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KJ2005-2-013)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徐国兴许建斌吴松一胡建章王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眼科研究所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视网膜病
  • 7篇视网膜病变
  • 7篇病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血管
  • 3篇增生
  • 3篇增生性玻璃体
  • 3篇增生性玻璃体...
  • 2篇新生血管
  • 2篇糖尿病大鼠
  • 2篇糖尿病大鼠视...
  • 2篇细胞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新生血...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眼科研...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泉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3篇徐国兴
  • 2篇胡建章
  • 2篇王婷婷
  • 2篇许建斌
  • 2篇吴松一
  • 2篇吴雅冰
  • 1篇冯春燕
  • 1篇谢茂松
  • 1篇潘永明
  • 1篇林鸿
  • 1篇李琼
  • 1篇洪玉
  • 1篇郭健
  • 1篇徐巍

传媒

  • 10篇海峡科学
  • 2篇眼科研究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DR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技术分别于1、3、6个月检测视网膜中HIF-1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免疫组织化学与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HIF-1α蛋白及其mRNA在对照组视网膜中不表达,在DR组中呈进行性表达增强(P<0.05);透射电镜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未见异常,DR组随着病程发展逐渐出现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基底膜厚薄不均。结论DR中HIF-1α的异常表达和超微结构改变与视网膜缺氧关系密切,两者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胡建章徐国兴许建斌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缺氧诱导因子-1Α超微结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糖尿病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已成为第三大严重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目前成为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在发达国家被列为四大致盲原因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DR的发病率已逐渐增高。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王婷婷徐国兴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发病率
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来自脉络膜血管的病理性新生血管侵入视网膜下腔形成。CNV可发生于许多眼底疾病,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继而可形成瘢痕,造成黄斑部损伤,严重影响中心视力。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任何原因引起血管生成因子相对或绝对增多就会导致新生血管生成。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在CNV的临床分类和形成机制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林鸿徐国兴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理机制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被引量:2
2007年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导致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PVR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研究表明其与多种生长因子密切相关。为探讨PDGF在PVR过程中作用,并对临床防治PVR提供理论据。本文对PVR形成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关系综述如下。
洪玉徐国兴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视网膜玻璃体病变PVR手术失败
葡萄糖转运子1的表达与糖尿病性白内障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s1,GLUT1)是晶状体上皮细胞摄取房水中葡萄糖的载体,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GLUT1结构及表达,以及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进行综述。
吴雅冰徐国兴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种结构上与胰岛素相似的多肽,作为一种分子信号,在维持和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成熟和再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IGF系统的组成,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节做一介绍,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GF系统在眼部的表达以及它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吴松一徐国兴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眼科疾病
血管生成素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2007年
脉络膜新生血管与眼部许多疾病有关,是引起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生成素(Ang)是一类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其中Ang-1和Ang-2与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结合后构成的Ang/Tie-2信号传导系统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血管生成素家族成员及其受体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机制的关系综述如下。
李琼徐国兴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脉络膜新生血管
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半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108例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眼睑皮下眼轮匝肌内7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每个点注射2.5u,半侧面肌痉挛者159例在颧面部肌肉增加2~3处注射。结果: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肌及半侧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为100%,无全身反应,药效作用时间前者平均9周,后者平均13周;重复注射同样有效。结论:本疗法疗效可靠,简便易行,并发症轻而且可逆转,无全身毒副作用,可作为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首选疗法。
吴松一杨雪辉林毓瑜潘永明徐国兴
关键词: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睑痉挛面肌痉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发病机制,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陈瑾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2007年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间质来源的多效性生长因子,具有促细胞分裂、增生、迁移以及分化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组织损伤修复再生、胚胎发生、血管生成和肿瘤形成过程起重要作用。目前H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冯春燕徐国兴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视网膜玻璃体病变生物学活性细胞分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