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4002)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天骄骆杨段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电致发光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原子层沉积
  • 1篇水汽
  • 1篇透过率
  • 1篇发光
  • 1篇发光器件
  • 1篇封装
  • 1篇薄膜封装
  • 1篇ALD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1篇段羽
  • 1篇骆杨
  • 1篇李天骄

传媒

  • 1篇光电子.激光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新型薄膜封装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空气中水汽和O2作用下寿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对OLED进行薄膜封装方法。封装薄膜由电子束蒸镀Al2O3薄膜和原子层沉积(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2O3薄膜相结合形成。利用Ca薄膜电学测试方法测定封装薄膜的水汽透过率(WVTR)。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玻璃作为衬底,在100nm的Al电极上蒸镀200nm的Ca膜,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薄膜封装,只留出Al电极的一部分作为探针接触电极。实验发现,采用电子束蒸镀结合ALD的Al2O3薄膜封装,Ca薄膜变成透明的时间比未封装或采用单一结构封装得到了延长。为了检验薄膜封装效果,制作了一组绿光OLED,器件结构为ITO/MoOX(5nm)/mMTDATA(20nm)/NPB(30nm)/Alq3(50nm)/LiF(1nm)/Al,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薄膜封装方法对器件进行封装,器件的寿命得到了延长。
骆杨李天骄段羽
关键词:薄膜封装
共1页<1>
聚类工具0