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T06C10020)
-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6
- 相关作者:于雷宋国华郝艳召胥耀方陈旭梅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开发银行北京汽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柴油车安装颗粒过滤器前后排放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PEMS)对装有颗粒过滤器(DPF)的柴油车进行了实时油耗排放数据收集,比较分析了车辆安装DPF前后不同工况以及不同速度和加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排放特性。由实验结果发现,DPF对颗粒物(PM)和CO的减排效果十分显著,安装DPF后车辆Ⅰ和Ⅱ的PM分别减少了98%和91%,CO分别减少了94%和60%,而NOx、HC和油耗则略有升高;此外,DPF的减排效果在车辆高速行驶区域达到最佳,并随加速度的增大而升高。
- 郝艳召于雷邵春福刘宪
- 关键词:柴油车颗粒物颗粒过滤器
- 用于道路交通燃油经济性评价的实用模型被引量:7
- 2008年
- 通过分析26辆轻型汽油车和液化石油气车的实际驾驶行为、车辆比功率和标准化油耗率的关系,引入最小油耗速度参数,提出了道路交通燃油经济性指数及其实用模型。应用该模型对不同国家、城市的行驶循环进行了燃油经济性的比较,并分析了电子收费方式对提高燃油经济性的作用。最后指出了此模型相对其它模型的优点、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宋国华于雷王子千里
- 关键词:燃油经济性交通管理
- 基于PEMS技术的收费站尾气排放模型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车载尾气排放检测系统(PEMS)对捷达轻型车在高速公路人工收费(MTC)和电子收费(ETC)两种方式下的大量尾气排放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TC能降低所有污染物的排放,但NOx的降幅却远低于HC和CO的降幅.应用车辆比功率(VSP)模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排放预测研究,研究发现[-2,2]是收费站尾气排放预测的重要VSP区间.对[-2,2]进行VSP区间细分后,排放预测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对车辆速度、VSP、NOx累积排放的全面分析解释了NOx降幅低于其他污染物的原因.最后对利用排队长度的排放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模型不适用于MTC方式下的NOx排放预测.
- 宋国华于雷张潇
- 关键词:尾气排放
- 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实践被引量:8
- 2007年
- 在分析现有交通规划、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噪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方法,并结合北京市昌平卫星城东区的综合交通规划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案例。
- 宋国华于雷
- 关键词: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动车尾气交通噪声地理信息系统
- 交通路网中重型柴油车油耗和排放多层次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系统(PEMS)进行北京市交通路网中重型柴油车实时油耗、排放和行驶数据收集,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动态交通网络中的油耗和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行驶特征分析表明:重型柴油车在低、中速状态下行驶时间最长;在中速状态下行驶里程最长;同时匀速工况下的行驶时间和里程所占比例最高.油耗和排放分析表明:重型柴油车(国III)平均油耗水平为18.6L/100km,NOx和PM污染水平分别为4.63g/km和0.087g/km.其中在微观层次,高速和高加速是引起车辆瞬时高油耗和排放的主要原因;在中观层次,怠速和低速行驶是造成单位距离高油耗和排放的主要原因;在宏观层次,行驶里程是总油耗和排放评估的一个重要影响参数.
- 郝艳召邵春福于雷宋国华胥耀方
- 关键词:公路运输重型柴油车
- 大型活动影响范围内尾气排放时空分布规律仿真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提出了基于VSP变量和浮动车数据的路段和区域路网的综合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利用INTEGRATION中观交通仿真系统构建了大型演唱会周边路网仿真平台,并模拟了大型演唱会进场情况,得到了基于仿真的大量的浮动车数据;分析了大型活动影响范围内路网和主要道路的尾气排放时空分布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大型活动发生前30-60分钟,路网的排放因子和排放量明显增大。对于道路而言,越靠近大型活动发生地点,受到的影响持续性越强,影响的持续性主要开始于大型活动发生前60-90分钟,结束于大型活动开始后的30分钟。而周边的高等级道路受到的影响程度则最大,尤其是HC排放,是均值的两倍之多,CO2也比均值增大约70%。
- 郭淑霞于雷宋国华郝艳召赵慧
- 关键词:排放因子
- 综合环境因素及延误的信号配时优化仿真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提出了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及延误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选择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建立了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及交叉口平均延误为总目标,以信号周期时长和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为优化参数的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并利用微观仿真模型VISSIM及MATALAB、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开发了相应的算法程序;最后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余柳于雷万涛陈旭梅
- 关键词:尾气排放遗传算法
- 机动车尾气排放宏观模型开发与应用初探被引量:10
- 2009年
- 交通尾气排放宏观模型是进行广域尾气排放估测的重要工具,其功能是计算国家和区域范围内的有交通排放产生的排放因子与排放清单.目前,中国尚缺乏自己的宏观尾气排放模型,利用国外模型进行尾气排放估算误差较大.基于国内自己的尾气排放数据,利用国外的部分模型数据作为必要的补充,提出并实现了中国宏观尾气排放模型的建模方法与程序设计.首先,在总结国外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基于中国城市交通环境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宏观模型的目标、结构和建模方法,并对模型关键模块的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以及计算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次,利用Vi-sual Basic对模型进行了程序开发.最后,对北京市2008年尾气排放对交通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并将其预测结果与MOBILE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胥耀方于雷郝艳召宋国华
- 关键词:排放因子程序开发交通环境
- 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测算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08年
- 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是评价一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也是各城市环保机构所需要计算并对公众公布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这一情况,简要介绍了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的测算方法,并对该测算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与实现。
- 王健全于雷陈旭梅宋国华
- 关键词:空气污染机动车尾气
- 基于比功率参数的北京市柴油公交车行驶和排放特征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和GPS系统收集了北京市重型柴油公交车实际行驶和排放数据,引入汽车比功率(VSP)参数,建立柴油公交车排放预测方法,并对柴油公交车的实际运行和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行驶特征分析表明,公交车在北京市五环内的平均速度为17.17km/h,其80%以上行驶处于VSP区间[-1,3]kW/t;排放特征分析表明,柴油公交车瞬时高排放集中在VSP≥10kW/t区间,表明高加速或快速行驶是引起瞬时高排放的主要原因。
- 郝艳召于雷宋国华胥耀方王宏图
- 关键词:柴油公交车排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