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9YZ81)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勇周彩芳崔华张海波殷玉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1篇血管瘤
  • 1篇血管瘤型脑膜...
  • 1篇血管母细胞瘤
  • 1篇血管外皮细胞...
  • 1篇手术
  • 1篇栓塞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外科治疗
  • 1篇外皮细胞瘤
  • 1篇纤维瘤
  • 1篇显微外科
  • 1篇显微外科手术
  • 1篇显微外科治疗
  • 1篇瘤型
  • 1篇颅内
  • 1篇颅内血管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崔华
  • 3篇周彩芳
  • 3篇王勇
  • 1篇王晓雷
  • 1篇王艳霞
  • 1篇周正文
  • 1篇高卫真
  • 1篇殷玉华
  • 1篇张海波
  • 1篇万杰清
  • 1篇樊翊凌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012年
目的探讨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4)、损伤组(n=40)和治疗组(n=40)。大鼠SCI模型采用纽约大学脊髓重物坠落伤模型。治疗组伤后即刻腹腔内注射咯利普兰,剂量为0.5 mg(/kg.d),2次/d,连续3d。损伤前后对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进行开放场地试验(BBB)评估大鼠脊髓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三组大鼠损伤前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4(EAAT4)表达情况。结果损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即刻大鼠BBB评分均为0,处于完全瘫痪状态;然后BBB评分逐渐增高;伤后42、56和64d,治疗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损伤组(P<0.01)。假手术组脊髓组织形态正常,EAAT4表达较少;脊髓损伤1周后,损伤中央出现较大空洞,EAAT4表达明显升高;而治疗组,组织空洞缩小,EAAT4表达较损伤组明显增加。结论咯利普兰有助于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AAT4表达有关。
崔华王艳霞周彩芳高卫真王勇
关键词:脊髓损伤咯利普兰
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为14~62岁,平均36.4岁,有8例合并VHL病。术前通过头颅影像学来诊断,有7例术前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本组患者根据肿瘤分型分别采用枕下患侧人路、改良远外侧入路、枕下正中入路或枕下小脑上人路,术中辅以微血管多普勒分辨肿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果16例患者中,肿瘤均全切除,1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12个月,有6例因伴有VHL病出现颅内其他部位复发,有2例手术后因肾细胞癌转移死亡。结论显微技术的提高和对肿瘤血供特性的熟悉明显提高了全切除率,降低了死亡率,显微手术切除是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崔华王勇万杰清周正文樊翊凌周彩芳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栓塞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鉴别诊断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较为罕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较高.临床上常需与血管瘤型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SFT)相鉴别,本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鉴别这三种肿瘤.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993至2010年收治的11例HP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基于染色结果重新评估临床诊断.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在11例中有1例因CD34和Bcl-2染色阳性被重新诊断为SFT,有1例因EMA强阳性被诊断为血管瘤型脑膜瘤.随访期内,有3例HPC患者复发,1例HPC患者死亡.结论 考虑到SFT和血管瘤型脑膜瘤较HPC预后良好,初步诊断时应严格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对这三种肿瘤的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崔华王晓雷殷玉华周彩芳张海波王勇
关键词:血管外皮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血管瘤型脑膜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