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YY012)

作品数:12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谢晓明王宇波张建左双菊肖任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动宾
  • 2篇句法
  • 1篇动宾搭配
  • 1篇动宾结构
  • 1篇动词
  • 1篇动量
  • 1篇形容
  • 1篇形容词
  • 1篇饮食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功能
  • 1篇语义匹配
  • 1篇指称
  • 1篇事件性
  • 1篇数量短语
  • 1篇缩句
  • 1篇突显
  • 1篇让步
  • 1篇主观
  • 1篇主观性

机构

  • 1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永州职业技术...

作者

  • 10篇谢晓明
  • 4篇张建
  • 3篇王宇波
  • 2篇左双菊
  • 1篇熊金星
  • 1篇肖任飞

传媒

  • 3篇汉语学报
  • 2篇汉语学习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学术交流
  • 1篇语文研究
  • 1篇语言研究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无条件让步的“说·什么”紧缩句被引量:21
2008年
"说什么咱们也不能灰心!"这类句式是表示无条件让步关系的紧缩句。"说·什么"紧缩句式在语义上具有强让步性和强主观性。文章还分析了"说·什么"紧缩句的形成机制,并对这类句式的形成轨迹进行了历时的考察。
谢晓明肖任飞
饮食义动词“吃”带宾情况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9
2007年
饮食义动词"吃"从产生至今,带宾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一)宾语的语义类型越来越丰富,由带受事宾语发展到以带受事宾语为主,非受事宾语类型越来越多;(二)受事宾语的所指范围从食物类名词逐渐扩大到非食物类名词,食物类名词经历了"固态食物名词→固态、非固态食物名词并存→以固态食物名词为主"这样一种发展轨迹。
谢晓明左双菊
动词后数量短语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属性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主要从语义功能的角度探讨一类二价动词句后面数量短语的句法属性,认为它们主要是对动作行为或者是以动作行为为中心的事件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计量,是表示汉语谓词性成分数量特征的一种手段,所以本质上是陈述的,而不是指称的,因此既可以充当补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因其类别不同而导致陈述能力存在强弱之分,这制约其充当补语和谓语的能力。
张建谢晓明
关键词:数量短语语义功能句法属性指称
论元的激活扩散过程与动宾之间的语义匹配被引量:5
2008年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现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必须通过激活才能得到突显,被激活的信息又会对相关信息产生强度不一的扩散式的影响,形成一种网状的激活扩散过程。这种激活过程可以用来解释动词与相关概念的语义匹配问题。动词与相关概念之间的语义匹配问题就是一种语义激活和语义选择的过程,在这两个几乎同时进行的过程中,"激活"是使某个概念从众多概念中突显出来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造成动词与相关概念构成动宾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谢晓明
关键词:扩散突显语义匹配动宾结构
表示动量的“遍”和“次”被引量:12
2007年
动量词“遍”和“次”在计量动作次数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表现在对动词的选择上。选择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只是反映出一种语用上的倾向性,“遍”侧重于计量动作的过程性和周遍性,“次”侧重于计量动作的事件性和整体性。最后我们从“遍”和“次”古代用法的差异以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总括扫描”和“次第扫描”理论对这种语用倾向存在的合理性做出了初步的解释。
张建谢晓明
关键词:过程性事件性
“来/去”带宾能力的优先序列考察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主要考察位移动词"来/去"在现代汉语里的带宾情况。考察表明,在现代汉语里,"来"的带宾用法不但使用频率高,而且宾语成分多样,语义类型复杂,是一个带宾能力很强的及物性动词,而"去"的带宾用法虽然频率较高,但宾语成分只能是体词性的,语义类型也主要是处所宾语,还只是一个有一定带宾能力的弱及物性动词。文章根据考察结果给"来/去"的宾语类型建立了一个优先序列。
左双菊
“很不…”和“不很…”对形容词的量性规约被引量:12
2006年
程度副词“很”和否定副词“不”双项连续连用修饰形容词时,不同的连用情况对形容词有着不同的量性规约。词语的量性特征与其句法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凡具备某一量性特征的词语,必然具有某种特定的句法功能。
谢晓明王宇波
概念整合与动宾常规关系的建立被引量:19
2007年
动宾搭配实际上是表示动作和事物的两个概念意义整合后的一种句法实现。许多句法上看似超常的动宾搭配,实际上都是经过概念意义的整合而构成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动宾之间常规关系的建立及其对动宾搭配的影响,概念意义的整合过程、层级与句法表现等相关问题。
谢晓明王宇波
广义索取类双宾句的类别及其典型性
<正>一引言关于汉语中含索取义的双宾句,无论是从古代汉语的角度(如刘宋川1998,2001;张玉金2004等),还是从方言的角度(如汪国胜2000等),以及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角度(如张国宪2001,2005;卢建2003...
张建
文献传递
“闻”的词义发展及其与“嗅”的共时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闻"在上古兼有听觉义和嗅觉义,以表听觉感知义为主,从魏晋开始,"闻"的嗅觉义开始得到发展,并在宋元时期取代"嗅"成为主要的嗅觉动词,而听觉义则因为"听得"使用频率的增长而逐渐退化。现代汉语里"闻"以表嗅觉义为主,但仍有听觉义用法。表嗅觉义时,"闻"和"嗅"在句法上、语义上都存在一些差别。句法上,"闻"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嗅",且两者在带动态助词、带宾语以及叠用时都有明显的差别。语义上,"闻"的施事一般为人,而"嗅"的施事人或动物均可;"闻"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也可以表示感知状态,而"嗅"更突显动作性,主要表示动作行为;两者隐喻义的发展也不平衡。
谢晓明
关键词:词义变化共时比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