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RISF61256)

作品数:5 被引量:148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明邵学新姜小三周斌张文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1篇氮磷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盐度
  • 1篇优势植物
  • 1篇有机碳组分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源要素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植物
  • 1篇水淹胁迫
  • 1篇通量
  • 1篇农田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浙江省慈溪市...

作者

  • 6篇吴明
  • 5篇邵学新
  • 3篇张文敏
  • 3篇周斌
  • 3篇姜小三
  • 2篇王蒙
  • 2篇叶小齐
  • 1篇蒋科毅
  • 1篇李文华
  • 1篇房聪玲
  • 1篇李会欣
  • 1篇杨文英
  • 1篇周和锋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杭州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被引量:67
2014年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调查采集杭州湾自然滩涂湿地土壤样品(0~10 cm、10~20 cm、20~30 cm),比较分析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裸滩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碳(ROC)和轻组有机质(LFOM)的变化。结果表明:(1)0~30 cm各土层,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和裸滩的SOC平均含量依次为3.87~5.08 g kg-1,6.46~6.78 g kg-1,4.33~4.48 g kg-1和4.99~5.25 g kg-1,互花米草SOC含量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类型;(2)互花米草DOC和LFOM平均含量分别为90.69~98.90 mg kg-1,2.35~2.95 g kg-1,高于相同土层的海三棱藨草、芦苇和裸滩,而裸滩ROC含量(2.06~2.22 g kg-1)却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三种类型;(3)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而相同土层的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大小依次为裸滩〉海三棱藨草〉芦苇〉互花米草;(4) SOC和DOC、ROC、LFOM、全氮(TN)、土壤含水量、pH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各指标与pH之间均表现为负相关性。研究表明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强了滩涂湿地的固碳能力,有机碳活性组分能够反映有机碳库的变化。
张文敏吴明王蒙邵学新姜小三周斌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植被类型
杭州湾滨海湿地CH_4排放通量的初步研究
2013年4~9月,利用静态明箱-气相色谱法对杭州湾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rtina alterniflora)、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裸滩(Bar...
王蒙吴明邵学新
关键词:土壤
文献传递
杭州湾南岸不同围垦年限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变化被引量:11
2014年
采集杭州湾南岸围垦农田土壤样品(0-10,10-20,20-30,30-40,40-50cm),分析不同围垦时期(10,40,60,120a以上)农田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有机碳活性组分变化规律总体上与土壤有机碳相近但亦有不同之处。随围垦时间增加,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呈增加趋势,但围垦40a以上,其含量均趋于相对稳定水平;其中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幅依次为40.43%,14.23%,25.47%,13.68%。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但水溶性有机碳略有差别。水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减小,易氧化碳则相反。土壤有机碳与其活性组分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各组分与土壤全氮、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随围垦年限延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但其稳定性有所下降,有机碳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有机碳动态特征。
张文敏吴明邵学新姜小三周斌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组分
不同盐度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以1年生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了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地表水及其不同持续时间的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胁迫下,海滨木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POD活性持续升高,到胁迫的第26天,低盐度地表水胁迫下各处理的POD活性分别高出对照的150%、180%;胁迫解除后20 d,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低盐度地表水>高盐度海水,与海水胁迫相比,地表水胁迫下植物叶片的SOD和POD活性较高,持续时间长,海滨木槿的受害程度小,说明海滨木槿对研究区低盐度地表水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周和锋李会欣邵学新房聪玲叶小齐吴明
关键词:海滨木槿水淹胁迫生理特性
杭州湾南岸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应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杭州湾南岸慈溪市域内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0~10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49~7.95 g kg-1,变异系数介于54.51%~67.34%之间,属中等程度变异;地统计分析得出块金效应变化范围为0.141~0.372,表现为较强空间自相关性;自表层至底层最优半方差模型依次为高斯、指数、指数、高斯和球状模型;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自滩涂向内陆呈递增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平行于海岸线的带状分布;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呈递减规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围垦时期均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从研究结果看,慈溪市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研究结果可为了解杭州湾南岸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张文敏姜小三吴明邵学新周斌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地统计学
杭州湾潮滩湿地3种优势植物碳氮磷储量特征研究被引量:43
2013年
潮滩植物在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明杭州湾潮滩湿地植物碳氮磷储量特征,对植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储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地上生物量呈典型的单峰值曲线.地上部有机碳含量全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氮磷含量随植物生长而明显下降.植物碳氮磷储量与植物生物量显著正相关.海三棱藨草碳氮磷储量显著低于芦苇和互花米草,芦苇地上部总氮储量显著高于互花米草,但总磷储量则相反,有机碳储量两种植物差异不显著.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年固碳能力分别是中国陆地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380%、376%和55.5%,以及全球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463%、458%和67.7%.从净化氮磷功能上考虑,7月可认为是本研究区域3种植物的最佳收割时间,且以收获互花米草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磷的去处效果最佳.因此,潮滩植物具有较好的储碳固碳能力和氮磷净化效应.
邵学新李文华吴明杨文英蒋科毅叶小齐
关键词:湿地植物生源要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