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096)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 相关作者:付和平武晓东袁帅查木哈张福顺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阿拉善地区不同植被生境中鼠类栖息地选择的特性被引量:7
- 2012年
- 2002~2007年,在阿拉善荒漠区选择开垦区、轮牧区、过牧区和禁牧区四种植被生境,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不同植被生境中鼠类栖息地选择的特性。结果表明:6个年度中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群在四种不同植被生境中各不相同,各个群落的组成种类和主要种类的数量有较大变化;6年中不同植被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种的年平均种数为轮牧区=过牧区=禁牧区>开垦区。不同植被生境中主要组成种变化较大:开垦区为长爪沙鼠、黑线仓鼠;轮牧区为子午沙鼠、小毛足鼠;过牧区为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禁牧区为小毛足鼠。长爪沙鼠在开垦区与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在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无差异;三趾跳鼠在过牧区与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
- 王利清武晓东付和平甘红军杨玉平
- 关键词:啮齿动物群落种群荒漠
- 不同饵料和投饵方法防治大沙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饵料和投毒方法对大沙鼠的防治效果以及防治成本。方法 2009-2010年,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吉兰泰天然梭梭林,分别采用胡萝卜+C型肉毒素、小麦+C型肉毒素2种不同饵料,毒饵盒、毒饵裸投2种不同投饵方法。结果 2009-2010年大沙鼠有效洞口数均为秋季明显高于春季,不同饵料和投饵方法的防治效果,以毒饵盒防治区胡萝卜+C型肉毒素的灭效最高(平均灭效为91.26%),灭效成本最低(36.51元/hm2)。不同季节灭洞率调查中,春季平均灭洞率均高于秋季,春季为77.33%,秋季为7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防治效果最好,成本最低,更适用于防治大沙鼠。
- 查木哈付和平武晓东张福顺袁帅那日苏
- 关键词:大沙鼠灭鼠效果梭梭林
- 典型草原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关系被引量:9
- 2018年
- 研究啮齿动物密度对牧草损失量的关系,对于计算草地经济损害水平至关重要,可以为草地畜牧业管理决策提供指导。本研究于2012-2016年,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应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对啮齿动物密度以及9月份植物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用啮齿动物密度及其日食量来估算鼠类对牧草的损害程度,确定牧草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是三参数S型曲线,为:Loss=k/(1+e^(a-rdensity));(2)当啮齿动物密度>906个标准鼠单位/hm^2时,牧草产量发生最大损失(牧草产量损失比=23.30%);(3)根据所拟合的曲线,得出该类型草地啮齿动物对牧草损害的危害阈值为174个标准鼠单位/hm^2。
- 李燕妮李燕妮袁帅袁帅付和平武晓东岳闯满都呼杨素文
- 关键词:典型草原
- 内蒙古荒漠区大沙鼠种群动态与植物地上生物量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2009-2011年,连续3年采用查盗开洞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生境中的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种群相对数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测定了梭梭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大沙鼠数量动态与梭梭林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年度中,大沙鼠种群密度秋季均高于春季,梭梭林地上生物量秋季均高于春季。春季大沙鼠相对密度与梭梭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0,P<0.01),与梭梭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P<0.01),与梭梭盖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5)。秋季大沙鼠相对密度与梭梭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r=-0.69,P<0.05),与梭梭高度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5),与梭梭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0,P<0.01),与白刺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4,P<0.01)。
- 阿力古恩付和平武晓东查木哈张福顺张晓东
- 关键词:梭梭林大沙鼠荒漠区地上生物量
- 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当生态学家探求在破碎化的栖息地中,群落物种的共存机制、多样性、局域尺度的性质和过程被放到更广阔的时空框架内时,就出现了"集合群落"这一概念。Leibold提出了集合群落概念,他们将一个集合群落定义为局域群落集,这些群落由各个潜在的相互作用的物种的扩散连接在一起。集合群落理论描述了那些发生在集合群落尺度上的过程,并且提出思考关于物种相互作用的新方法。集合群落概念为群落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革命性的范式,集合群落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同一系统中多物种共存的机理、多样性的形成原因与维持机制。该范式强调区域范围内群落中的综合变异,强调环境特证和栖息地之间通过扩散调节的生物相互作用和空间变化。Leibold等提出了解释集合群落结果理论上的4个生态范式,即(1)中性理论;(2)斑块动态理论;(3)物种分配理论;(4)集团效应理论。之后有大量有关检验这4种生态理论的研究,但是有关陆地脊椎动物系统的集合群落的研究较少。2010—2012年,通过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景观中的8个固定样地中,对啮齿动物、栖息地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利用冗余分析和偏冗余分析,评估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对物种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特征独自解释72.8%的啮齿动物物种组成变化,空间特征独自解释33.8%的物种组成变化,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共同解释86.5%的啮齿动物物种组成变化,结果显著(P=0.032);去除环境特征之后,空间特征解释13.7%的变化(P=0.246),结果不显著;去除空间特征之后,栖息地变化解释52.7%的变化(P=0.016);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的交互作用解释20.1%的物种组成的变化,该区域啮齿动物群落构成集合群落,物种共存中环境特征起着主导作用,由物种分配理论解释该集合群落结构。
- 查木哈武晓东付和平袁帅乌云嘎张晓东
-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啮齿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