源环境构成较大压力。战略环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宏观管理中,应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科学限定产业规模,参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产业宏观布局,以循环经济为主线优化工业园区企业布局,并积极探索针对相关战略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耿海清陈帆马铭锋
关键词:战略环评重化工业资源环境
国外分区环境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4
2012年
将环境管理融入空间规划,通过科学引导形成规范的空间开发秩序,是从决策源头防止出现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国外的一般做法是将环境保护要求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对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进行专门整治,设立专门的保护区域,以及在环境标准中体现区域差异。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考虑编制综合性国土规划,制定一揽子区域政策来系统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增强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实施环境优先战略。
耿海清
关键词:环境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