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33606911)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马信龙张义修王沛郑永发冯世庆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腰椎
  • 4篇椎间盘
  • 4篇病理
  • 4篇病理学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突出症
  • 3篇盘移位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椎间盘移位
  • 2篇病理学分型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置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型脂肪酸...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红桥医...

作者

  • 4篇马信龙
  • 3篇冯世庆
  • 3篇郑永发
  • 3篇王沛
  • 3篇张义修
  • 2篇徐云强
  • 1篇孔敬波
  • 1篇马剑雄
  • 1篇徐宝山
  • 1篇白景文
  • 1篇王涛
  • 1篇韩超
  • 1篇肖林
  • 1篇李晖
  • 1篇臧加成
  • 1篇李鹏飞
  • 1篇田鹏
  • 1篇蔡璐
  • 1篇郭梅
  • 1篇吕波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联合应用人附睾蛋白4与卵巢恶性肿瘤风险算法诊断卵巢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卵巢癌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本病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血清学指标等。人附睾蛋白4(HE4)是近年来一种新型血清肿瘤标志物,与传统卵巢癌肿瘤标志物CA125比较,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HE4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临床上提出了卵巢恶性肿瘤风险算法(ROMA)这一概念,通过纳入HE4、CA125等水平综合评估早期卵巢癌。本文就近年来HE4与ROMA诊断卵巢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肖林郭梅李凤焕杜丽敏
关键词:卵巢癌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病理学分型的椎间盘造影表现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现及意义。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术中进行椎间盘造影,并摄片;观察不同病理学类型的造影结果。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同的造影表现。(1)椎体后缘骨软骨病造影显示髓核形态基本正常,侧位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比较饱满。可伴有发育不良的表现。(2)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造影显示分散状或多支状影像,造影剂呈弥漫分布,扁平而扩大,几乎充盈整个椎间盘。(3)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造影显示阴影向后延伸,有时达椎体后缘或者后纵韧带,甚至进入椎管。(4)椎体后缘骨软骨病基础上的间盘疝出造影显示髓核显影饱满,呈现椭圆形或马蹄形,同时伴有向后突出的阴影。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病理类型有特异的椎间盘造影表现,椎间盘造影在病理分型中有重要意义。
徐云强马信龙张义修王沛郑永发冯世庆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放射摄影术病理学
品管圈对降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感染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降低导管感染率的效果,为预防置管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的1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模式;分析PICC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病原菌分布,对比两组不同时期PICC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率、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评分。结果 22例发生PICC置管术后导管感染者共检出27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13株占48.15%,革兰阴性菌10株占37.04%,真菌4株占14.81%;观察组干预后7d的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分别为2.34%及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9%及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对PICC置管术后导管感染率具有降低作用,值得推荐。
韩建敏王桂荣刘秀英王启梅蔡璐
关键词:品管圈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感染率
尿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尿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2医院诊治的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早期DN将其分为早期DN组56例和单纯T2DM组59例,另选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AAG及尿AAG水平,以及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水平,分析早期DN患者血清及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受检者的血清A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早期DN患者的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呈正相关(r=7.014、6.932、7.158,P<0.05),而血清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尿AAG水平与BNU、Cr及UA等肾功能指标间均呈正相关,检测尿AAG对早期诊断DN患者具有较高的价值。
肖林郭梅胡加萍
关键词:Α1-酸性糖蛋白血清早期糖尿病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超微结构病理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从超微结构病理角度研究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和病理过程。方法:选取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手术标本,依术中所见分为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破碎组)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退变组)。椎间盘标本行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对比研究两组形态学差异。结果:光镜检查见破碎组组织破坏,炎细胞浸润,血管化;退变组纤维环增厚,软骨基质增生。电镜检查破碎组见髓核基质溶解,胶原纤维断裂崩解,细胞破碎、坏死;退变组见相对完整纤维环、髓核结构,胶原纤维致密、增生,细胞合成活跃。结论: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组织坏死、基质溶解为主的病理过程。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以增生反应为主反应的病理过程。
郑永发马信龙冯世庆李晖王沛白景文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超微结构病理学
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支架在脊柱横突间融合中应用的可行性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现如今关于组织工程骨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骨干临界性骨缺损方面,关于其在脊柱融合中的相关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在脊柱横突间融合治疗中异种脱蛋白松质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取成年猪股骨远端松质部分,制备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材料,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后,再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组织工程骨。取24只山羊,制备横突间植骨床,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左侧植入组织工程骨,右侧植入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异种脱蛋白松质骨;对照组左侧植入自体髂骨,右侧植入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植入后4,8,12周获取融合节段,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X射线显示,两组植入材料均固定良好,固定效果可靠。植入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植入材料均处于良好位置,材料周围组织未出现化脓或者坏死等,且均出现软组织长入、包裹,植入材料周围均未出现积液和坏死等,其中组织工程骨组影像学表现与组织学表现优于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异种脱蛋白松质骨组、异种脱蛋白松质骨组,与自体骨最接近。植入后12周,组织工程骨组最大弯曲载荷最接近自体髂骨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在脊柱横突间融合治疗中,异种脱蛋白松质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
吕波董文刘武清
关键词:生物材料异种骨脱蛋白脊柱融合松质骨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免疫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4
2004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破碎型)发生中的机制。方法选择已经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按照术中所见分为2组:破碎或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组(9例)和退变型椎间盘突出组(10例)。以CD68和CD4、CD8单克隆抗体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M、IgG、IgA以及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比较了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1)组织病理学变化: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6例标本近边缘细胞浸润区可见CD68阳性反应细胞,并且阳性细胞有沿血管样组织分布的趋势;4例标本见CD4阳性反应细胞浸润;2例标本CD8染色可见阳性反应细胞。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3例标本边缘可见CD68阳性反应细胞,但细胞数较少。CD4和CD8免疫染色均未见阳性细胞。两组相比,CD68细胞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破碎组CD4和CD8细胞阳性率略高于退变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免疫学检测结果: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高于退变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IgA以及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其病理实质可分为破碎型和退变型,二者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加以区分。(2)破碎?
马信龙徐云强张义修王沛郑永发冯世庆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免疫病理学免疫球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8例及健康人群(健康组)30例,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发病1~3h、4~8h、9~15h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并进行组内比较;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四种血清心肌标志物早期诊断AMI的诊断学评价指标。结果:在发病1~3h时间段,AMI组患者H-FABP、MYO指标检出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UAP组、非AC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K-MB、CTnI检出水平与健康组、UAP组、非ACS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H-FABP、MYO、CK-MB、CTnI检出水平在发病4~8h时间段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UAP组、非AC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发病9~15h时间段CK-MB、CTnI达到更高水平并且显著的高于健康组、UAP组、非ACS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FABP早期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比较,正确诊断AMI患者41例、非AMI患者46例,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确诊结果的一致率Kappa=0.775;CK-MB早期诊断AMI患者的一致率Kappa=0.357;CTnI早期诊断AMI患者的一致率Kappa=0.171;MYO早期诊断AMI患者的一致率Kappa=0.487。结论: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即出现水平显著的升高,并且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肖林郭梅范瑞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对手术方案选择的意义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1年2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12例,根据术中所见分为三型:损伤疝出型,表层纤维环较薄、质软,髓核疝出或游离,容易摘除成块破碎的椎间盘组织;退变突出型,突出部质硬韧,纤维环致密增厚,无破碎组织;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突出型,质硬,范围大,切除困难,合并疝出者为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损伤疝出型.对手术切除的124例前两型椎间盘突出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损伤疝出型495例,患者平均年龄38.6岁,80.4%有轻微外伤史,76.8%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理示组织破坏,新生血管化,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IgG、IgM沉积和IL-7表达,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明显,超微结构以破坏征象为主.退变突出型215例,平均年龄55.7岁,85.1%间歇性跛行明显,14.9%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理示软骨基质和胶原纤维增生致密、排列紊乱,无炎症和免疫反应或很轻微,超微结构以增生征象为主,细胞合成活跃.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突出型102例,椎体后缘向后突出,椎体相应部位缺损,其中38例伴椎间盘损伤疝出型症状类似损伤疝出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同的病理学类型、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损伤疝出型炎症和损伤反应明显,需彻底摘除疝出和破碎髓核;退变突出型退变和狭窄明显,以神经微侵袭减压为主,通常无须切除椎间盘.
马信龙徐宝山王涛马剑雄田鹏韩超臧加成李鹏飞孔敬波张义修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