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05ZD05)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宋文刚赵莉叶欣侯刚常维山更多>>
相关机构:泰山医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树突细胞
  • 2篇逃逸
  • 2篇小鼠
  • 2篇免疫逃逸
  • 2篇肝炎病毒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胸腺
  • 1篇胸腺五肽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疫病

机构

  • 8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宋文刚
  • 4篇赵莉
  • 2篇孙英峰
  • 2篇侯刚
  • 2篇常维山
  • 2篇叶欣
  • 1篇徐兴鲁
  • 1篇白波
  • 1篇李松
  • 1篇柴家前
  • 1篇葛忠民
  • 1篇邹玉红
  • 1篇杨雪
  • 1篇王振勇
  • 1篇李雅林
  • 1篇魏绪庭
  • 1篇万宝美
  • 1篇赵苗青
  • 1篇刘丽霞
  • 1篇范华

传媒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肝炎病毒利用DC-SIGN逃逸机体免疫作用
2007年
DC-SIGN是DC表面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受体.一方面,DC借助DC-SIGN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另一方面,DC-SIGN又成为某些病原微生物如肝炎病毒借以逃逸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靶分子.我们就DC-SIGN的结构及功能、与病毒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赵莉宋文刚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DC-SIGN肝炎病毒免疫逃逸
PCR技术在附红细胞体感染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以猪附红细胞体(E.suis)为例,建立套式PCR方法,定性测定E.suis感染大鼠血液中DNA,检验套式PCR方法在其动物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阳性血液样品分别经腹腔、皮下及肌肉感染大鼠,定期采血,进行常规血涂片染色,并从血液中分离纯化E.suis,提取DNA,进行套式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套式PCR经扩增后得到了一长度为498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见感染大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可以用大鼠建立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动物模型;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方式有以下几种:腹腔、皮下及肌肉感染。在隐性感染的整个阶段,PCR方法依靠其高敏感性,作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大鼠模型检测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孙英峰宋文刚王振勇常维山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
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逃逸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树突状细胞可借助其表面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发挥免疫调节作用,Toll样受体是某些病原微生物借以逃逸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靶分子,本文主要探讨Toll样受体的结构及功能、及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0-01/2007-03期间有关树突状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及DC-SIGN受体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文献,检索词“TLRs,DC-SIGN,antiviral immunity,HBV,HCV”,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取树突状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和DC-SIGN及其抗感染免疫的相关文献,删除与Toll样受体或DC-SIGN抗感染免疫相关性不大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5篇相关文献,3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2篇文献中,12篇是与选取标准无关的研究,20篇属于重复研究。资料综合:目前已发现13种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其中11种表达于人类细胞。Toll样受体不同程度的表达于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上Toll样受体,构成一类独特的模式识别受体,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参与者,它能选择性识别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所携带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活化与成熟,产生细胞因子,引发针对病原微生物的适应性免疫应答。DC-SIGN与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之间有交叉联系,而这些交叉联系可导致免疫细胞活化或T细胞抑制。对于Toll样受体和DC-SIGN在人类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尚浅。结论:Toll样受体在一些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莉宋文刚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肝炎病毒免疫逃逸
含有非甲基化CpG的双歧杆菌DNA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DNA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的影响.方法:纯化提取双歧杆菌DNA,并鉴定DNA制品CpG基序甲基化程度;FACS检测BMDC的吞噬功能和表面标志分子,ELISA法检测BMDC分泌细胞因子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双歧杆菌DNA诱导24 h后BMDC高表达Ia,CD40,CD86和CD11 c分子,明显增加IL-6,IL-12(p40),TNF-α的分泌,显著增强同种异体和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双歧杆菌DNA能够促进BMDC成熟,增强BMDC的抗原提呈能力.
安蔚赵苗青李雅林李松康莉宋文刚
关键词:双歧杆菌DNA树突细胞小鼠骨髓细胞成熟
MHC Ⅱ类分子的非经典生物学活性被引量:1
2008年
MHC Ⅱ类分子的"经典"作用主要是它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如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及CD4+T细胞的发育和效应发挥。近年来,MHC Ⅱ类分子的"非经典"作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它所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细胞凋亡、与生物行为的关系研究等。
赵莉白波宋文刚
关键词:MHCII类分子信号转导
NDV F基因和胸腺五肽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检测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研究胸腺五肽基因的免疫增强作用,根据GenBank收录的新城疫病毒(NDV) F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其中上游引物含有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的基因序列。以NDV Z株F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重组,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pcDNATP-5NDVZF。将重组质粒pcDNATP-5NDVZF、pcDNANDVZF分别以10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和MTT法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均能在小鼠体内诱导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pcDNATP-5NDVZF的作用较pcDNANDVZF更为显著。说明共表达胸腺五肽基因可增强机体对DNA疫苗的免疫反应。
贾红梅常维山宋文刚柴家前孙英峰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F基因免疫原性
高强度聚焦超声制备树突状细胞瘤苗对BALB/c小鼠肿瘤主动免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对正常BALB/c小鼠肿瘤的主动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功率1000W/cm2的HIFU辐照CT-26结肠癌细胞30s,获取肿瘤抗原,与体外培养扩增第5天的DC共孵育,制备DC瘤苗。HIFU辐照法制备的DC瘤苗(HIFU组)一次性免疫正常BALB/c小鼠,7d后再皮下接种活的CT-26结肠癌细胞,然后观察肿瘤发生时间、20d时瘤体重量和体积、小鼠生存时间等。并设立反复冻融法致敏DC组(冻融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比较各组瘤体重量和体积、小鼠生存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HIFU组、冻融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发生时间、20d瘤体重量和体积、小鼠中位生存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HIFU组与冻融组比较瘤体重量、体积及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辐照法制备的DC瘤苗对小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主动免疫作用,并优于反复冻融法制备的DC瘤苗。
叶欣刘丽霞杨雪徐兴鲁侯刚邹玉红宋文刚魏绪庭葛忠民李毅
关键词:肿瘤抗原树突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分析
2007年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髓样树突状细胞进行功能分析。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7在泰山医学院完成。①髓样树突状细胞来源于2005-07/12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21~42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HBsAg(+)、HbeAg(+)、HbcAb(+),乙型肝炎病毒DNA均为阳性,3个月内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诊断参照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等病毒重叠感染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②以14例健康供血员的髓样树突状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男8例,女6例,年龄21~36岁。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供血员各取外周血20mL,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去除红细胞和粒细胞,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培养其分化发育为髓样树突状细胞,锥虫篮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并进行细胞计数。④收集培养第10天的1×109L-1髓样树突状细胞,离心管中分别加入荧光标记抗体HLA-DR-FITC和CD86-FITC,终浓度为5mg/L,4℃标记45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表型。⑤取培养第7天的1×109L-1髓样树突状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的胎牛血清、50μg/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L白细胞介素4、1U/L肿瘤坏死因子α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2的含量。⑥培养第10天的髓样树突状细胞以30Gyγ放射线灭活后,每孔分别按髓样树突状细胞:T细胞=1∶40,1∶20,1∶10,1∶5加入到已含有纯化T细胞的96孔板中,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髓样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结果:①髓样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生成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1
侯刚赵莉叶欣范华万宝美宋文刚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CD86HLA-DR髓样树突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