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7F5033)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相关作者:耿宝荣林玲钟碧瑾陈朝霞黄修平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毒性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以中华蟾蜍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对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1.147mg/L,其毒性为中级;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T-AOC在出现兴奋效应后随即下降;蝌蚪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GSH-ST活性较对照组有极显著的提高。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会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
- 黄修平江沄耿宝荣
- 关键词:高效氯氰菊酯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S转移酶毒性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遗传毒性被引量:4
- 2010年
- 以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为研究对象,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慧星试验,SCGE)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其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随着农药质量浓度的增加,蝌蚪红细胞的损伤率(拖尾率)及DNA损伤程度随之增加;在浓度为3×10-2 mg/L的甲维盐溶液中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镇海林蛙蝌蚪红细胞的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有显著的提高;甲维盐的剂量与蝌蚪红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甲维盐对两栖动物蝌蚪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在检测环境污染物对两栖类的遗传毒性方面,慧星试验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 方晓清陈朝霞林玲耿宝荣
- 关键词:遗传毒性彗星试验
- 乐果和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有机磷农药乐果和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黑眶蟾蜍蝌蚪的死亡率随着乐果和三唑磷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水温21~25℃条件下,乐果对黑眶蟾蜍蝌蚪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5.5mg/L、61.0mg/L和56.9mg/L,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7mg/L、2.34mg/L和1.70mg/L.显示了乐果和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 施利祥薛清清陈承华钟碧瑾林玲耿宝荣
- 关键词:乐果三唑磷急性毒性
- 杀虫剂三唑磷对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蝌蚪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检测了不同浓度(0、0.2、0.4、1.2、2.0、2.8mg·L-1)的三唑磷溶液对沼水蛙蝌蚪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唑磷染毒24h(≥1.2mg·L-1)及72h(≥0.2mg·L-1)后,蝌蚪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比对照组均有极显著的提高.在同一时间下,随着三唑磷浓度的增大,蝌蚪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总体上随之增加;在同一浓度下,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低浓度组(≤0.4mg·L-1)微核率出现逐渐升高趋势;高浓度组(≥1.2mg·L-1)微核率则先增加后降低.染毒24h后,彗星试验的各项指标Tail Length、Comet Length、Tail Moment和Olive Tail Moment均随三唑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现极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当三唑磷浓度达到0.2mg·L-1时,与对照组相比,DNA总体损伤水平(Comet Assay Tail Factor)显著提高.实验表明三唑磷对蛙类蝌蚪会造成一定的遗传损伤,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在检测污染物对蝌蚪的遗传毒性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钟碧瑾黄增财林玲房振华耿艳耿宝荣
- 关键词:三唑磷微核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遗传毒性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镇海林蛙蝌蚪的死亡率随着甲维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水温15℃条件下,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53 mg/L和0.129 mg/L,其安全浓度为0.0129 mg/L.显示了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 陈朝霞方晓清林玲耿宝荣
- 关键词: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2种蝌蚪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被引量:2
- 2012年
- 以黑眶蟾蜍蝌蚪及中华大蟾蜍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检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2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当质量浓度达到0.02mg.L-1的甲维盐处理24h,黑眶蟾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提高;当质量浓度达到0.01mg.L-1的甲维盐处理48h,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提高;在一定质量浓度和时间范围内,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甲维盐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而增加,并显示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甲维盐对2种蝌蚪的红细胞造成显著的遗传损伤.
- 江沄苏圣坚张俊思黄修平耿宝荣
- 关键词:黑眶蟾蜍中华大蟾蜍蝌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核核异常
- 伊维菌素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遗传毒性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评价伊维菌素对斑腿泛树蛙蝌蚪遗传毒性的影响,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方法 (SCGE)检测在不同质量浓度伊维菌素溶液(0.000 5,0.004 0,0.007 5,0.011 0,0.014 5 mg·L-1)中处理48 h和96 h后斑腿泛树蛙蝌蚪血红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随着伊维菌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蝌蚪血红细胞的DNA损伤率和DNA的总体损伤程度随之增加.在质量浓度为0.000 5 mg·L-1的伊维菌素溶液中处理48 h后,蝌蚪血红细胞的DNA损伤率出现极显著的提高;当伊维菌素的质量浓度达到0.007 5 mg·L-1时,蝌蚪血红细胞的DNA损伤率和DNA总体损伤程度均出现极显著的提高;在同一处理时间内,伊维菌素质量浓度与DNA总体损伤程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对两栖动物蝌蚪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存在着影响水生态平衡的风险.
- 张玲玲李乔云耿宝荣
- 关键词:伊维菌素单细胞凝胶电泳遗传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